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之一:北京出版高峰会议

标签:
bibf博览会书业图书感想 |
分类: 出版 |
每年都有的图书博览会,我差不多从创办就开始参加了。
前些年太忙,经常临时有安排,有不少环节没有参加到。
今年能都去一下,比较难得。如果缺席太多,就会失去发言权。在专业领域,还是需要刷存在感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当着各国客人,谈各国之间的亲疏关系,貌似不太妥当。特别是当着美国出版业代表,批评美国人“小气”,这也不太礼貌。
这次用了弯曲的大屏幕,还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发言内容直接识别成文字在大屏幕双语显示,看上去以后速记员也要失业了。不过,如果发言者有口音,或者发言者总是中文里插英文,效果还是不理想。例如,“易阅通”识别成“医院通”;"Top
One"识别成“淘宝”;“三四五”识别成“35”……从演示效果来看,后台还是有人工干预的。
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不少汉学家获奖。会场获得《我的中国故事:海外汉学家视野里的中国》(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和对应的英文版My
China Story: China in the Eyes of Sinologists (Flieder-Verlag,
2018),有上届获奖者的故事,要花时间阅读。学习的同时,也要对比馆藏是否有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