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会议报告(五):RDA等问题

(2009-04-30 06:02:40)
标签:

编目

规则

标准

条例

issn

isbd

rda

连续出版物

文化

分类: 编目

在巴黎的会议上,大家还讨论了RDA(资源描述和检索)等相关问题。

首先,RDA中有关连续出版物的条款分散在许多部分和章节,跳转很多,使用不方便。RDA草案中没有使用“连续性资源”(continuing resources)这个术语,但是这个术语已经在ISSN国际标准(ISO3297)和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统一版中使用。
第二,RDA草案中关于连续性资源的编目内容体现在不同的实体(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中,导致书目数据的混乱。
第三,国际中心建议RDA中有关ISSN的内容要提及ISSN数据库(ISSN Register),以反映正确的ISSN和识别题名,而不仅是一个号码。
第四,RDA在载体表现层次的编目中没有将“出版地”作为核心著录单元。(加拿大代表确认,这个问题即将解决。)ISSN国际中心的目标是想继续做更多的协调工作,使得书目数据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共享。
第五,各个国家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德国国家图书馆认为这是一个国际标准,准备马上实施。过去德国有三个编目规则,他们希望今后能统一成一个规则。本人表示了中国的看法,认为中国编目员会英语的不多,如果要考虑使用,其前提是要将它翻译成中文,但是目前出版社没有出正式产品,更不可能考虑翻译的模式。芬兰代表也认为翻译工作十分重要,但是芬兰国家图书馆负责协调全国各种类型图书馆,他们有能力统一观点。
第六,RDA的测试工作在2009年8月开始,明年是否能定稿都难说。
第七,大家还讨论了RDA与ISBD之间的关系问题,觉得有点微妙。到底谁是国际标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