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书蠹精
书蠹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3
  • 关注人气:81,9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读莫扎特

(2021-02-14 08:26:13)
标签:

音乐

传记

莫扎特

书评

启真馆

分类: 读书
启真馆出品、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莫扎特传》拿到手中已经有一个季度了。记得初冬时节,出差时候随身携带这本厚重的书,迫不及待阅读了一半,总能引起同行者的侧目。但回来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直到过年,才能回头思考。

莫扎特的故事广为流传,莫扎特的传记也有不少版本。本书是美国著名音乐学者梅纳德•所罗门为莫扎特所作的传记,首次出版于1996年,当年即获得普利策传记奖,并得到各个大学学者、作家、各重要报纸书评版的好评。

记得年轻时候看过莫扎特传记电影,当时就不太理解,为什么如此伟大的音乐家,被描写成神经质的疯癫模样。在本书中,作者描述了莫扎特的外表:“沃尔夫冈瘦小、面色苍白,在面容和体貌方面完全没有惊人之处。”姐姐玛丽安娜·莫扎特1792年初的生平记录和回忆中的一条这样写道,“除了音乐,他几乎一直是个孩子,一直如此,这是他性格的主要负面特征。他总是需要父亲、母亲或其他监护人的照料。”

莫扎特与父亲的关系,也比较特别。“因为利奥波德·莫扎特确实爱着儿子。即使是病态的控制欲、唯利是图的剥削、无止境的指责、不断增加的罪孽控诉,而且对莫扎特永远负债的坚持也有其主要根源:这是父亲绝望地保持共生关系完整的手段,因为失去儿子就等于失去他存在的整体性,失去他生命意义的赋予者。”父亲在他成长中的作用,到后期则变得错综复杂。“他作为独立个人的真正标志是结婚并成为父亲。只有成为丈夫和父亲,他才能平等地面对父亲。”一直到最后,“莫扎特和父亲之间,仍然保持着礼貌的残余。”父亲对他的创作也有影响,例如莫扎特完成他的第一部歌剧剧作的时候,父亲再次提议他不可过于拔高艺术性。“我建议你作曲时不仅要考虑懂音乐的,也要考虑不懂音乐的大众。……每当有十个真正的爱乐者时,就有一百个门外汉。因此不要忽略所谓的门外汉,它能取悦长耳朵。”

正如不少人说的那样,音乐和数学是相通的。而我则觉得,音乐、语言、数学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莫扎特的名字变体,犹如数学里的代数和变换的公式,用音乐的表达就是变奏曲。莫扎特受洗的名字为“约翰内斯·克里索斯托莫斯·沃尔夫冈格斯·提奥菲鲁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而他在自己的信件中则用了姓氏的变体De Mozartini, Mozartus, Mozarty等,甚至还有回文变体Trazom, Romatz。沃尔夫冈一名有时被拉丁化为Wolfgangus,意大利化为Walfgano,或者倒写为Gnagflow。名字最后一部分提奥菲鲁斯源自希腊语,意为“神所爱者”,于是就有德语变体Gottlieb,1770年起就成为Amadeo,或者其变体Amadè, Amadé, Amadi, Amadeus(拉丁语变体)。最后一个拉丁语变体,是他去世后才被广为接受的。甚至他在结婚登记时候,把Amade改成Adam(亚当)。一个对自己名字的多种变化如此热衷的人,实属少见。这样的一位作曲家,肯定会对音乐的变化有强烈的欲望。

作者具有哲学的素养,能对莫扎特的作品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比较柏拉图的几何图形之美。古人认为,完美是其固定不变特征,而莫扎特对美的概念却不同。莫扎特作品中由古怪的混乱和非对称构成的美,传达忧虑感。还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考察了莫扎特的协奏曲,音乐形式可以作为对抗灭绝的保障,通过创造替代宇宙抵御必死命运。作者还提到,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个注意到莫扎特音乐中情欲的人,“或许没有哪个作曲家能在运用音乐诱惑肉体力量的强度和范围上超过莫扎特”。

莫扎特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作曲的许多故事已经进入传奇境地,例如可以在演出前夜用一个小时创作奏鸣曲,甚至完成歌剧序曲。这应该归因于莫扎特的惊人创造力力和勤奋的工作态度。虽然如此,他并非独立于外界,他的社交和友谊的丰富及多样性令人惊叹。莫扎特在维也纳初期的信件中描述了大量不同的角色——贵族、音乐赞助人、音乐家、学生、同乡等等。这是艺术创造必须有的因素啊。回想我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戏曲、影视和话剧界的名演员们济济一堂,交流切磋,才能精益求精。在感情生活方面,他追求女性的动机十分简单,和贝多芬不同,他从未试图获得贵族女性的爱情,而是追求普通人和音乐家。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天才的生活状态。

我个人特别关注到,莫扎特对小号有着毫无理由的过分恐惧:“直到快9岁的时候,他都非常害怕独奏,也害怕不带伴奏的小号声。只要把小号拿到他眼前,他就会觉得心窝里被一把手枪抵住",这在音乐界都是了解的。可是,他估计不会想到,他的歌剧《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已经改编成为高音小号(Piccolo Trumpet)的保留曲目。到成年后,莫扎特也并不排斥小号。例如C大调嬉游曲(Divertimento in C major, K.187/Anh.C 17.12),就是为长笛(2个声部)、小号(5个声部)和定音鼓创作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莫扎特本人的作品。

莫扎特对死亡的态度很独特,他死亡描述为“我们存在的真实目标”,“打开通向我们真正幸福大门的钥匙”。作者认为,对莫扎特而言,死亡是一种本体论式的机会,是对信仰的确认,可以从痛苦中解脱。不过,作者对莫扎特死亡的描述,有点过于写实,不常见于伟人的传记,阅读起来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爱、婚姻、良好社会、兄弟情谊、天真、贞节、和解,以及相信音乐力量的需求,这些都是莫扎特留给我们的遗产。

这本传记篇幅不小,约70万字,翻译肯定是颇费心思,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比较关注语言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名字的翻译。翻译外国人传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里面提到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外国人就直接用名利奥波德称呼,而中国读者一般不知所云。但是如果把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直接称为莫扎特,对于学术性的读者来说好像也很别扭,而外文原文也不会如此表述。索引的编排基本根据原文,加上翻译,不方便按中文名称查找。对于学术著作,索引一直是比较重要,也不很容易做好的事情。附录还包括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收入细目,这对于深入的研究者来说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新年读莫扎特
书名: 莫扎特传
作者: 扬·斯瓦福德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译者: 韩应潮
出版年: 2020-8
页数: 644
定价: 1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启真·艺术家
ISBN: 97873082020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博客的变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