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6383)·《柳参军》

(2022-05-14 07:39:27)
标签:

文学

隋唐

小说

李朝威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6383·《柳参军

柳参军》,唐代传奇小说。李朝威撰。本文见于《灵鬼志》。收入寥玉蕙编《唐代传奇》。

李朝威,陇西人,生平无可考,据推测可能是唐德宗贞元年间人。另有传奇《柳毅传》传世。

故事:柳生是陕西华州地方名门望族的后代,为人清心寡欲,个性潇洒不羁。双亲早逝,也没有兄弟姐妹。他曾在州中任参军,自卸职后,便在长安城里住下。

一天,柳生在曲江池附近闲逛,突然看见一辆金碧辉煌的车子从远处过来。旁边跟随着一名婢女似的女子,长得俊俏可爱。柳生正惊讶于车子的豪华,却见车前的帘子轻轻巧巧地掀了起来,那一双掀帘子的手,光洁如玉,正在帘里指划着,要那名婢女去摘采路旁的芙蓉花。望着那只纤细柔美的手,柳生不禁遐想起来:

“这么美的手!这个女子一定长得相当漂亮吧!”

正凝思着,帘子掀动处,果然露出一张容色绝代的脸庞,柳生目不转睛地看着车里的女子,而车里的女子居然也用眼角凝视着柳生,两人就这样互相含情脉脉地凝望了好一会儿工夫。后来,车子加速离去,柳生扬起马鞭痴痴地尾随着。车子进了永崇里,那儿是长安城中的高级住宅区。柳生向附近的人家打听那名女子的情形,才知道她是崔家的小姐,家里有个母亲,跟随在身旁的是婢女轻红。柳生原也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家境很不错,便准备了厚礼,去贿赂轻红,想请轻红替他引介一下,轻红却是怎么也不肯接受。柳生极度苦恼,却又想不出什么具体的办法。

不久,崔家小姐生了病,她在京师里任防卫官的舅舅,这时正好来探望崔小姐的母亲,顺便看看外甥女的病。见外甥女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典重高雅,非常喜欢,便和崔夫人说:

“自你出嫁后,因路途遥远,我们兄妹二人一向很少聚首,都快生分起来了。我有一个儿子,年纪也不小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今天,我一看外甥女,就很喜欢,何不让他们二人结婚,两家亲上加亲,将来也走动得勤些!”

崔夫人不敢违背兄长的意思,便答应了这门亲事。轻红在门后偷听到了,赶紧跑回去,告诉崔小姐。崔小姐满心不乐意,便匆匆忙忙到前厅,向母亲表明自己的意愿。她说:

“前些日子,我在曲江池边遇到一位柳生,他长得风流倜傥,举止高雅,气度不凡,如果我能如愿嫁给他,死也瞑目。万一母亲一定不肯成全,硬要将我许配给表哥,那我也顾不了那么多,只好坚持到底,宁死不屈了。”

崔夫人只有这么个女儿,平日宠爱纵容有加,一则不忍心女儿心里委屈,二则也怕她真的想不开寻了短见,便只好依她。于是,派轻红到柳生的住所去找他,把这件事说明白。

轻红找了几天,好不容易找到了柳生。柳生见轻红翩然来访,高兴极了,又看轻红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便情不自禁地去逗她。轻红虽是个丫鬟,但平日里也颇检点自重,见柳生这样轻佻的举止,不由得怒气冲天,大声地斥责柳生说: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粗鲁无礼,不知道我们家小姐怎么会看上你的!我充其量只不过是小姐身边的一个丫头,竟让你忘了以前对小姐的情意,如果往后我们小姐真的嫁给你,指望跟你过一辈子,岂不糟糕!我这就回去,把这桩事禀明小姐,看小姐还愿不愿意嫁给你!”

