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公的遗产

(2021-03-07 19:12:33)
标签:

出版

沈昌文

告别

八宝山

出版家

分类: 感想
沈公告别仪式,定于1月14日。但是因为疫情防控,只能50人参加。我们担心不能去八宝山,就提前去同仁医院起灵的时候告别。
参加起灵的都是近亲和好友,也有30来人。我们环绕一周,摄影,瞻仰遗容。突然听见欢快的邓丽君《甜蜜蜜》,觉得不合适宜,估计是有人手机没有静音。后来听见音乐一直在响,觉得是故意而为,才想起来他过去说过,最喜欢的是邓丽君的歌曲。估计这也是遗嘱,要求家人播放邓丽君歌曲为他送行。
太平间门口有一个扫把,冠生兄让我摄影,把扫把框进去。碰巧我在医院南墙东交民巷1-1门牌处拍摄到一堆扫把,也符合沈公自称“扫地僧”的说法。
后来,治丧委员会说,我们也在50人范围内。于是,14日上午如约而至。殡仪馆服务不错,沈公化妆后显得很安详。我见到出版集团的不少领导,都是业界熟人。
冠生兄带来一本林肯成长故事,有插图,有藏书票。他说是沈公给他女儿读书用的,现在给更适合的人收藏,于是就想到我,在今天这个场合,再合适不过了。我在灵堂门口,接过冠生兄手中的书。这本小书,也是永久的纪念。
告别仪式,三人一组,进入瞻仰,碰巧我与于奇和陈先生夫妇一起进入。回想1998年,于奇陪同沈公下在紫竹桥附近和我一起午餐,才有我们这段特殊的缘分。今天我们一起,更是神奇的安排。于奇说,沈公不在,我们见面机会不多,以后她安排聚会。
单位里事情太多,我不能参加午餐,只好匆匆告辞。听说,老朋友们聊到很晚。
回家的路上,怀揣着冠生兄转赠的书,地铁上就开始阅读。这是沈公的有形遗产,应当好好保存。沈公的书房里的资料,更为珍贵,我有心牵线收藏。沈公开始说要等女儿回来决定,我知道那是托词,后来都去了更安全的地方,我也不敢染指。好在我之前都看过,也没有遗憾。
实际上,沈公的无形遗产,还有更多,我们要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边的黄马甲
后一篇:三八节接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