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有时候情绪会莫名其妙开始低沉,是什么原因?

标签:
情绪低落压力大生物三节律调节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振松:杨老师你好,我是一高的一名学生。我总觉得自己有时候情绪会莫名其妙开始低沉,我也想过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放松自己,或者投入一件事忙碌起来。但是总是会在休息时候发呆或者走神开始低落。我想向您寻求一下帮助。
杨永龙:你“总觉得自己有时候情绪会莫名其妙开始低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作息不规律。作息不规律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植物性神经运行紊乱而出现烦躁、郁闷等负面情绪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要积极行动起来改变生活方式,晚上十二点钟上床睡觉,早晨六点起床,中午睡眠时间不低于三十分钟,不超过四十分钟,只要按这个方式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莫名其妙情绪低沉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
2、网课学习。近期近两个月的线上学习,几乎每天都在跟着各科老师的学习安排连着轱辘转,失去了课间调节休整以及线下学习的体育娱乐、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活动,用一句疲于奔命来形容是在恰当不过了。
针对这种情况引发的情绪低落,建议你在课间做下面的四节调节操:
1.深呼吸调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后背自然挺直,双肩微向后张,用鼻孔吸气,内心数1-2-3-4,然后屏住呼吸数5-6-7-8,用嘴巴经过嘴唇吐气内心数2-2-3-4,然后屏住呼吸数5-6-7-8。如此反复做四个来回。
2.梳头搓脸——双手并拢,掌心对着脸,从下往上推摸,手指到发际之后,稍稍用力,继续自然上推,以手指梳头,一直推梳到后脖颈发尾,重复八遍。
3.捋搓勃筋——双手从耳尖平齐的位置向下捋后勃筋一个八拍,然后双手叠放左右来回搓后勃筋一个八拍。如此反复做四个来回。
4.转头拉颈——1—4拍头部向左转,5—8拍头部向右转。如此反复做八个来回。
5.拍击膻中——双手合十至于胸前,用双手两侧大鱼际部位拍击膻中部位,力度要适中,拍一次为一拍,共拍八个八拍。(注:膻中穴属于任脉穴位,位于前胸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如能每个课间坚持做这几节操,这种状况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3、生物三节律处于低潮期。人体生物节律学认为:人自出生之日开始,直至生命终止。他的体力,情绪,智力节律分别按23天;28天;33天的周期在进行着临界,高潮,临界,低潮,再临界,高潮,临界,低潮类似正弦曲线这种规律在变化运动。这是我们人人所具有的正常身心运行规律,只要我们不当个事儿,体力,情绪,智力节律走过了低潮和临界日之后,必然就会好转。
4、其他因素。有时候感到莫名的心情低落,可能是因为外界的某些我们习以为常不易察觉的事情诱发了情绪变化。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对自己的情绪觉察, 放慢处理情绪的速度,好好地体会它(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认清它的模样(比如,像像一块黑色的大石头压着;像沉重的乌云重压着;……),觉察它带给自己的变化,包括心理感受(心烦意乱,急躁不安,忧心忡忡,萎靡不振,……)、想法(埋怨,自责,悔恨……)、身体(头昏脑涨,目眩,……)、行为(此刻想做些什么——昏昏欲睡,唉声叹气,放声痛哭,……)等。要诚实地观察自己,弄明白这些变化并记住,给它们命名。当它们再度来临时,及时提醒自己。
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接纳情绪,要知道我们人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就跟一年四季的风云雨雪,大海的潮涨潮落一样正常自然。当它来临时就是我们心理和生理的本能的真实的自然反应,它们是按自身的运行程序自然而来自然而去自生自灭的,是我们很难阻止,也是根本阻止不了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全盘接纳——不关注不探究不对抗不阻止不摆脱不批判全盘接受它,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它,让它像大自然的刮风下雨一样随便出现和存在,我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这样你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也就逐渐淡化了。
另外你还可以进行如下调整,如听音乐、看电影、找他人倾诉等,这样就可以缓解情绪低沉的状况。
除了我上面所说的情况之外,你觉得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振松:我觉得我第四点这个情况比较多,作息还是跟平常一样我觉得蛮规律的,网课也很充实。可利用时间更多。就是情绪总是莫名其妙来。好比我去看电影。看到某个悲伤桥段,别人可能会感到伤感。我就会想到别的地方。比如自身某些方面。
杨永龙:嗯,那么请你做第二条以及第四条的调整练习。同时听一些培育情绪的音乐,比如舒曼的交响曲《莱茵》,萨拉萨蒂的《吉卜塞之歌》,舒伯特的《琶音奏鸣曲》《小夜曲》,李斯特的《爱之梦》第三曲,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亨德尔的组曲《水上音乐》《菩提树》,帕格尼尼的《康巴奈舞曲》,比才的《斗牛士之歌》,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水中倒影》《第十五圆舞曲》等。
振松:好的老师。我觉得我在平时情绪失控时会做出一些比较
杨永龙:想到别的地方这是跟着大脑自然功能的想法和念头无限的负面想象了,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情况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的是立即阻断想下去,接受停止不想之后的不舒服不自在乃至不安,立即把心思和注意力投入到令人开心快乐的活动之中去,让自己的当下在做快乐的活动中忙碌起来。
振松:我停不下来真的。我会去看网课啊忙碌起来。我要是停下来就还是会投入那种状态。也试图去打游戏看电视做一些大家觉得快乐的事情,但是我感受不到快乐。总会觉得这些真的很无趣。每一天都很无聊很无聊。会感到其实这样也无所谓的地步。
杨永龙:是的,你这一类型的人是具有非常优秀潜质的人——脑袋瓜非常聪明、思维能力特别强、十分的有理性,这是需要你坚持用实际行动开发和挖掘的。上天在给了你们这一优秀潜质的同时,也给你们设置了开发或挖掘这一优秀潜质的障碍——容易跟着大脑自然功能的毫无意义的想法和念头走,让你最优秀的潜质得不到开发和挖掘。
振松:就是总觉得不被需要,我也不知道为啥有这种想法,我也没想伤害自己,但是找不到相应的发泄方法。会觉得融不进去同学之间,和家人也有隔阂,不想跟人交流,但是又渴望跟人交流。
杨永龙:做你自己开心快乐的事,而不是觉得别人开心快乐的事。总觉得不被需要,这说明你已经开始进行飞跃性的成长了,被需要是潜下心来积攒和开发潜能,让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之后,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振松:那老师我现在应该怎么控制自己。我觉得交流真的很麻烦。我没有社交恐惧跟谁都能聊的来,但是我不喜欢社交,但是我又不能不去社交。我应该还是忙碌起来吗?寻找自己快乐的事情?还有我的成绩一直都在下降,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个学习规划?
杨永龙:上周我在给高二上的心理课就是“真正优秀的人是来自于内心对强大的渴望”,强大的渴望的行为表现是“发狠”学习和做事。你想一想对你的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呢?
振松:我也知道我更想考上一个非常好的大学。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在讨厌目前的生活状态。对什么事都很厌烦。
杨永龙:你去好好学习一下我写的《在学习上需要三坚持三行动,才能成就我们达成目标》,只要你把“发狠”落实到行动上了,你目前的这个问题就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要一如既往地发狠和坚持,必定会心想事成。
振松:我跟他状态还挺像的。谢谢老师我有问题可以继续找您吗。我想重新规划一下计划。
杨永龙:当然可以。
振松:好。谢谢老师麻烦您了。如果我今年能考上我希望的大学。我一定会第一个告诉您的。
杨永龙:好的,只要坚定的“发狠”行动,你必定会心想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