柳生深悔孟浪,不停地向轻红行礼、赔不是。过了许久,轻红才平息了怒气,把事情原委对柳生说了,最后强调:

“我们家夫人一向疼爱小姐,舍不得让小姐受一点委屈。现在小姐的舅舅来提亲,小姐坚持不肯嫁给表哥,而希望嫁给你。夫人为了不勉强她,才答应了这桩亲事,又恐怕苦恼了小姐的舅舅,希望你们能尽快暗中成亲。你最好在两三天内准备好,赶紧来跟我们小姐成婚。”

柳生一听,真是喜出望外,连忙选定了日子,准备了成千上万的聘礼,把崔小姐给娶过门。婚后五天,柳生便带着新婚妻子和轻红搬到金城里去定居。

过了半个多月,崔小姐的舅舅又到永崇里去看崔夫人,想借此机会挑个好日子,给儿子成亲,不想一见面,崔夫人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对哥哥哭诉着:

“可怜我丈夫早死,只留下这么一个女儿。前些天,他表哥竟然蛮不讲理地来到家中,把他表妹强行带走了。哥哥啊!难道你就不教训教训那孩子吗?”

崔小姐的舅舅一听,不觉怒火中烧、暴跳如雷,也顾不得告辞,便一路奔回家去,不由分说地把自己的儿子毒打了一阵。可怜这王生平白挨了揍,还不晓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揍完了,王生伤痕累累地问明了情由,才向父亲说明自己的无辜。王生的父亲听完了儿子的申诉,又后悔又心疼,便暗中派人四处查访崔小姐的下落。由于崔家防备严密,过了一年,一点消息也没有。

不久,崔夫人因病去世,柳生带着妻子及轻红从金城里赶回去奔丧,正好被王生碰上。王生急忙通知父亲派人把柳生抓起来。柳生委婉地和妻子的这位舅舅解释:“我是经过令妹、也就是我的岳母的同意,纳聘送礼、明媒正娶地和崔小姐结婚的,并不是非礼强娶,这事情崔家上上下下都清楚,你不妨去问个明白。”

因为崔夫人已经过世,死无对证,双方只有闹到官府里去。县太爷详细审问后,宣判:

“王家先下的聘礼,崔小姐理应是王家的人。柳生虽经明媒正娶,可惜因下聘较迟,本府宣判此桩婚姻关系无效。”

柳生闻判,一时呆若木鸡,顿觉生趣全无。王生很喜欢这位表妹,也就不计前嫌,把表妹接回家去,轻红也随着到了王家。就这样过了好几年,轻红一直忠心耿耿地陪着崔小姐。不多久,那位身为防卫官的舅舅也去世了,王生便带着家小搬到崇义里去住。

崔小姐自从嫁了表哥之后,心里一直闷闷不乐。这回搬到崇义里来,因和金城里相隔不远,她便叫轻红暗中去寻找柳生。好不容易找着了,崔小姐和柳生都兴奋得不得了。轻红从中为二人约定见面日期。崔小姐为求和柳生相见,特地贿赂了家丁一大笔钱,请园丁用垃圾和泥土搭一个和墙一般高的土坡,便和轻红二人越过院墙,一起去找柳生。夫妻相见,恍如隔世,不禁悲喜交集,柳生没打算离开长安,只带着她们主仆搬到群贤里去住。

这边,王生发现妻子不见,寝食难安,不断地设法寻找,终于打听到柳生的居所,于是,又告到官府里,要求带回表妹。王生对这位表妹一直是情深似海,加上崔小姐又一再求饶,且说自己已有身孕,王生便不加追究,把妻子带回去。而柳生因诱拐良家妇女,被判长期流放湖北江陵,永远不准回乡。

两年后,崔家小姐终于因思念成疾而与世长辞了。不久,忠心耿耿的丫鬟轻红也跟着弃世。王生心中十分哀痛,为她们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并把轻红葬在崔小姐的身旁。

柳生被放逐到江陵后,愁肠百结,每天思念着远方伊人,望断天涯,却无归路,只好在那儿找了个地方住下来。春天来了!二月里百花盛开,柳生无奈地在庭院中来回踱步,眼看繁花盛草,不觉黯然神伤,悲戚惆怅,不能自已。就在这时,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不禁呆住了!竟是轻红提着化妆箱和衣物进来,一进门就说:

“我家小姐马上就要来了,快!快!”

接着,一阵马车的声音,紧接着,就看见崔小姐悠然走进来。柳生一见崔小姐,激动兴奋地说不出一句话,两人执手相看泪眼,只觉满腹心酸。

过了许久,两人才平静下来。互道离别后的情形,说到伤心处,都忍不住唏嘘长叹!

