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里还需要个人藏书吗?

(2016-02-10 10:21:24)
标签:

新年

春节

藏书

杂谈

分类: 感想
新年里还需要个人藏书吗?
本文看上去是标题党,新年怎么与个人藏书有关呢?
新年新气象,对于我来说,也就是翻箱倒柜整理东西罢了。
从阴历年底最后一个星期起,大事情基本上都已经做完,会议也不多,于是主要精力就用于整理办公室。平时工作太忙,几年来的资料都堆一起,开会就带回东西,又没有时间整理,自然也就越来越乱,惨不忍睹。彻底整理就需要时间,今年春节在北京过,也就成为假日的主要任务了。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星期,办公室干净了,也可以彻底清扫,敞亮了不少。
在有待整理的物品中,一大部分是个人藏书。我在大学里买书成瘾,从饭费里克扣,花了不少钱,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从大学毕业到图书馆工作以来,我就很少买书,家里藏书以工具书为主,而且依赖图书馆的大型工具书,完成了不少译著。近几年较少著述,又开始增加阅读的数量,别人送的书占三分之二,自己买的书占三分之一,也很可观,有好几个箱子,每次办公室搬家就成为负担。
虽然国人读书风气不很盛,个人藏书也是一种时尚。不管是否真喜欢读书,官员的办公室都喜欢摆放大套书,而且有时候也把赠书转手变现,显得很无耻;不是我信口胡诌,的确有出版社朋友在市场上发现过送给官员的书。有一些地方规定出版社新书都要送给当地常委,数量很客观,不堪重负,所以出版社对呈缴本制度很反感。学者的家里图书堆积成山,讲究的藏书者把书房布置成读书和休闲的空间,一些媒体还评选最佳书房,看上去是在比家具或者装修而不是比藏书。领导人电视讲话时身后的藏书,也会被人分析,图书品质的标志。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学者那那种杂乱无章的书房,体现真正的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很羡慕别人有一个巨大的书房,可是我家没有,也不太可能。毕竟现在房产昂贵,用几百万的房产放藏书不是我等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的事情。而且,藏书都是身外之物,人活一辈子走了,家里人也不会需要,成为累赘。做图书馆工作多年,接受过不少赠书,很有感触,还不如自己尽早清理,退休以后也不用麻烦。如果自己需要再读,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电子书的发展是趋势,家庭藏书的必要性值得探讨。
当我开始为处理书发愁的时候,正好长期在海外的同学要在家乡开一个家庭图书馆,我觉得靠谱,而且同学是我绝对信得过的人,就决定把大多数读过的书都送出去。当然,自己写的书和经常用的参考书占了一个柜子,不能送出去;还有那些签名本,也是不能随便送的。发现有几本书虽然自己不再需要,可是我大学时期购买,都有签名和日期,算是我个人轨迹的一个记录,考虑了一下还是保留为好。我从事图书馆采访工作多年,也有外国图书馆或者出版社送我图书作为私人礼物;我读过以后,就查一下馆藏,如果没有的话就入藏了。
整理图书,按尺寸大小分别装箱,把纸箱塞满,也避免内部有空间挤压变形而损坏图书。同时,用手机上的“大眼睛图书馆”的App扫描条码,就自动生成了清单,非常方便。有个别没有条码的旧书需要手工输入,对于那些一个书号出版了多本书的情况,也是束手无策。
整理办公室的时候,还看到还有不少过去的实体贺卡,现在少见,都成文物,需要保存。
年前最后两天,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不断有各个部门文书发的电子贺卡,个人认为都是冗余信息,大家基本上不会关注谁发了谁没有发,也不一定会去打开看。办公室美女们事情多,都请假了,不发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