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的记忆

标签:
口琴肖复兴和莱口琴回忆爱好 |
分类: 音乐 |
读到肖复兴在《解放日报》2019年2月17日发表的文章“和莱牌口琴”,感觉特别亲切。
我也喜欢口琴,家里现在还有20多把口琴,不过很少吹了。父亲传给我的石人望的口琴曲谱,里面就有和莱口琴的广告,印象深刻。去年底还有幸见了肖复兴,除了写作还能绘画,一群文化人,边写边画,多才多艺。
父亲喜欢音乐,我也耳濡目染。上高中以后,几乎没有时间练习乐器,于是就自己学了口琴,不占时间、不占空间,随身携带,随时都能玩几下。记得有一次同学活动,我还在操场上表演了一首《波兰圆舞曲》。这首圆舞曲在1950和1960年代非常流行,也适合口琴演奏。2005年我去波兰访问的时候,与当地图书馆员芭芭拉(Barbara
Dzierżanowska)聊天,她告诉我这首曲子的正式名称,可惜我没有记下来。
读大学的时候,偶尔练习几下口琴。对面宿舍的钱志坚同学受我影响,也开始学习口琴,不过他去上了培训班,比我正规多了。
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还参加艺术节比赛。当时没有怎么练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凑数而已。没有获奖,也在情理中,我有一些同事还记得这个事情。
口琴虽然不入大雅之堂,但要学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一些电影音乐用口琴伴奏,有着独特的魅力。
参观乐器展的时候,我也总会去口琴展台看看,貌似没有我特别喜欢的款式。
口琴,是我个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记忆。


前一篇:红衣汉服女
后一篇:大年初一的读者(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