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4380)•《悲剧生涯》

(2017-11-25 22:55:02)
标签:

文学

现代

小说

白薇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4380)·《悲剧生涯》

《悲剧生涯》,现代长篇小说。白薇著。上海文学出版社19369月初版,列入文学社丛书。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4366)•<</span>打出幽灵塔>》。

《悲剧生涯》收作者《序》1篇。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反映五四运动以后知识女性的追求和命运。作品的女主人公碧苇在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的鼓舞下,挣脱了不幸的婚姻枷锁,只身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她由朋友介绍认识了正处于失恋痛苦中的大学生展。她因为曾经饱受婚姻痛苦的折磨,非常同情展的不幸,很快向他献出了一颗热情、赤诚的心。但是,展并不珍惜她的感情,而是迷恋旧情人红,他们的爱情终于酿成一曲哀怨的悲歌。碧苇又开始了新的悲剧人生。作品围绕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作者在《序》中认为,它是一部记录了可歌可泣的人生的大书:是比暴风雨中的梨花更悲惨的事实,是地狱里苦痛的灵魂的呼声;是绘画,也是诗;是思想不同的青年男女底风流账;也是时代的产儿的两性解剖图;是典型的个性清楚的轮廓,也是工作和爱情深刻的矛盾;是整个半殖民地的动荡和殖民地化的民族性的淡写,也是一个想前进的纯真热情的女子的红情忏悔录。

通过《悲剧生涯》可以看到白薇在恋爱和生存环境中挣扎的痕迹,也可以窥视到她文学创作的艰难历程以及在时代剧变中的不懈追求。据有关资料称,当时白薇是饱蘸泪水,忍着痛苦,支撑在病榻,同时把稿纸铺在膝上、墨水瓶挂在颈上,用4个半月时间写出来的,其间还历经了一场生死考验。她自己说常有书不成而身先死的恐怖相伴。
   
这本书1936年由上海生活书屋出版,它也成为人们解读白薇人生的一把钥匙。

19264月,知名文学评论家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专门介绍了两位女作家,一位是当时几乎谁都知道的冰心女士,另一位则是当时几乎谁都不知道的白薇女士。陈西滢认为白薇是突然发现的新文坛的一个明星。此后,左翼文坛作家阿英称她是现代女性作家中的一位最优秀的戏剧家,阳翰笙则说:在左翼女作家中她堪与丁玲比肩
   
白薇姿容清丽、雅逸脱俗,且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但她的感情生活却始终与苦难、不幸甚至屈辱连在一起。
  
逃离包办的婚姻,被婆婆咬断脚筋,独自游荡在日本,在那里做过佣人,经济的压力让她体弱多病以及精神抑郁。总算,在30岁这年,白薇邂逅了心爱的人——诗人杨骚。
   
杨骚是福建漳州人,爱好诗文,有名士之风,中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杨骚比白薇小六岁,被她称呼为弟弟。白薇爱上了杨骚,那么透明、赤诚,无所保留。两个寂寞而狂热的灵魂,终于像暴雨中冲出的两股闪电,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可是,时间久了,在白薇近乎窒息的情感压力下,杨骚开始逃跑了。杨骚逃到了杭州,白薇追来了;杨骚又逃回到漳州老家,白薇的信件追来了;接着,杨骚逃到新加坡做了一名穷教员,白薇的信依然追来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白薇的精神快要崩溃在这种无尽的情感折磨中。
    1927
,他们终于在上海重逢。白薇的创作也进入黄金期——剧本《打出幽灵塔》、《革命神的受难》、《炸弹与征鸟》,小说《接江》、《爱网》、《天地之死》,自传体长诗《琴声泪影》,多幕剧《蔷薇酒》、《莺》,独幕剧《姨娘》等相继发表。但白薇与杨骚的感情生活,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白薇自己形容如鬼影子似的冲来撞去。这种生活一直维持到1934年夏,他们终于分手了,一本《昨夜》的情书集子是他们感情的交代。
   
白薇被这段感情折磨得心力交瘁。不久,白薇发表了她的一部约4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在《自序》中,白薇称这部小说是用速写,用素描,用大刀阔斧,真实地,纯情地,热烈地,赤裸裸毫不掩饰地记录下来的可歌可泣的人生。是比暴风雨中的梨花更悲的事实,是地狱里苦痛的灵魂的呼声;是绘画,也是诗,是思想不同的青年男女的风流账;也是时代的产儿的两性解剖图,是典型的个性清楚的轮廓。也是工作和爱情深刻的矛盾,是整个半殖民地的动荡,和殖民地化的民族性的淡写,也是一个想前进的真诚热情的女子真情忏悔录。
   
抗战爆发后的第三年,时任《新华日报》记者的白薇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家战地访问团的杨骚在重庆相逢。这次邂逅,杨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也有朋友从中说项,希望他们恢复关系。但这次白薇终于说了。她在给杨骚的一封信中曾说过这样的话:
   
你变好了,固然是一种无上愉快,与我和你再好起来却简直是两回事。天下没有能重圆的破镜,纵使巧为配合,裂痕终归显然。面对裂痕,看那恐怖的乱影交错,我将永远害怕……完了的就不追悔,这是我比你干脆些;缠绵于不可挽回的旋涡中,尽做迷梦,你许比我情长些。情长用在恰好的时候,那是一种伟大,但用在好事不成的时候,便是愚蠢的费力,徒深化这出闹不清的悲剧。悲剧,我演够了,再也不愿做悲剧的主角了。从中不难读出白薇哀莫大于心死的内心道白。
    
自从与杨骚分手后,白薇始终过着独身的生活直到辞世。
    
上世纪40年代,诗人任钧对白薇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评价:白薇是五四以来我国文坛上寥寥可数的女作家之一,为人刚直,富于正义感,写作极多,且雷名重一时,当为一般中年读者所记忆。惟十数年来,她又病又穷,真是潦倒不堪,但她的生之意志,却始终如火似铁,还是照样昂然地活下去!这是何等毅力!何等气魄!何等难能可贵啊!我常想:纵然女作家白薇在这10多年来,未曾写出一个字半个字,也毫无关系,无须惭愧,因为她的生活,她的意志,就是一篇血泪凝成的杰作

评:不幸婚姻终挣脱,东渡日本去留学。失恋痛苦大学生,热情赤诚心一颗。

展却对此不珍惜,迷恋旧情酿悲歌。可歌可泣人生书,时代两性解剖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