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自行车的故事

(2021-08-29 19:44:50)
标签:

自行车

交通

车辆

求学

少年

分类: 感想
我学自行车,其实很晚,好像是在高中的时候。
其他同学都会自行车,在弄堂里练习。父母怕我危险,不让我外出,当然更不让我学自行车。
有一次,二舅到我家拜访,我临时起意,问他借自行车,让隔壁邻居教我。他虽然同意了,临行前仔细检查自行车,很心疼的样子。那时候自行车是“三大件”之一,能不心疼吗?
后来,父亲就同意我用他的自行车学习。读大学时候,宿舍离教室距离远,自行车很有必要。于是,我就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经常骑车一个小时,从家里到学校。
骑车时间很漫长,于是就抽空背外语单词。有时候背着背着就忘记看路,被警察拦下。那时候的警察很和善,说以后一定要小心啊,像你们这样的读书人,我理解,就不处罚了。
有时候下雨,在雨衣下,眼镜被打湿,看不清路,也时而出现危险。还有一次,车后座上放了买来的植物,被人恶意拔掉,到学校才发现是一个空盆子。
骑自行车最长的一次,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和同学一起,从上海到苏州,80公里,大概骑了半天时间。到北京以后,曾经一个人独自走山路,去周口店和谭柘寺等处,全程大概14个小时,估计也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差一点车子损坏在半路回不来。行前功课不足,以为都是平地呢。
大学毕业后工作,曾经想独自骑车,从上海到北京。因为没有充分准备,而且也没有找到赞助厂家,就没有成行。不过父亲从单位里找了一辆车子,是挑选最好的零件组装成的,托运到北京,算是我最早的交通工具。
我从小就善于动手,也经常自己修自行车。我都上大学了,一次遇到小学班主任谭老师,我提到,如果以后没有工作,可以到街上摆摊修车啊。老师当场就骂我没有出息,弄得我下不了台。其实啊,人多会一些手艺,也不是坏处。虽然现在不用这个谋生,但总有需要的时候。只要勤快,善于动手,有毅力,遇到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住文津街的时候,每天早晨骑车上班,穿过诸多胡同。雨天淋浴,冬天寒风,都有经历。印象深刻的是,同事送我一件海军棉大衣,正宗有“八一”钮扣的那种,是冬天骑车的必需。
一直到90年代,私人汽车越来越普及,自行车没有人管了。按规定要上牌照,上税牌,其实不少人不交也无所谓。我还挺认真,主动问同事要了买税牌的地址,自己去交税。那些牌子,至今还保存着。1991年,公安局的车辆管理费是3元;税额4元,工本费0.5元。
自行车是个好东西,一方面可以作为交通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健身,一举两得。
后来就是骑共享单车,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地铁口还是自行车成堆,而其他地方要找单车也不太容易。到现在,还有两个倒闭的账号,都没有退回押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