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家 |
一场小雨,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最难得的享受与境遇了,每每遇此我都会感慨生者的美好与幸福,感叹生命的本色与深沉。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要求的不高,所以经历了许多盲目无知的追索后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此时的青春已逝去了许多。人活着是要不断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与意义的,否则还会有什么激情澎湃与热血沸腾可言呢?打破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如果说这种本能在现代社会变得薄弱了,那就说明人性已经变得懦弱了;如果说中国在国际社会受到了攻击与蔑视,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薄弱与懦弱所造成的。因为薄弱就会被攻击,懦弱就会被蔑视,所以不想做待宰的羔羊,不想做任人嘲笑的小丑,就要自强不息,就要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注重我们自身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依靠自己的发展都是最硬的道理。
以前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不知轻重的谈论国家大事,会发表自己的认识与主张,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不知是大家都忙于生活了还是内心已经空虚麻木了,总之是小家子气了许多。有些人可能会说这都是些吃饱了喝足了的闲人琢磨的事儿,也是,小时候衣食无忧的我们哪里晓得生活的艰辛与责任,有大把的空间与时间去高谈阔论,而且也不用去负担什么;而现在的我们要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要开始履行自己的那份义务了,大家考虑更多的都是些最实际的问题。我不否认人是要有生存前提的,是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可是积极向上的思想交流和辩论更是促进人发展的利剑呐,怎么就会被轻易的取代了呢?我觉得我们走进了一个怪圈,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所以经常的茫然与停顿。如果不想如此下去,不想成为一具空壳,更不想成为一个傀儡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要不停的思考,不断的去改变,既不轻易相信别人的经验,也不肤浅的效仿他人。这不是清高,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来行走。干嘛别人让你往哪走你就要往哪走,干嘛人家让你怎么走你就要怎么走呢?起初的引导是必然的,也是正确的,可是要一直的这么引导下去那就是残废了。我们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要教会人如何的去思考与辨认事务,而不该是教人如何的乖乖听话和一味效仿,那是统治者对被殖民者的奴化教育,而不是我们应该对待自己的教化。听别人的去干什么跟自己想去干什么那可是两码子事,尤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大到决定着你的未来成就,小到决定着你骨子里的气质,这样的分量还会有谁掂量不出呢?
断断续续也写了一天了,雨也从天亮下到了天黑,夜的来临就意味着一切都该歇歇了,只因天亮了的时候我们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