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SBD著录用标识符答编目精灵问
(2008-10-25 20:41:16)
标签:
编目著录规则标准isbd书目控制国际标准ifla国际图联元数据文化 |
分类: 编目 |
半个多月前,编目精灵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ISBD著录用标识符有何用?”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不敢贸然答复,遂发给了ISBD修订组的主要人员,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做编目的人都很认真和细致,没有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汇总给我如下的答复,不知道精灵是否能满意。
- 标识符使得各个著录单元更为明确,可以明确表示题名在那里结束,什么是责任说明,什么是丛书项等等。
- 标识符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背景。对于RDA的草稿,大家有很多意见:有些例子没有ISBD标识符就无法理解。
- 根据显示,著录项目内部的标识符和著录项目之间的标识符是不同的。在“卡片目录显示”中,标识符帮助人们理解著录项的开始和结束。在行显示中,有时计算机自动提供项之间的标识符,但是内部标识符还是必须由编目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提供。
- 在数字时代,书目著录的内容可以用各种类型的标签来表示,或者是MARC标签,或者是DC或XML标签。ISBD标识符对于未置标的、眼睛可读的著录很有用,但是不很完美,因为同样标识符还被用于不同的场合。
- 我们说的是用于交流的书目语言,不管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在这种语言中,标识符和顺序构成了语言的句法结构,是“理解”所必须的。RDA也决定用一些ISBD的标识符,因为没有其他可理解的办法。
- 过去和现在,图书馆员都在建造一种特定的语言,无论是在数字时代还是在模拟时代,而且元数据也是“为交流”的目的而存在的。如果我们要交流,我们必须使得我们的语言能被人们理解,所以标识符是比较简短、经济和更国际化的方式。
前一篇:再次感受国际化的大上海
后一篇:韬奋西文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