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表演

标签:
中国国家图书馆音乐新疆木卡姆维吾尔文化遗产原生态 |
分类: 音乐 |
忙了一天,下午3点多有空,看到音乐厅里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表演,就去看了一下。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一词主要指“大型套曲”,此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乐曲”、“散板序唱(奏)”等多种含义。但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流传于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木卡姆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主要有《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四大类。
《刀郎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刀郎地区”,即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两岸,以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巴楚县和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为中心。在阿瓦提县,已搜集到的《刀郎木卡姆》共有12套,各套名称与麦盖提县、巴楚县流传的有所不同。
每套《刀郎木卡姆》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属于前缀散板序唱的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曲。每套《刀郎木卡姆》的长度,约6至9分钟,全部演唱约需两个多小时。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地方传说,更有普通百姓对美好爱情的赞美追求,对艰虞苦境的生命叹息,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载歌载舞,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舞蹈技巧丰富多彩,集体舞的队形组合、步伐步态;双人舞中的摇肩动颈、闪转腾挪;单人独舞中的叼花、顶碗、模拟动物等,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长期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密切关联、内涵深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多元一体样式,是中国维吾尔歌舞艺术形式最高、最杰出的代表。
顺便用iPhone拍摄了一段视频:
前一篇:独特的哑剧艺术
后一篇:参加团拜会和新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