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签名本和陈子善的《签名本丛考》

(2017-08-09 06:55:21)
标签:

签名

陈子善

出版

评论

书评

分类: 读书
签名本和陈子善的《签名本丛考》
久闻陈子善教授大名,还真有机会见面,并获得签名本。
海豚的书就是特别,题名页和封面都用书写体,而且序言的页码编号也用拉丁数字,这在中国出版物中是很少见的。记得过去出版界有一些规定,在海豚来看都不成问题。
这是一本仿皮封面的毛边本。我很喜欢毛边本,就是拿到书以后舍不得裁。如果要仔细阅读,还不得不裁开,实在是很纠结的一件事情。当然,裁纸刀也是要有一些讲究,必须是专门裁书或者裁信封的那种,不能是锋利的快口。不适合的刀会损坏毛边书的样子。而且,裁书的时候,也要裁到装订线的根部,不然如果留一些不裁,下次翻开就会撕破书页。
作为图书馆员,签名本接触不少了,可是第一次知道还有那么多的学问,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这书实际上是之前在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的汇编,所以叫“丛考”。文章不仅对书的源流进行了考证,也对分析了赠书对象和自己与他们的交往,很有价值。
我自己编写译了不少书,自然也会签名送书给师长和友人。20年前送给一个老先生一本译著,老先生作古了以后,家属变卖,就去了孔夫子网。我在微博里提到这个事情,竟然有一个西北的读者买了下来,我也觉得安心了。
签名一般在扉页(图书馆称为题名页)。但现在也有不少人签在扉页前的前环衬上,也有他们的道理。如果以后不喜欢了,可以把那页撕掉送人或者变卖。不过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对作者不很尊重。有些人是随意而为,而有一些人明确就是这样的想法。于是乎,我也经常纠结,到底是签名好还是不签好?到底是签在扉页上好,还是签在环衬上好。对于大家而言,签上自己的大名,以后一定流芳百世,会有不少陈子善教授那样的学者去考究源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过去出学术书,随便签个名就送人了。现在大家都讲究,签名有一定的格式,还要有钤印。于是,我拿出了30年前大学低一级的学友朱军(一毛)兄刻的“三牛”章盖了不少次。一毛兄说“老底子”的图章太幼稚,也太大了,不好看,还是给我刻一个新的。果然,没有多久,他就给我送了两枚新的,各有特点,非常喜欢啊。我还买了西泠印社的印泥,确实上了档次。
签名本和陈子善的《签名本丛考》 签名本和陈子善的《签名本丛考》签名本和陈子善的《签名本丛考》
一毛兄说,不少文人也都用他的章,包括子善教授和毛尖等我都熟悉名字。
-------------------
书名: 签名本丛考
作者: 陈子善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页数: 231
定价: 65.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10-3418-2
-------------------
内容简介: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陈子善教授即有意识地搜集现代作家签名本,尤其是1949年以前的签名本。《签名本丛考》正是他多年来这方面研究文章的结集,收录了现代文学大家作品签名本的考证文章十数篇,包括张爱玲、郭沫若、徐志摩、周作人、废名等。研究签名本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中可以考察作者的文坛交往和著书缘起,也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研究作品的线索和鲜为人知的资料。本书考证翔实,逻辑严谨,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作家和文坛上尚不为人知的方面,从而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史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