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蒙先生的读书经历

(2013-08-28 11:56:29)
标签:

bibf

开幕式

图书

图书博览会

文化

分类: 读书
昨天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式,王蒙先生的发言很精彩,比去年图书馆年会上的发言好多了。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提到了:
不能忘记9岁时候到“民众教育馆”借阅一本雨果(当时的译名是“嚣俄”)的《悲惨世界》。我沉浸在主教对冉阿让的以德报怨的精神冲击里,我相信,人们本来应该有多么好,而我们硬是把自己做坏了。不能忘记10来岁时我对于《大学》《孝经》《唐诗三百首》等的狂热阅读与高声朗读背诵,那也是一种体会,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人可以变得更好。
不能忘记11岁时从地下党员那里借来的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新知书店的丛书如杜民的《论社会主义革命》、黄炎培的《延安归来》与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那是盗来的火种,那是吹开雾霾的强风,读了这些书,像是吃饱添了力气,像是冲浪登上了波峰。
不能忘记十八、九岁的时候对于大量国内外文学经典的沉潜。而在艰难的时刻,是狄更斯陪伴了我,使我知道人必须经受风雨雷电、惊涛骇浪。
甚至在“文革”那种绝非适于读书的日子里,我仍然乐此不疲地偷偷阅读着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地出版的维吾尔文、乌兹别克文、还有以上语种的斯拉夫字母版图书。
他竟然9岁就读《悲惨世界》啊!11岁读哲学,能懂吗?实在佩服!
我的图片:
王蒙先生的读书经历
视频片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