柳生问:

“你怎么能到江陵来?

崔小姐幽幽地说:

“我已经和王生分开了,从今后,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地永远在一起。你没听说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话吗?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诚意的话,一定可以得偿宿愿的。”

两人更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聚首。这样过了两年,两人极尽缱绻,恩爱非常,似乎一生的幸福,都在其中了。

有一天,一位曾在王家待过的老仆人,偶然经过柳生的门口,看见轻红在柳生家中,心里觉得奇怪,怀疑可能是长相相同的另一个人,所以不敢随意张扬出去,只偷偷地向柳生的邻居打听。一问之下,大家都说住那儿的,正是被流放的柳生,这老仆人更加吃惊,便兼程赶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老仆人绘影绘形地把在江陵看到的情形都告诉王生。王生立刻命人备车赶到千里外的江陵。到了柳生的住所后,他在门外从隙缝里悄悄往里看,只见柳生正光着上身躺在靠窗的床上,崔小姐则坐在妆梳台前打扮着,轻红捧着镜子站在一边,崔小姐脸上的脂粉还没抹匀。王生这一惊非同小可,忍不住大声呼叫起来。这一叫,轻红的镜子一下子掉到地上,发出一声响。王生急忙推门进来,这时柳生也吓了一跳,马上以客人之礼接待王生。二人叙礼完毕,赫然发现崔小姐和轻红都已不知去向。

这时,王生和柳生两人才把这些年来的光景,大致说了一下。两人相顾茫然,不知所以,都觉得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两人一块儿回到长安,打开崔小姐的坟墓求证。只见崔小姐脸上还残留着在江陵没有抹匀的脂粉,身上的衣服、肌肤都完好如初。两人又打开轻红的坟一看,情况也是一样。

柳生与王生经历了这场变故,便立誓为友,又把崔小姐和轻红重新葬好。两人想起过去的种种及眼前的遭遇,只觉人生如梦,虚实无常,天地之间,总无法逃掉一个情字,而终生为情所困,为爱所惑。事实上,这一切到头来,都将成过眼云烟。自生至死,也不过如此罢了!看透了,参透了,便什么也不再留恋了。于是决定远离这十丈红尘,去追寻仙道,永远不再在尘世里浮沉。

鉴赏;

《柳参军》写一则离奇的婚姻故事,和陈玄祐的名篇《离魂记》有异曲同工之效,同是写悬想成痴,以致魂魄相随的恋爱。只是《离魂记》主角倩娘病在闺中,其后形神合为一体,犹在世问生活了四十余年。而《柳参军》女主角崔氏女则形归黄土,影随柳生,后来被识破后,和丫鬟轻红俱失所在。

本篇写男女主角二人相见的场面,极富诗情。先由远处徐徐前来的一部马车写起,继及车旁俊雅的青衣轻红,再由女主角指画令摘芙蓉的纤纤玉手,推及她绝代的容色,给人无限的遐想。最后写主仆二人对镜梳妆,崔女胭脂还未抹匀,听到门外王生急叫,遂镜落地,声如磬,而失所在。王生、柳生同赴长安,发冢视之,崔女脸上还残留着那未抹匀的胭脂,情节诡谲出尘,意象新奇动人。

《柳参军》全篇要旨不外强调“人生意专,必果夙愿”,认为只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死也能达成夙愿。就其内容取材来看,是颇受佛教的影响的。作者先由环境入手,男女主角的婚姻不见容于现实社会,女主角最后不得已抑郁以终。作者同情她的际遇,遂为她营造了一个相随的魂魄,让男女主角借着不可知的神力,在另一个地方重逢,这是佛教的思想,却也杂合了道教的神仙说法(尤其文后王生柳生访道终南,更充分透露了文中的道教色彩),可以说在想象方面,平添了极宽阔无垠的境界。

评:柳生崔女邂逅逢,诗情画意情意浓。你情我爱鸳鸯配,表哥诉状判王生。

柳生流放去江陵,崔女幽幽思柳生。郁郁寡欢终离世,一缕香魂伴柳生。

“人生意专果夙愿”,金石为开只精诚。佛教思想神仙说,无垠境界添意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