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冲击期化石》(2912)

(2015-10-22 20:34:23)
标签:

文化

现代

小说

张资平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冲击期化石2912

《冲击期化石》,现代长篇小说。张资平著。1922 2 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以创造社丛书出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span>苔莉>2911)》。

《冲积期化石》作品起笔于 1919 年,完稿于 1921 年,这是张资平本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张资平著。作于1921年。单行本初版于19222月,上海大新书局印行。它是作家的长篇处女作。作品取材于作者少年时代在家乡的学校以及留学日本初期的生活,写出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的若干面相。作品以回忆的方式开始, 想起出身贫寒的好友鹤鸣,想起家乡贪婪虚伪的申牧师,想起另一好友启云。鹤鸣与日本姑娘的自由恋爱亦告失败,老父的去世更使他悲哀自责,个原先怀抱理想和聪慧可爱的少年,就此变得消极愤世、郁郁不欢。著者以平实的笔调,描写平凡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民族、国家、教育和人生的看法。著者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和弱小者的同情,透露出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意识。作品在艺术上的不成熟处,除了结构的随意之外,如著者自述,是生硬的句调和武断的批评”(《冲积期化石·后记》)

《冲积期化石》选用了一个地质学的名词作为题目,作者自释道:“人类死后,他们的遗骸便是冲积期的化石。”(《曙新期的创造社(二十四)》)

作者早年曾专攻地质学,深为熟悉地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冲积期化”在地质学上是指保存于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沉积物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痕迹。作者以此作为书名,实际上是寄寓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的缅怀,尤其是着意为那些现实生活中“历史文物”式的人和事刻下新的历史的印迹。《冲积期化石》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小说卷首示明此作为作者对故去的父亲的思念而作。小说包含着父子两代人的生活悲剧。主人公鹤鸣的形象,集中体现了本世纪初中国年轻知识分子的凄苦,无论他如何挣扎,到头来只能成为时代和社会的牺牲品。而鹤鸣的父亲虽然与世无争,安贫乐道,但最终仍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辈子空守教子成才、振兴家业之望。小说透过父子二人的命运,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教育界、政治界和家庭婚姻制度的种种弊端及黑暗,给予了一定的针砭和揭露,也对帝国主义的宗教势力及其走卒的罪行给予了批判和鞭挞。尽管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还有明显不够成熟之处,但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它是应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评:日本姑娘与鹤鸣,自由恋爱感情生。终因阻隔告失败,老父去世更悲痛。

怀抱理想和聪慧,可爱少年消极中。平实笔调平凡事,关注国家和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