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线下》(2365)

(2015-01-14 07:51:58)
标签:

文学

现代

小说

叶圣陶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线下》(2365)

《线下》,短篇小说集,叶圣陶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10月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倪焕之>(2156)》。

《线下》收入叶圣陶1923年1月至1924年12月间的《孤独》、《平常的故事》、《游泳》、《桥上》、《校长》、《马铃瓜》、《一个青年》、《春光不是她的了》、《金耳环》、《潘先生在难中 》、《外国旗》共11篇小说,集名取“线下”,是叶圣陶的谦词,他说:“这本集子取名‘线下’,意在说明我的思想和艺术都在水平线以下。”其实,他的“思想和艺术”,比起写作《隔膜》与《火灾》中的那些小说时是超出了原来的“水平线”了。

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但又富有典型意义的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孤独》里的婴儿抢夺桔子一节写得很动人:孩子在朦胧中听见“东西”两字,“嘴里的唾沫忽然多起了,一口一口尽是咽。他伸出小手迷糊地说‘在哪里?在哪里?’那一只手却只是撩自己的眼睛。当看清了是“红的,圆的”桔子时,“嘴里的唾沫来不及咽了”绝不理会老先生的话,“伸着小手追那向后逃遁的桔子。老先生的手尽向后缩,但没有小手那样敏捷,终于被捉住了。”孩子“一只手不成功,第二只手就来帮助,只是将老先生的手指扳开来。”桔子一抢到手,立刻“剥去了桔皮,送一片桔子到嘴里了。”于是“他牵着母亲的衣袖说,“我们睡吧,我要睡了吃。”通过这个婴儿那些从朦胧中醒来见桔子、咽唾沫和追、捉、扳、抢、剥、送等一系列动作以及“在哪里?在哪里?”、“我要睡了吃”等语言,把这个充满稚气的、天真的、聪明的、伶俐的婴儿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校长》里的叔雅、《倪焕之》里的蒋冰之,他们都有一定的事业心,打算调整教员,改良教育,办个“理想”学校。虽然,他们的性格特征正直而又软弱。但是,在旧势力面前,叔雅还未交锋,先自溃退,因担心人家报复,仍答应三个堕落腐化的教员“蝉联”。蒋冰之虽然结果也是妥协、失败的,但到底挣扎了一阵,还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开垦了农场等。这三个形象软弱的程度是有不同的。

《线下》这本集子反映了叶圣陶1923年和1924年的创作风貌。这本小说集的选题,已经从教育及学校生活为主的内容,趋向于小市民心理状态的挖掘,偏重于揭露和批判某些知识分子在新思想掩盖之下的卑劣的个人主义,并把投视的焦点放到了对城市剥削阶级残酷性的抨击上。题材也由乡镇扩展到都市,写到革命和战争,范围扩大得多了。选题的内容中,都有叶圣陶心目中应该铲除的“附生物”,藏着他所渴求的,充满着“爱”、“生趣”、“愉快”的那样一种理想人生得以实现的企盼。

评:虽已教育为内容,心理挖掘趋向明。

    个人主义有揭批,剥削阶级残酷性。

    题材乡镇扩都市,写到革命和战争。

    应该铲除“附生物”,期盼实现理想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