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歌文学书评阅读出版 |
分类: 读书 |
我们是
森林的孩子
夜是我们的外衣
纱一样的雾
在林中弥漫的时候
我们开始
飞翔
穿行在夜色里
尽情吟唱
你可曾听到?

老生2015年的诗集《森林的孩子》,一本很特别的书——体制内的另类作家,自娱自乐,自写自画,竟然有人主动联系出版,而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特别的装帧形式,少见的锁线装毛书,前后加硬纸板。封面设计是小朋友做的,绿色主题,脑洞大开。宁静的世界,无边的遐想,诗意的境界,不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吗?
他的如下诗句,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一个诗意的民族
在岁月里迷失自己
美好的音调与韵脚被抽离
语言退化为表述交易的符号
像是美丽的少女
被贩卖到奴隶市场
趁我们还有诗性
捡起那些珍珠般的文字
还给那天空做点点星光
还给那森林做点点萤光
重新滋养这片土地
让我们永远诗意地栖居

从事管理工作,能有如此雅兴,而且思维不受约束,非常难得。读这本书,能感受到人、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我想到了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风格,也是在大自然中探索童心。保持童心,可以接近自然,发现美好,是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的前半部分诗“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故事”,通过成人的视角,写出了孩子的内心活动,说是给孩子看的,其实也适合一直没有长大的我们。这部分细分为春(寻·伙伴)、秋(悟·感知)、冬(智·止哉)、春(爱·希望)四个部分,每部分各15篇,一个字作为标题,每篇都配图。
森林里的小河
永不疲倦地奔跑
从遥远的远方
带给孩子们各种惊喜
午后在河里游泳的孩子
被什么东西扎到了脚
在阳光下仔细观察
有点像小个子的蜗牛朋友
风吹过的时候
有飘渺的音乐隐约在四周
犹豫的耳朵凑在开口的地方
奔腾的旋律鼓荡着头发
听到那海图
心中升起异样的渴望
炽热的目光望向小河的尽头
——那里,是大海啊
后半部分诗歌“我们都需要一片可以躲藏的森林”,一个小部分——寂(静·欢喜),包含30篇,也都用一个字作为标题,用竖版印刷,配有文字说明。说是写给成人看的,却同样清醇而宁静。在成人的世界里,童年从未料想到的各种丑陋,都以不同形式表现了出来,我们需要躲藏起来,回首思考生命的意义。童年自己设想的那个小小的世界,真的不存在吗?作者写诗,说的是自然界,指的确是人间万象,须细品位。
在《蝶》中,他如此写道:
亚马逊的蝴蝶震动翅膀
古老的东方大陆开始下雨
当当的钟声敲响在新大陆
阿里巴巴在东海岸高喊芝麻开门
江南的乌篷遮不住秋阳
古老的石板路被数字标识
所有人都在低着头仰望星空
所有人都在互相聊天却不看彼此
蝴蝶停在海上的帆顶
和水手一起憧憬彼岸
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到信息时代的生动图景。
在这喧闹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宁静。安静给了思想者一个机会,安静让思想还世界以清醒,安静让世界重新找回自己;安静不是放弃,不是退让,不是无奈,是前行的力量。这是作者的思想,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强烈的共鸣。
作者还有一些未收入书中的诗作,例如《果》:
有业有果
果报轮回
且从今日即种善因
且从此刻静求善果
以弃求来
以舍求得
我知今世之果自有前因
我知曾经负你或是被负
且不管前生往世
且不说旧岁昔月
只珍今日重逢
只愿你——从此欢颜
蕴含佛教思想,人生哲理,令人深思。其实,作者的积累很多,应有更多的诗作问世,也期待能读到新的诗集。
作者给我的题词,意味深长:“顾老师:愿您的每一天 /
都变成一片美丽的叶子 / 所有的日子 / 长成一棵写满密码的树 / 藏在叶脉里的故事和知识 / 随风远播”。
我是否也该有一片自己的“森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