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琵琶民乐讲座国家图书馆艺术音乐民族演奏文化 |
分类: 交流 |
昨天下午,琵琶美女赵聪在国家图书馆讲演,介绍了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民族音乐,并通过播放视频和现场演奏的方式加深了听众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听众有大约300人,不少听众站在最后一排,还有一些在台阶上席地而坐。
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的委员画家刘波夫妇和艺术史学家龚平女士也参加了讲座。
赵聪在讲座过程中,亲自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十面埋伏》等曲子,并播放了《新编十面埋伏》、《聆听中国》等曲子的视频。
我本来以为赵聪要带水晶琵琶,并且演奏《聆听中国》(Sound of China)选段的。她只是用视频介绍了《聆听中国》的制作过程,赠送了3张CD给国家图书馆,并把10张CD作为奖品发给了回答提问的听众。我特别喜欢的是《聆听中国》中的《月舞》和《东方丽人》。
赵聪的好友、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也出席了讲座,并在讲座最后简短地谈了外国人对中国民乐的看法。他认为,西方人对中国民乐有很大的偏见,是因为大家很少有机会听到真正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多数知道的是餐馆里播放的中国流行音乐,或者是很难理解的京剧。他认为,真正的中国民乐是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去发现。老锣1993年来中国,写了大量中国音乐作品,堪称“音乐界的白求恩”。
赵聪用自己近十年来的经历作为例子,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对“新民乐”的看法。她自己也曾经“疯狂”过。在探索过程中,她越来越深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来越喜欢真正的中国民乐。她认为,我们需要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不能肤浅理解民乐的现代化。她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了作曲家谭盾的名字,突出了民族文化根基对于音乐家成功的重要性。
我认为,赵聪是用自己的心在体验,在实践,在探索。我始终相信,用心来工作的人迟早会成功的。让我们祝福她吧!
参见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