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烦恼郁闷该怎么办?

标签:
双非研究生一无是处自卑调整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芬蕊:杨老师,您好,这么冒昧的打扰您,希望没有给您带来太多打扰。我是一名研一的女生。杨老师,不知道您什么时候会上线呢,一直以来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想不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优点都没有,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可是学习也学不好、我感到快崩溃了。很多道理都明白,可是觉得太假太空,做事情之前老是想到我不行,我干不好怎么办,杨老师,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同学推荐给我您的文章,很是感动,世界上还有和您一样这么有大爱的人,给这么多陌生人答疑解惑,心中有困惑想和老师交流下。谢谢老师。
杨永龙:你想一想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不知你读过沃尔尼许《的与神对话》这本书吗?
芬蕊:谢谢杨老师的回复,我没看过那本书,我知道为了爱的人、家人。父母而活,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活,可是我真的觉得很空很假。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佛教学,我也不相信什么来世轮回。我是一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本科在家乡山东的一个二本经济类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读书,研究生考到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由于家境问题、学校问题,我现在有点自卑,因为我发自己生活的圈子完全像远古时代,不懂时尚,不懂化妆,不知道各种八卦信息,不敢去大商场逛街,周围的同学本科都是211,985的学校,每天过得都很焦虑。可是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且学习也学不好,周围比我好的同学很多很多。我靠的是勤奋和努力,周围的文化特别喜欢聪明不学习的有各种能力的人。
杨老师,我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回报我的母亲,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是来自单亲家庭的,还有个7岁的弟弟,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办了。我感觉好像是穷怕了,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工作,特别感兴的地方,唯一的目标就是只要能多挣钱就行。我不知道为什么活,我只知道我不能死,因为妈妈和弟弟还把我当成希望。可是我真的不太争气,没有足够的优秀,不能改变他们的境况。
高二的时候,爸爸突然病逝,我突然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从前心中觉得最爱的人是爸爸,可是爸爸就那么走了,我没有像想的那样痛苦得死去活来,而是生活又回到了平常,就像我没经历过这种事情。我真的觉得自己很自私,我本应该痛彻心扉才能表明自己对他的爱,可是我没有。时间就那么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家里有很多矛盾,母亲很苦很累,可是我却不什么也做不了。家里满心指望我这个读书之人,能改变家里的命运。可是我发现我非但不优秀,相反还很平庸;我想要去改变命运,可是又害怕这害怕那。我现在发现害怕见到研究生同班同学,感觉她们都瞧不起我,因为我像个乡下佬,很土。我本应该做得很好,可是我承担不起所有人对我的厚望。说了这么多,有点语无伦次,老师见谅,谢谢您耐心看完。
杨永龙:在《与神对话》这本书中说我们人是“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的存在体”。
芬蕊:好的,谢谢杨老师,我回去看看这本书。
杨永龙:既然我们人是这个世界之上的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的存在体,那么你说我们活着是不是为了认识、了解、感悟和发现,我们究竟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在什么地方呢?
芬蕊:之前有人推荐过《少有人走的路》,可是我看完后,就是感觉很空,不能说到心里去,那么一个人昨天还好好的活蹦乱跳,今天就不再认识了,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最后不都是一抔黄土吗?说人是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
杨永龙:我没有推荐你去看那本书,而是我借这本书中的这句话来探讨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芬蕊:嗯。有的时候人很渺小,很脆弱,一点点挫折都承受不起,比如我现在的状况。
杨永龙:我们乡里人说“人是个肉蛋识不透”,我们在活的过程之中不断的认识、了解、感悟和发现自己这个肉蛋。
芬蕊:嗯,发现自己其实很懦弱,很不堪,然后开始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然后就郁闷了,不知道方向在哪了。老师以您的经验来看我的问题出在哪呢?我来北京半年,可是不快乐,很压抑,去找过学校的心理老师,可是没管用。
杨永龙:我觉得你上大学的时候跟我太像了。
芬蕊:嗯,哪里像呢?
杨永龙:“生活的圈子完全像远古时代,不懂时尚,不懂化妆,不知道各种八卦信息,不敢去大商场逛街”。我的大学生活基本上就是上课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
芬蕊:嗯,这是我的问题所在,财经类学校的学生家里都很好,宿舍八个人,5个用iphone,我没有话题与我的同学交流。可是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会阻碍我。
杨永龙:是啊,我当年家庭赤贫,所以吃穿用都比别的同学差,所以看书学习就成了我的最大爱好。
芬蕊:一个人太久了,都不会和周围的同学打交道了。我知道不应该自卑,因为都是父母的钱,可是我还是会感觉有异样,您看书是最大的爱好,可是我并不爱好,我感觉是责任,我只有学习才能有出息,我看书只看感觉对自己找工作有用的书,专业课。没看过什么别的课外书,觉得看书只是为了找个工作。
杨永龙:你说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为自己活人的呢?
