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重逢》(2480)

(2015-03-17 07:40:25)
标签:

文学

现代

戏剧

丁玲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重逢》(2480)

《重逢》,现代独幕剧。丁玲编剧。,写于1937年,原载《七月》1937年第5期。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丁玲戏剧集》。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462)》。

独幕剧《重逢》创作于1937年8月,是丁玲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写的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剧中人白兰和马达明曾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而在他们离散了二年之后,陷入日寇魔爪的白兰,发现她情之所钟的马达明成了敌人十分信任的情报科长,于是怒火中烧,一刀将马达明刺在血泊中。在马达明生命垂危时,她才弄清真相,然而却是追悔莫及了。从题材上看,似乎属于当时盛行的“革命加爱情”的题材,但作者在演绎这个故事时,注意到从时代的高度来审视题材、拓展题材,把一对恋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同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同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自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赋予了这个题材以深刻的现实意义,借助于一个特定的斗争环境,表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为抗击日寇侵略,不私情,大义灭亲的斗争精神。同时,还以这血的教训来引导人们认识抗日斗争的复杂性,以及采取一定的斗争策略的必要性。正因为这个剧本揭示的主题有着唤起民族斗争精神的社会意义,所以不只是在当时的延安、西安上演时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就是在国统区发表和演出时,也博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还被译成英文在印度公演,可见其影响之大了。

在《重逢》中,作者为塑造主人公白兰的形象,设计了二组性格冲突。首先是白兰与她的战友的冲突。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囚禁室里,单纯、幼稚的白兰同她的几个战友邂逅。她为此激动得“热泪迸流”,可是她的战友却对她流露出怀疑的情绪,因而两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性格冲突。白兰的战友旁敲侧击地考察她,了解她,是想把打入敌人心脏的任务交给她;而她不明真相,觉得自己不被同志们理解而受到不白之冤,就极力辩解,从而使性格冲突进一步激化。在这里,作者故意采用曲笔,以考验白兰为中心来设置冲突,这不仅符合生活的逻辑,而且还在冲突进展的过程中,将白兰的坚强的抗日信念,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单纯、热情的性格特征展示了出来。其次是白兰与马达明的冲突。白兰与马达明意外重逢时,马达明喜出望外,感情如旧,对自己目前的处境,诚心实意地进行解释;而白兰见到马达明成了敌人信任的特务科长,早已怒火中烧。马达明越是解释得具体,越是表现得十分亲热,白兰就对他越加恼恨。正是基于这种对敌人强烈的恨的难以抑制的感情冲动,才导致白兰采取鲁莽的手段误杀恋人的悲剧。这组冲突的设计,并非是作者哗众取宠,故作波斓;相反地,它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现。它一方面将白兰与她的恋人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夸张,深刻地揭示了白兰热情有余,冷静不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狂热性的弱点;另一方面则通过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冲突,在更高的层次上展示出一颗“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勇敢地承受一切”的伟大灵魂,表现了白兰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爱情的高尚情操。再次是白兰与山本的冲突。在整出戏中,虽然白兰与山本的交锋仅有一次,却是这出戏的主要矛盾冲突,它关联着全剧戏剧冲突的发展。正是因为白兰与以山本为代表的日本浸略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她才对战友的怀疑“万分愤激”地陈辞以对;她才对马达明的辩解听不入耳,致使她误杀恋人。全剧矛盾冲突的发展都是以此组冲突为基础的。它把其他两种性格冲突纠合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罗织了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从而使人物的性格、形象在冲突的进展过程中得以凸现。

评:昔日恋人偶“重逢”,误友为敌怒火生。

  “万分愤激”陈词对,恋人倒在血泊中。

    戏剧冲突巧构造,环环相扣情理融。

    民族大义为根本,情操高尚不私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