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溪长歌
(2015-06-02 12:35:50)| 分类: 原创诗歌及剧本等 |
衡溪长歌
蒋国江
唐末马殷乱长沙,铎祖避害徙庐陵。
遂水迴流潭门岭,泉江科甲肇衡村。
父子进士子孙显,折桂蟾宫代有人。
千年礼乐衣冠第,万代蒸尝禴祀心[1]。
大宋山河沦陷尽,壮士勤王义薄云。
狂澜难挽族罹难,骨暴沙砾草萋清。
村墟朱殷行路涕,风悲沨沨狐哀鸣。
端元夫妇逃杀戮,充军山左濡苦辛。
为免先人成馁鬼,儿龄廿五率男归。
丈人叹息衡旧址,荒榛断梗鬼哭阴。
亭祠颓败基犹在,凤草一株祷祖灵。
三日往视应吉卜,筑茅居焉吊鬼神。
衡门基业始赓续,百废俱兴男又婚。
老父北返传小引,泒行数语儿收存。
宗玉伯玟重奋起,千年衡溪旋又兴。
于今生齿上千口,忠孝传家扬美名。
盛世修谱合族庆,重续排行万年绳。
此诗作者系遂川衡溪蒋氏第四十二世孙 江西省文化厅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
撰于乙未年(公元二○一五年)四月中
注
[1]此二句出于光绪丁亥重修《蒋氏族谱》所载大宋状元宰相文天祥(号文山)为衡溪重修族谱所题之对联,联中颂赞衡溪自唐末绍铎公开基以来,历代人文昌盛,系遂川(古称龙泉,又曾名泉江)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士蒋贲故里,贲公官至三司盐铁判官,其子蒋概亦中进士,为当世有名文学家。
[2] 秉良,为复基祖祖荣公之父蒋端元的字号。宋末族人蒋一元(任赣州团将)与弟二元参加文天祥抗元,兵败后被戮于五坡岭。后其族弟蒋复元因此又辱斥过境衡溪之元将,致使祸及衡溪蒋氏一族,上下五代被戮。唯有虞部侍郎蒋立公子蒋端元携残谱逃于麦地,而免于杀戮,恰其妻罗氏回万安娘家,亦幸免于难,后夫妻双双被充军山东莒州。二十五年后,蒋端元携长子祖荣(生于山东)南归复基。寄寓万安老岳丈家。岳父告以衡溪劫后又遭掘窑烧城墙砖等事。其后,端元率子回村探视,并于祠基植凤尾草一株以作祷祝。三日后往视果应吉卜,遂携祖荣归家复基。其后端元公独自返归山东,临行前,留下《衡溪复基小引》一文给其子祖荣,详述衡溪灭族及复基原委。该文现存于族谱。
[3]这里提到的事件,即指载于建国后曾琼英主编《遂川县志》之“大事纪”的“伤兵事件”。民国31年,即公元1942年,驻雩溪乡之国民党军第三十后方医院一批伤兵乘船归队,带一伤兵尸体至衡溪村(时衡溪隶属泸溪乡)沙洲上,诬为村民打死,藉机进村烧抢掳掠,激起民愤,酿成蒋氏族众与伤兵殴斗事件。据事后县里调查,双方死伤约三十人,烧毁民房3间。此事件一直闹到省政府,后省政府派法制办公室主任欧阳冰调查处理。由于欧阳冰是遂川人,又闻国民党伤兵无恶不作,对百姓未予追究。此事亦详载于《遂川文史》第8辑中彭定坤《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三十后方医院在雩田》一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