芬蕊:嗯,当然自己活好了,才能为他人。
杨永龙:活人为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心理、灵魂以及追求。
芬蕊:但很多人活得很狼狈、很累、很苦,比如我妈妈。
杨永龙:当然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生活文化环境的成长环境。
芬蕊:我觉得我回报不了她,不能改变自己以及自己亲人的命运,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
杨永龙:那你说在这个独一无二之上跟别人有可比性吗?
芬蕊:是,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可是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去比,不去争,怎么生存呢?就是在比较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比来比去,发现失去了自我,也许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自我,只知道要改变自己农村家里的环境,我找不到有什么优异,家境,长相,能力,智商都很平平。
杨永龙:其实你比别人有许多优异之处,比如你对别人肯定是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你不在别人的背后说他人的长短,你说对吗?
芬蕊:这些是基本的做人的素质,每个人,正常人都能做到的。我现在问题是,我周围的同学和我在一起时,我会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而被疏远,我觉得很不好想改变。
杨永龙:你是不是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的满足别人的求助呢?
芬蕊:嗯,是,但是很少人会需要我的帮助,除了学习上。
杨永龙:你知道我问你的这些是什么吗?
芬蕊:老师您说这些,对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有用吗,像这种善良,真诚,有爱心,这都不算核心竞争力,做人的基本,这些不能带给我一个好职位,一份好收入,比如,好的口才,演讲能力,团队合作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级软件的应用,很高的英语成绩,口语能力,果断的判断力。这些我都没有,硬件,您能会说我可以去学习,去培养,可能我学不会,也天生资历不好,我这些都没有。所以拼爹拼不过别人,比用自己的实力也比不过,所以我觉得很是自卑,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改变自己,至少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把那些对人无益的成功学的东西看多了吗?
芬蕊:嗯?成功学?我没看太多。除了宿舍的几个人外基本上接触不到别的什么人,社团经历没有多少,宿舍的同学,我现在没有贴心的朋友,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的,这样连基本的人都没有,怎么谈人际关系。
杨永龙:其实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啊,我们有这方面能做好的基础,自然走上社会之后就可以完全运用了。
芬蕊:舍友爱好管淘宝,看美剧,我都不在行,走不到一起去,最后就只能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
杨永龙:是啊,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独来独往的。
芬蕊:团队合作能力一个人独来独往能够培养出来吗?杨老师,您上大学的时候是怎么过的,除了自己的专业课,还看什么书,还才加过社会实践,社团吗?
杨永龙:你上研究生是学习来的,你说对吗?
芬蕊: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学习是主要方面不是全部。
杨永龙:我当时看的是人文哲学、美学、医学以及心理学的著作,这些从当时专业的角度来看是很没有用处的。
芬蕊:嗯,我一点都没看过,怎么样培养自己对这些的兴趣爱好呢?
杨永龙:可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做心理疏导后,才觉得当时的潜心读书是非常有用的。
芬蕊:我很功利主义,对工作无用的我都不看,知道好,可是没办法,知道不好,我都在考证,银行从业,证券从业,注会等证书是我主要看的书,但是我感觉不快乐,不幸福,原因就是内心的东西太少,人文素养不够,心灵营养不足。
杨永龙:考这些证件对自己的就业是很有用处的,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芬蕊:像您说的我确实在看一些《高效能认识的七种习惯》这些成功学的书,可能真的学不到什么精髓。
杨永龙:无论学什么书籍,其实我们上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养成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百折不饶按部就班低头勤奋耕耘的习惯和品行的过程。
芬蕊:可是得有正确的方向吧,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徒劳,老师您推荐一下您看过的书,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帮助的。
杨永龙:你学的研究生课程难道不就是方向吗?
芬蕊:我学的是金融学,将来可能就是进银行,人才那么多,压力很大,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杨永龙:说实话在这方面招聘是需要用专业课程的成绩来说话的。
芬蕊:杨老师,您走上心理辅导这条路,是机缘吗?
