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西柳集》(3086)
(2016-01-23 11:05:51)
标签:
文学现代小说吴组缃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破万卷·《西柳集》(3086)
《西柳集》,现代短篇小说集。吴组缃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7月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span>一千八百担>(3085)》。
《西柳集》收《序》1篇,《离家的前夜》、《两只小麻雀》、《栀子花》、《金小姐与雪姑娘》、《官官的补品》、《菉竹山房》、《黄昏》、《卐字金银花》、《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短篇小说10篇。作品真切地描写了30年代破产农民的悲惨遭遇,“展示了全幅破产中的农村”(茅盾《西柳集》)。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天下太平》和《一千八百担》(见《读书破万卷·<</span>一千八百担>(3085)》)。
《天下太平》,初载1934年4月1日《文学》季刊1卷2期。小说以急剧破产的皖南农村社会为背景,写一个由小康而堕入绝路的农村店员王小福的悲剧。他十一岁进店当学徒,后升了朝奉。不久,他失了业,妻子给人喂奶,却饿死了自己的孩子,老母也一病不起。这个安分守己的人,昧着良心去偷了邻居的旧棉被和一点大米,结果被打得遍体鳞伤。最后他爬上庙顶去偷了那个保祐全村“天下太平”的“硃砂古瓶”。小说有力地揭露农村社会秩序不安与道德沦丧的社会根源。作品把“硃砂古瓶”和王小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既有象征意义,又把小说的情节贯穿起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构思精巧缜密。
《离家的前夜》,初载1931年7月《妇女杂志》17卷7号。写一对年轻的夫妇放下年仅一岁的女儿,准备到外地求学,在他们离开家乡前一夜的活动和心理感受。蝶是一位女学生,年轻美丽,想往读书求学生活,但她可爱的小女儿鸠子却又使她弃舍不下,难以成行。她找来了一个奶妈,并想出了种种放下女儿的办法和借口,但是,在婆婆的辱骂和女儿的啼哭声中,她终于还是放弃了读书求学的计划。搂抱着女儿放声大哭。
《两只小麻雀》,初载1931年12月15日《文学月刊》2卷1期。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奶妈间的故事。小槐子跟着自己的父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见到了喂养过自己的奶妈。看到日渐长大、活泼可爱的少爷,奶妈高兴级了。她送给槐子两只小麻雀。槐子把麻雀养在笼子里,天天喂它们,喜欢极了。不久,老麻雀找到了被槐子关在笼子里的孩子,它咬破了笼子,领走了一只小麻雀,没有飞走的另一只小麻雀,不久也死了。槐子伤心极了。为了让槐子高兴,奶妈连夜赶回家,准备为槐子抓一种非常漂亮的水鸟,不料这一夜,奶妈的村子发大水,奶妈被洪水卷走了。她永远不会给槐子捉鸟了。
《栀子花》,初载1932年1月 15日《文学月刊》2卷2期。写一位穷苦的乡下人到北平谋生的经历。祥发工作的店铺倒闭了,他失去了谋生的手段,靠久病的妻子做女工度日。为了混口饭吃,他告别妻子和故乡,随堂叔来到北平做事。几个月下来,不仅无法寄钱给妻子,就连自己的吃住也成了问题,都市生活的枯燥、落寞也使他无法忍受。终于他决定回家了,但当他走进自己的家门时,妻子早已病逝。祥发像个女人似地放声痛哭,昏倒在泥泞的地上。
《金小姐与雪姑娘》,初载1932年2月17日《清华周刊》37卷1期。小说写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凌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员,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减轻思念以前恋人的痛苦,他决定要谈恋爱。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金小姐,他们之间感情日益深笃,成了一对难以分舍的恋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凌先生出乎意料地碰到了自己初恋的情人雪姑娘,生活的煎熬已经使雪姑娘由天真浪漫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自甘堕落的浪荡女人。凌先生伤心痛苦,更深深地内疚,他决定和雪姑娘结婚,以弥补自己昔日的过失,挽救雪姑娘。他将这一切告诉了金小姐,并得到了她的支持和谅解,但是当他第二天来见雪姑娘时,她却因为打胎而惨死在病床上。
《官官的补品》,初载1932年4月2日《清华周刊》39卷5、6期。小说写了一个发生在乡村里的悲惨故事。地主的大少爷官官出了车祸,抽注了他家佃户陈秃子的血,又用陈秃子的妻子的奶汁作补品。后来陈秃子被告通匪,被村绅们用乱刀砍死在河滩上。
《菉竹山房》,初载1934年《文学季刊》1卷1期。作品写守寡终身,内心藏有爱火的二姑的诡秘行为。阿园和丈夫新婚不久回到老家, 他们去看望住在菉竹山房的姑姑。姑姑早年丧夫,孀居在一所大房院中,身边仅有一个年长的女仆兰花。菉竹山房景色优美, 可它的主人却只是以回忆和幻想以及诵经打发余生,孤苦悲凄。阿园他们来到菉竹山房的当晚,又被梦游的姑姑吓出一身的冷汗。菉竹山房是一个美丽而令人难忘的地方。
《黄昏》,初载1933年11月1日《文学》1卷5期。写一位久居外地的先生回乡后的所见所闻。几年的时间里,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庆膏子荡尽了祖上的田产,靠卖鱼和偷窃过日子;桂花嫂子又丢了七只鸡;锦绣堂三太太的儿子因店铺倒闭自杀,媳妇殉夫;三太太整天叫魂;松寿针匠被老婆逼疯;全村人拼命修筑河堤……作品以众多的场面表现了故乡悲哀的呻吟和痛苦的挣扎。
《卐字金银花》初载1933年11月13日《清华周刊》40卷3、4期。写一个女人的悲惨故事。“我”回家乡省亲,无意中碰到了儿时仅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她正在分娩的痛苦中呻吟,“我”手足无措地跑回了家,替她找到了一位产婆。但是,这位寡居的女人还是因为难产死去了。“我”只能在她的坟头,献上一束她最为喜爱的卐字金银花,寄托对她的哀思。
《西柳集》中的十篇作品,大多以羁旅的游子回乡后的所思所见所感为结构线索,从麻雀、金银花等小事物入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一千八百担》中对柏堂的刻画,就较多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作者还常在作品中借人物之口大发议论,表达其对人生、社会、时代的看法,褒贬鲜明,极富批判性。全集风格凝练,冷峻,多平铺直叙,很少写景之笔。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品多写下层人物的苦难,并使之与地主,乡绅的生活相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的不满和批判精神,颇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作品的人物和情节高度集中,平凡中见奇崛,细密凝炼中透出曲折,显示出作者“有精密的组织故事的能力”(茅盾《西柳集》)。
《西柳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
评:小处入手内容阔,心理描写手法活。
借人之口发议论,人生社会极批驳。
风格凝练又冷峻,现实主义不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