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古树的花朵》(3719)

(2016-12-08 18:55:41)
标签:

文学

现代

诗歌

臧克家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古树的花朵》(3719)

   《古树的花朵》,现代长篇叙事诗。臧克家著。成都东方书社1942年12月初版。济东印书社1949年5月再版,东方书社发行。为叶以群等编《东方文艺丛书》之一。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烙印>(3680)》。

   《古树的花朵》写于1942年7月,原名《范筑先》,由《诗创作》在1942. 7——1942. 9连载。书前有作者1942年9月7日写于重庆的自序,书后附录李士钊写的《记范筑先将军》。

    这部叙事长诗5千余行,歌颂山东省聊城地区专员范筑先,在韩复榘放弃济南南逃以后,坚持不撤退,率领民众抗日,并以身献国的英雄事迹。自序说:“事实并不能成为艺术的真实,我写的是史诗,然而却不是历史或战史。所以,我得从材料的身干上剪去一些繁枝浮叶,另外,把一些足以使它生色发光的东西点缀上去”;“写长诗特别需要气魄和组织力。为了紧张的场面叫起来的不羁的情感,为了使气势不受窒息,字句就不能太局促于谨严的韵律和韵脚下了。因此,在格调上,这个诗篇也就有些不同。”同时,在风格上要更恢廓些。“范筑先,/六十岁的一条老汉,/四十年的内战/给他留下了/ 一条血的记忆,/和一个‘专员’的官衔。”这是诗篇主人的历史。他的身段挺拔,“神经/象钢条,/眼光/象双箭,/长须象瀑布/垂挂在胸前。”这是他的形象。日军入侵,他把自己的孩子们送上前线,认为战争的空气能剥去“少爷的心,姑娘的皮”,并在他们心上填上些新的东西。他要他们“忘下我,记住敌人!”“丢开家,/记住民族!”当儿子、女婿壮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他沉着、镇静,口里念着一句话:“牺牲,不要紧;/只是这一次太不够本!”他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以自行车当快马,在人民中间转,一身是汗,他的游击队伍从无到有,最后发展到几十万人。“他和聊城一起倒下去了!”成为民族的英雄。这首长诗在格律上更加自由,而其风格也颇显壮阔宏大。通过范筑先个人广阔的思绪,通过对人物时代背景的着力描画,通过激烈精彩的战斗场面,通过对范筑先从决心抗战到以身殉国的曲折历程的记叙,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抗御外侮的战斗图景,谱成了一曲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颂歌。

    评:聊城专员范筑先,率领民众抗日顽。

        六十岁的一老汉,身段挺拔目如箭。

        心系民族与国家,儿子女婿送前线。

        以身殉国老英雄,中华民族好儿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