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书蠹精
书蠹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526
  • 关注人气:81,9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笼包等江南小吃在北京的兴衰折射出文化差异

(2024-08-30 16:04:52)
标签:

小笼

江南小吃

北京小吃

餐饮

文化

分类: 美食
以小笼包出名的某丰即将离开北京,成为最近的话题。除了经济问题,我觉得南北方消费习惯也是原因之一。据我所知,南方小吃在北京能长期生存的很少,主要是服务方式和饮食偏好问题,当然也有管理上的问题。
例如,某大王等以油条、生煎、小笼出名的连锁饭馆,也逐渐本地化,甚至不提供生煎等小众品种,小笼包的品质也有下降。南京的某连锁店,也不如新开张的样子,经营规模缩小。
有几家生煎连锁店,现在都品质下降,甚至加盟者随意增加自己的品种来迎合大众喜好,特别是午餐的低消费需要。我习惯看菜谱和店堂的广告,他们非让我手机点菜,才发现里面夹带的“私货”。主要是因为“生煎包”之类的南方小吃,喜欢的人不太多,如果太讲究品质(例如现出锅),必然会带来成本。
大概10年前,西单下沉广场地下有一家生煎包店,非常正宗,我去过很多次,过几年也关张了。那个城隍庙小吃,现在也没有了踪影。
南方的小吃便宜,而且保证现做(端上来是热的),北方餐饮做不到。据说和税收也有关系,我没有调研过,起码是价格偏高,小本买卖很难精益求精。某丰的服务超级棒,品质统一,小笼的皮薄,但馅太松,汤汁太油腻;馄饨很好吃;其他上海特色小菜也不错,虽然他本来是台湾的店家。
说起江南小吃,北京最近开了几家邵合记,值得一提。特别是新国贸地下的那家,服务不错,口味也地道,而且都是自己家做的东西,不像其他一些店家用速冻食品冒名顶替。这家店兼容了江苏和上海多地的风味,小笼略甜,偏苏州和无锡的口味,也很好吃,虽然肉太实在了,吃了有点撑。他家的春卷、馄饨等,都很地道。还有苏州口味的冰绿豆汤,里面加了各种蜜饯,是小时候的味道。虽然他主打蟹粉小笼,但我从来没有品尝过。我一般都吃鲜肉小笼,蟹粉包子价格昂贵,而且不一定好吃,也不是小笼包原有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