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加缪手记》随感

标签:
加缪哲学文学书评存在主义 |
分类: 读书 |

不过,假日加非常时期,我有时间每天在家,于是也就在几天之内,断断续续浏览完了。
那么大一本书,翻译起来是不容易的。查不到译者的任何介绍,只有一个同名的演员。
译者的个别用词有点特点,例如:“肏”、“策略性成功”、“古往今来只此一例,我想”、“而是他们被这个想法附了身”等。感觉是海峡对岸的学者,而且年纪不小。与出版社核实,果然不出所料。但是,具体信息还是没有获得。
最后大事记里,不太统一。或者都翻译成中文,或者都用原文。
该书精装加函套,讲究的书虫还要检验一下函套与书之间的密合程度,当然令人满意。
读书之余,做了一些笔记,还有点意思:
-
德拉克洛瓦。“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不是因为他们有新想法,而是他们被这个想法附了身:认为那些既成的说法,说得都还不够。”
-
一个男人,在人们通常视为人生大事的地方(婚姻、社会地位等等)寻找人生,然后某天在翻阅一本时装目录的时候,突然了解到他对自己人生亦即时装目录上鼓吹的那种人生是何其无所谓。
-
同样一件事情,我们早上和晚上的看法都会不同。但真相在哪里,在静夜的思维还是正午的精神里?不同类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
只有一种宿命,那就是死,除此以外别的都不叫宿命。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是不变动的……
-
性生活当初也许是为了让人远离正途而赋予的。是人的鸦片。性使一切沉睡。在性以外,每一样东西又活起来了。同时,禁欲会让人类绝种,但也许这才是真理。
-
“当然,我们知道鼠疫也有做好事的时候,它打开我们的眼睛,逼我们去思考。从这点来看,它就和世界上一切的恶,以及这世界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世界上一切恶和这个世界本身的真相,也会出现在鼠疫之中。一些个人会因此获益,但看看我们手足同胞们所受的苦难,大概只有疯子、罪犯和懦夫才会在黑死病面前俯首称臣吧,面对这样的鼠疫,一个人该奉行的唯一口令是反抗。”
-
一切向钱看的人生跟死亡没两样。复活存在漠然之中。
-
当代唯一的问题:我们可以无须信仰理性的绝对力量而改造这个世界吗?……
-
肖邦(生于1810年)。出色的演员。他不写歌剧,因为确知自己的价值所在。
-
马勒为女高音与管弦乐团而作的第四号G大调交响曲。马勒有些地方会让人喜欢起瓦格纳,他用反差的方式来突显出后者一直是他迷雾中的导师。另外一些时候,马勒则非常伟大。
-
佛教是由无神论演变而成的宗教。是从虚无主义来的文艺复兴。古往今来只此一例,我想。对我们这些和虚无主义搏斗的人来说,值得研究。
-
尽管无调性音乐的初衷是对浪漫乐派的反动,但它听起来总还是有种戏剧性。因为无意义的东西,总是悲怆而富戏剧性。在绘画上亦是。
这书适合做文学或者哲学研究的学者精读,以了解作者其他创作的背景。对于我来说,虽然年轻时候关注过存在主义,但也没有深入研究。浏览一下,也就够了。
--------------------
书名:加缪手记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原作名: Carnets
译者: 黄馨慧
出版年: 2019-8
页数: 731
定价: 15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19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