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虎雏》(2445)

(2015-02-27 20:12:21)
标签:

文学

现代

小说

沈从文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虎雏》(2445)

《虎雏》,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列入“新中国文艺丛书”。上海新中国图书局1932年1月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边城>(2416)》。

《虎雏》收沈从文1931年所写《虎雏》、《三三》、《医生》、《黔小景》、《中年》等短篇小说5篇。

《虎雏》描写“我”把一个年轻聪明的小兵留在上海读书,他却在外面打死人并悄悄逃走的故事。“我”计划把一个表面温文尔雅实则野性难驯的湘西小兵,用现代文化教育予以改造,但小兵却为朋友义气闹出了人命,不辞而别,宣告“我”的改造计划失败。作者写道:“至于一个野蛮的灵魂,装在一个美丽盒子里,在我故乡是不是一件常有的事情,我还不大知道;我所知道的, 是那些山同水,使地方华木虫蛇皆非常厉害。”沈从文在《湘行散记·虎雏再遇记》中描写四年后“我”再回到湘西,虎雏已当上了副官,仍然保持他的原始野性:勇敢,强悍,灵便敏捷,如同小豹。作家对此感慨道:“一切水得归到海里,小豹子也只宜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它的生命”,“幸好我那荒唐打算有了岔儿,既不曾把他的身体用学校固定,也不曾把他的性灵用书本固定。这人一定要这样发展才像个人!”沈从文肯定虎雏身上所具有的未经现代社会文明弊病所沾染的原始生命力,仍然保持着粗犷、野性、雄强的品质。

《三三》描写天真美丽的乡村姑娘三三见有个下乡养病的城市少爷喜欢她,便产生了种种对城里人生活的想象和猜测。

清澈蜿蜒的河水,碧蓝碧蓝,澄明如练的天空。杨家碾坊外的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三三》以这样安闲清新的场景在我眼前展开,在淡淡的叙述中仿佛走进了俏丽的三三的世界。

堡子里唯一碾坊的主人是杨家三三和她的妈妈。哭里笑里,三三还是伴着猫儿鸡鸭、潭里的鱼虾一天天的长大了。堡子是一片乐土,自给自足。那里的一切景致都葱郁迷人,秀美幽雅。三三的生活如潭里平静的水,澄明似练。和《边城》里的翠翠一样,三三纯朴而天真,美丽而善良。“她们如山涧水旁的自由之花,听凭生命季节的自然更替,而无自发的自觉思索,却依着自己的生命本性单纯朴实地生活着,她们如此朴素,活得自在而坦然,面对简单的日常生活,她们在自己的习惯中获得幸福,却不乏美好感情的想象,从幻想中得到快乐。”

沈从文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是充满热情和爱意的,他把堡子最动人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相对应的,通过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作者也描绘了一幅都市生活图,城市在文章里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模糊而遥远的。从《萧萧》等作品中,我们认识到沈从文其实看到了湘西那样的自给自足的村落里有着蒙昧封闭、保守落后的一面。但是,沈从文始终愿意用清淡的散文笔调去书写那样的一种自然美,用温柔的笔调,酿就小说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对这片土地,他始终怀着赤子的热爱。

城里少爷的出现带来了乡下和城市的差异,总管和城里男人的奚笑让这位自尊心极强的小姑娘感到生气。她懂得这种差距,并且用自尊极力维护自己。城里的看护问了她很多关于乡下的一切,尽管她同样对城里有很多好奇,却没有问身边的周小姐,俨然扮演了一回“智者”的形象。在梦境里,三三更是幻想要狗把这人吓落到水里。也是梦里,管事的先生和城市少爷想用手中的金钱从三三这里换取鸡蛋,是用一种不屑和满不在乎的口气和三三交易,三三因为人家用金子吓唬他,用一种高傲的姿态告诉他们,搬你们家金子来,我也不卖给你。后来两人还在三三的面前出丑,被大狗追赶,滑落水中,一脸狼狈。三三从头到尾没有跟城里的男人过多的接触,但对城市和城里人她是十分好奇的,她和妈妈甚至幻想了一座用极大的巨石垒就的城。出于这种好奇,她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爱恋。她心里觉得城里人漂亮,也渴望见识那样的生活。而现实呢,她跟她的妈妈还是要守着碾坊,偏不到城里去。虽然,她们有过那样的梦。

当她听到周围的人逗自己说把三三嫁给城里男人时,当她碰到城里男人同管事先生说着一件关于自己的行为,又不能叫人走开,又不能自己走开时,三三就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脸上像霞一样。三三确实好奇过,脸红过,心扉确实开过。小说末尾,城里来的少爷突然死掉了。然而生活还在继续,当城里人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注定还要回归平静。至于那没有结果的爱恋,或许是因为城里男人的突然死去,或许是因为病态的城市与边城古镇之间的隔阂与差异,反正三三和妈妈经过短暂的失落之后随即走向了释然。就像《边城》,傩送的出走、翠翠的等待以及那里的一切,都是出自于最本真的灵魂,至善至美。沈从文用这样的方式理想地展示一种朴素真诚的人性美。《三三》也一样,短暂的插曲,然后回归平静,有失落,却绝没有把都市与边僻的地方置于对立和矛盾中。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黔小景》描写贵州一个荒僻小店的老板死去多日才被发现的情形。小说里的商人们,一直按长年沿袭的习惯活着。“他们从前一辈父兄传下的习惯,用一百八十的资本,同一具强健结实的身体,如云南小马一样,性格是忍劳耐苦的,耳目是聪明适用的:凭了并不有十分把握的命运,按照那个世界的需要,三五成群的负扛了棉纱、水银、白蜡……长年用这条长长的官路,折磨到那两只脚,消磨到他们的每一个日子中每人的生命。”所以在面对夜间的抢劫掠杀的事情时,全然不关心,等锣声终止了,他们也仍然继续睡着。路边躺着的死人也无人去问津,也无人敢去掩埋。对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用稻草扎成小兜担着的人头,也不关心那人是不是自己的父兄,他们也只是做一个俘虏应做的,服从命运。

《医生》描写一个疯子将一女尸从坟中挖出,逼着医生医治的故事。承续了佛经原故事的博善众施,悲悯众生的主题。

《中年》在《不死日记》中已作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评:温文尔雅极聪明,野性难驯虎生生。

    现代教育予改造,却为朋友出人命。

    天真美丽三三妹,城里少爷爱恋生。

    至善至美爱无果,清新淡远牧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