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现代京剧《主角》有感
(2023-09-28 21:44:07)
标签:
京剧梅兰芳大剧院评论感想主角 |
分类: 音乐 |
我虽然有不少京剧的朋友,但对京剧还是不太懂。
难得中秋前夕,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了现代京剧《主角》,很少见的形式,150分钟,貌似还没有讲完故事。
以板鼓为象征,鼓师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主角的成长故事,感受到事业、家庭、坚持、牺牲、成功、传承之间的关系,也折射了40年来戏剧兴衰的历程。
主角几次想放弃,甚至遁入空门,但都被鼓师或者象征性的板鼓声召回。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事业也许是命中注定,老天给的饭碗,但也需要有人在技术上和观念上点拨。
有不少感人段落,令人泪目。全局最后的传承段落貌似有点多余,面面俱到的思路不利于受众接受,但总体算是成功的。
说的是京剧主角的故事,但是里面经历,各行各业都类似,看了能找到共鸣。
吹毛求疵,谈一下细节问题。开场时候,戏中鼓师拿起的不是鼓棒,而是带绒头和挂绳的鼓锤,演员凑合拿着绒头反向敲击,短挂绳飞舞着也很明显可见。这大概是道具师的失误,之后得到了纠正。戏中鼓师的敲打看上去很熟练,但有不少鼓点与配乐不一致,我在楼上看得清楚,其他观众未必了解,当然这也不是大问题。
鼓声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那些熟悉的鼓点,在70年代都是练习过的,甚至还有报纸照片为证,《文汇报》1977年2月5日第2版:“市少年宫为了丰富寒假生活,正在组织学生排练歌颂……主席的文艺节目”,那图片像素太低,那时候的技术水平只能那样了。曾经拍电视,但正式播放时候鼓师的镜头给了另一个团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