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火把》(2548)
(2015-04-20 08:14:34)
标签:
文学现代诗歌艾青 |
分类: 读书笔记 |
《火把》,中国现代诗集。艾青著。重庆烽火社1941年6月出版。为靳以编“烽火文丛”之三。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大堰河>(2543)》。
《火把》写于1940年5月。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长诗,《向太阳》的姐妹篇,发表于该年6月出版的《中苏文化》第六卷第五期。长诗主要描写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唐尼,在人民大众反帝反汉奸的集体行动中受到教育,最后挣脱了个人主义和多愁善感的精神藩篱,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全诗共有十八章。第一至第三章,写女友李茵邀请唐尼参加火炬游行,而唐尼这个“商人的女儿”虽要求进步,但感情脆弱,所关注的是个人的爱情。第四章至第九章,描写了会场演说,火把游行队伍出发等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显示出人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战到底的决心。第十章至第十三章,揭示唐尼在火把游行中内心受到的震动与思想上的矛盾。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写李茵用自己的亲自经历与感受劝导唐尼,终于使后者觉悟过来。最后一章是尾声,写唐尼携带火把回家,暗示她踏上了新的人生道路。唐尼是一个商人的女儿,在父亲的“鸦片烟床上长大”。后来,父亲死了,五年前,哥哥也为革命牺牲;她和母亲从汉口出来,在难民船上认识了克明。她与克明恋爱,引起烦恼。她还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梳子夹在《静静的顿河》里,粉盒压在《大众哲学》上,口红和《论新阶段》躺在 一起,鞋拔在哥哥的照像旁边。她在忙乱中收拾打扮,又嫌人胖了,穿上原来的衣服不好看。几个细节就和盘托出了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长诗以主要篇幅写群众的集会、讲演和游行,以及在这火把的海洋、火把的世界中,唐尼在朋友李茵的启发下,克服“主观上的弱点”,“激烈地批判—/残留着的/小布尔乔亚的/劣根性……/以及—妨碍工作的/恋爱……”,逐渐地坚强起来,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工作能医治精神的创伤,“热爱人生”是补药。从而把个人融入集体,自觉投身革命。“我们是火的队伍/我们是光的队伍”,“软弱的滚开 卑怯的滚开”,“昏睡的滚开 打呵欠的滚开”/“生命应该是永远发出力量的机器/应该是一个从不停止前进的轮子/人生应该是/一种把自己贡献给群体的努力/一种个人与全体取得协调的努力”。长诗气势恢弘,热情澎湃;如春雷滚地,似战鼓频敲,富于煽动性。壮阔的场面,急切的旋律,反映了大时代的精神,震撼读者的心弦。长诗既有浩大的群众场面的气氛,又有对少女柔情蜜意的心态的描摹,且以火把队伍为穿插,疏密相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热烈而欢快。 最初,唐尼参加群众大会,心中关注的仍是个人恋爱的悲欢。接着描绘火把游行的壮观场面对唐尼心灵的震憾,再写唐尼在女友李菌的帮助下,否定了自己小资产阶级的脆弱和囿于个人感情的缺陷。尾声写唐尼携带火把回家,暗示她接受了光明,并在斗争中受到了鼓舞和教育,内心的黑暗已经消退。长诗表现人民群众强大的抗日力量,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冲破个人情感小天地向伟大革命集体的靠拢,在那一时代富有现实意义,曾象火把一样点燃过许多寻找革命道路的青年的心灵。壮观的群众场面描绘与主人公内心感情的抒发相结合,构成了诗篇的强大艺术魅力。
《火把》在叙事诗的手法上,作者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场景变换,情节跳跃,别具特色。诗作以一次热火朝天的群众火把大游行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虽有爱国热情却相当脆弱的女青年唐尼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较为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展开情节,以火一般热情的诗句,描绘象征光明和集体力量的“火把”形象,刻画主人公内在感情的变化,将叙事与抒情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因而此诗发表后,拨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弦,产生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评:多愁善感心樊篱,要求进步女唐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