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同性有好感,疑为同性恋,感到很压抑很崩溃

标签:
对同性好感怀疑同性恋郁闷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存浒:杨老师你好!很感谢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信,我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自从懂得人世间的感情,就对女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想到她就会心跳,虽然有过百般阻止自己,但在我喜欢的人当中同性多于异性,而且每次都会主动喜欢的同性,对异性就是很冷淡。在大学期间我喜欢了一个同性,并有恋情……。
都快两年了,我还是很喜欢、很喜欢她,还在一起谈了很久,我觉得没有她我就会死。因为我总是会喜欢同性,我好烦,我尝试着去接受异性,可是异性的好在我眼中无法接受,甚至讨厌;因为我喜欢同性,我觉得压力好大,不能对任何人说,很压抑,很崩溃,很想死。
现在我什么都不想要,也不需要,只是想死,对生活,对理想一点信心都没有……。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了心理医生,但没什么用,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解决,我想我会选择死,遗书我都写好了……。救救我吧!
杨永龙: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也非常愿意与你共同探讨你所提出的问题。由于你没有更详细的给我提供你的基本资料,比如你的年龄,行为表现,目前的人际交往状况,所以就没有办法更具针对性的给你提供帮助。在这里我只能简略谈一谈同性恋和同性恋倾向的区别。
首先,同性恋是指那些在性爱、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之上,只对同性发生兴趣的人。同性恋的关键是只对同性产生性吸引或性冲动,而对异性则不感兴趣。同性恋倾向则是在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之上偏重于对同性发生兴趣,而无性吸引或性冲动。
其次,同性恋在与同性的性爱、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之中,他们所体验到的只有幸福、愉悦和快乐,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痛苦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同性恋倾向虽然在与同性的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之中也能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但是事后又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烦闷、焦虑和痛苦的情绪和情感。
最后,同性恋的人认定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而同性恋倾向认定自己的性取向是异性。
从以上三点区别来看,同性恋倾向和同性恋不是一回事!既然不是一回事,那么你仅凭“主动喜欢的同性,……,我觉得没有她我就会死。”而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很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你很少与异性好友相处,对异性不了解,所以你所体验到的只是与同性朋友交往的快乐,所以你就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其实你的生理性别你自己是认同的,你仅仅把喜欢与同性在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的感觉产生了怀疑。其实喜欢与同性交往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所以你大可不必对自己的正常心理和行为进行否定和谴责。
其次,人的心理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接受了男人人心叵测,所以你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有意识的自我设限,所以在人际交往之中你会下意识的去与同性交往,所以你在没有分清是本性还是下意识的真实面目的时候,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怀疑,所以你感觉到郁闷、烦闷和痛苦的心理体验,只要你自己在心理性别上与生理性别确认,那么你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
第三,你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既是一个性倾向的紊乱期,同时也是一个性倾向的探索期,所以在这个阶段“精神同性恋倾向”普遍存在,所以出现喜欢与同性交往和亲近也是非常正常的。
第四,很可能是你没有任何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或性经验,所以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怀疑自己有同性恋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和青春期特别有关,因为这个时期是探索的时候──探索是这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所以你大可不必对自己的正常心理和行为进行否定和谴责。
第五,你一直怀疑自己有同性恋,所以就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否定和谴责。这种否定和谴责容易引起负面的消极情绪,所以就会让你感到苦闷、焦虑和沮丧。如果你放开心胸,以平常的心理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慢慢地你心绪就会放松,你疑虑、担心,困惑、痛不欲生也就会随之减轻,久而久之,当你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精神同性恋的倾向也就逐渐消失了。
第六,我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不论男女,在青春期阶段都可能有同性恋倾向。这是因为受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青春期的男女很难在一起诉说内心的困惑与心声,转而寻找同性与之交往、亲昵,这种情况在女生中间比较普遍,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正常的交往看作是同性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把它看作是精神同性恋倾向。这就是我所说的:“不论男女,在青春期阶段都可能有同性恋倾向”的原因所在。青春期是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从幼稚、紊乱的性倾向逐渐走向成熟、有序的性倾向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性趋向倒错逐渐得以矫正的过程,所以你大可不必忧心忡忡和苦恼万分。
第七,也可能是由于你在幼稚、紊乱的性倾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加以自我调整,而是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到了同性的朋友身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青春期性倒错的调适进程,其实你这时候进行有意识地调节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