杨永龙:是我工作五年之后的认识、了解、感悟和发现。
芬蕊:我现在对人生、对工作包括感情,都很迷茫,总感觉我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像您一样,改变自己赤贫的境况,走上帮助他人的道路,多么伟大。
杨永龙:你现在是学生,你的第一任务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程学好。
芬蕊:您还觉得学习课程有用吗,现在招聘单位看的不是综合能力,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吗,我连自己的心态都搞不定。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勤奋的学习课程,我的苦恼在,我没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力,还有社会实践。
杨永龙:就招聘能力来说首要的是专业成绩,其次是养成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百折不饶按部就班低头勤奋耕耘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习惯和品行,就这两点在你走上工作岗位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的时候,你才能讲什么团队合作。
芬蕊:可是面试的时候,有小组讨论环节,根本没有什么志同道合的人。
杨永龙: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据你的理解把自己到嘴边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你想一想你的舍友都是那些混的,你跟混的人练习团队合作,这不是自找没趣吗?认真地做你此时此刻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此时此刻的事儿做好。
芬蕊:不是,不是我的舍友,是所有的同学都会有各种小爱好,这叫业余活动,我倒觉得不是舍友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是我和主流格格不入,像一个书呆子。杨老师,您真好,一定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求助者,您辛苦了。
杨永龙:我工作三十年以来也是与主流格格不入的。但是我却因为在大学所习得的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百折不饶按部就班低头勤奋耕耘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习惯和品行,让我获得了成功啊,你让我最欣赏的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两点。这是走上工作岗位必定成功的最主要的东西。
芬蕊:嗯,明白了,谢谢杨老师,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您给我推荐本书看看吧,关于怎样调整心态,或者您觉得对我现在的状态有用的。与神对话,一共七部,需要全看吗,其实我是害怕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我之所以自卑是因为我的研究生同学里,本科学校没有比我还差的了,总觉的自己低人一等。
杨永龙:你可以看这本书,本科比别人差的学校,跟他们考到了一起,这是你最大的荣耀。
芬蕊:嗯,好的,我看一下这本书,希望可以让自己好过些。但是不得不承认,学校的差距造,我很多东西没学过的,她们都会,我和她们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杨永龙:就像我从赤贫的家庭走出来,从落后的地方走到先进的地方一样。这说明我们的优秀,才让我们跟他们站在了一起。
芬蕊:我只能更努力一些,可是老师您也知道,企业招聘时本科院校也是一关呢?
杨永龙:更努力说明我们就再更加地练就自己的好品行好习惯,这仅仅是参考,假设你的读研成绩优秀的话,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会选取你。
芬蕊:嗯,和您说了这么多,心理轻松了不少,谢谢您,一切不是问题,只要我心理不再有障碍,一定不会难倒我了。
杨永龙:其实心理问题是你不了解自己的优秀造成的
芬蕊:放假了,还没回家,在兼职挣点钱,您有假期吗,我还是没觉得自己优秀,相反,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哪里都不如人,但是现在感觉没那么就结了,因为您说了,您大学也是和“主流格格不入”的。
杨永龙:我就在做我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就没有休息。
芬蕊:您觉得帮助别人是兴趣爱好吗?
杨永龙:我现在也是如此,是的。
芬蕊:帮助别人很快乐吗?
杨永龙:兴趣爱好的心理学,帮助别人是兴趣爱好的辐射。我现在也不去跟同行们喝酒、打麻将、玩游戏、跳舞以及打球,还是格格不入主流,但是有关工作方面的事儿我却是积极主动的参与。
芬蕊:小小的问一下,从心理学角度讲,您认为我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读的人文的书太少,或是,心理不够成熟。
杨永龙:你的问题是认知上走进了误区,在学校主流的永远是自己所学的专业。
芬蕊:跳舞以及打球,应该是业余爱好呢,那老师的业余爱好是什么呢,娱乐怎么进行,怎么休息呢?
杨永龙:这个就是我的业余爱好。
芬蕊:我是说,放松自己的时候,您教书累了,工作烦了的时候,怎么放松自己呢?
杨永龙:我教书累了的时候,我来和咨询的朋友们交流,也是放松啊。
芬蕊:毕淑敏老师那么大岁数了,也去学了心理学,心理学入门怎么入呢?心理学看什么书,老师心理学哪种纯理论的东西我看不进去,可是咨询的朋友把他们的苦水吐到您那,我们放松了,您呢?
杨永龙:是啊,我也不是从看纯理论的东西开始的。
芬蕊:很多咨询的朋友都是未曾某面的,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这点我真的很佩服。
杨永龙:你不觉得我在大学读的人文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
芬蕊:人文哲学,或是美学,都包括些什么呢,马克思的哲学,黑格尔的哲学吗?
杨永龙:比如读方刚的著作、赵鑫珊的著作、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等等。
芬蕊:哦,这些会和心理学有交点吗?
杨永龙:对黑格尔的、康德的、罗素的、佛洛依德的等等,朱光潜的,马斯洛的,我读的是比较杂的。
芬蕊:都很难哦,明白了,老师,什么东西都是慢慢熬出的,就知道个马斯洛五大需求。
杨永龙:当时读全凭兴趣爱好,就心理学纯理论的东西我也说不上个头头是道来。
芬蕊:那什么使您对这些有兴趣呢,我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呢?我只知道学习专业知识,为了工作,我不去接触这些东西,也许读了后,也会感兴趣的。对吧?嘿嘿。
杨永龙:其实我一开始也是瞎读的。
芬蕊:然后读着读着就喜欢了。对吧?。
杨永龙:我是当了两年农民工然后才考入大学的。
芬蕊:真的吗?您高中毕业就打工了是吗?这样的人生一定不一样。
杨永龙:是的,所以走进大学之后读书的时间就非常珍惜。
芬蕊:明白了老师,谢谢您,给我的启发,祝您心情愉快,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