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舞表现老华侨的爱国情怀
(2024-10-21 10:24:54)
标签:
舞蹈东方演艺集团陈嘉庚中央歌剧院华侨 |
分类: 音乐 |
周末,有机会看了东方演艺集团新作《海的一半》首演。
舞剧表现了“海的一半在南洋,海的另一半在闽南”,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创业打拼,又时刻不忘祖国,回到家乡捐资兴学的故事。简约的舞美,意识流手法,灯光的变幻,16块吊板的各种组合形态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舞台中央的旋转和升高也帮助编导实现自己的思路。之前我看过其他演出中吊板的变化,没有见过本次演出中如此快速波浪式的效果,这一定是计算机技术助力完成的。
这出戏主要是男演员的群舞,穿插两次女子群舞、一次女子独舞、一次男子独舞等。男子双人舞是很少见组合,各种不同角度的倾斜和支撑,对体力和技术都是考验。女子群舞虽然都有解说,貌似与主题不很相关,但也起到了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调节的作用。男女双人舞的托举方式很特别,我在观剧的时候也总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如何受力才能完成这些动作。
舞台的多个区域被用作不同的展示功能,甚至乐池都被升高作为舞台的延伸,有时候不同舞者在不同位置,让人目不暇接。
角色演员的服饰时尚,每个人的细节都不同,例如胡子、长发、辫子、领带、领结、吊坠,他们反复用雪茄、拐杖、宽沿帽等表现异域风情
,认真的观众还说:“我父辈下南洋时候服饰不是这样的”。西方歌剧采用不少穿越的手法,例如用宇航的服饰和背景来表现古典歌剧,用现代武器和军装来表现古代战场,这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中都有过多次。但是对于这出完全中国原创的舞剧而言,也许观众不一定能接受。
如果撇开创作的历史背景,只从抽象的艺术审美角度来考虑,这也是不错的现代舞作品。舞美中穿插有投影文字,也起到了解说作用,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最后谢幕,角色演员们的高难度动作出人意料,他们还把帽子甩向观众,将观众的情绪引向高潮。
观众不少都来自舞蹈界,我还有幸与前领导一起就座。
前一篇:骑行男子后座上的女朋友
后一篇:中午送坚果的快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