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异性关系密切方法 |
分类: 教育学习 |
淼苑:杨老师,您好,有件事想请您帮忙指点一下:我的儿子上初二,班里的一个在老师家长眼里品学兼优的女孩子从初一就开始追求他,还有其他同学从中煽风点火,她还对我儿子直接表白了,终于我孩子对她从厌烦——没感觉——有感觉,而且还很有些追求这个女孩子的意思和行为,写作业也是心神不宁、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成绩下降十多名,那个女孩子没受到影响,一打听,人家是经验丰富的,我先找自己孩子谈利弊,他表示放弃这件事,不再理她;又悄悄找女孩谈了,(儿子不知道)那女孩先不承认,然后说我们错了做普通朋友吧,我请她离我孩子远点,免得他情绪波动,她也同意了。但是两天之后,她在学校给我儿子写纸条,我儿子又沉浸在这件事里了,亢奋的不行。女孩在同学中散布,我如何限制他们交往,但不提我找过她。我真是很气愤,小小年纪怎么如此口是心非?现在孩子只听女孩的,谁要说女孩不好立刻敌视谁,女孩现在又和另一个男孩关系不错,但是还和我孩子时不时的保持着联系,孩子心情很不好,他是个冲动的人,我真担心他会为此事打架。可我只要一和他提这事他就很抵触。杨老师,我该怎么办?去学校找那女孩当面谈谈吗?去质问她吗?我想她要还是这样言而无信也没用,您说呢?他父母认为只要不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就无所谓,所以我也不想去找她父母谈。我该怎么办?总不能这样看着自己的孩子为此沉沦下去吧?请您指教,谢谢。我该怎么办?
杨永龙: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你对自己的孩子的引导,而不在于对别人的干涉。孩子有了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好,还是喜欢孩子的异性,作为父母最紧要的是要认识到孩子长大了,他已经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感悟、经验、探索、实践、创造和总结获得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以及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成长过程了。这时候的孩子与异性相处其实是在“练爱”,而不是老师和我们家长所认为的犹如成人的“恋爱”,所以我认为男女同学间互有好感是身体、心理、社会现象的正常表现,因此也就不必为此大惊小怪,更不应该以各种手段逼迫孩子相互之间不交往。在这个时侯,我们所要做的是创造和谐、温馨和关爱的家庭沟通和交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做父母的要始终保持和谐愉悦、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意愿。你前面的所作所为说明你没有懂得尊重孩子以及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孩子的这个年龄阶段你必须要知道的是: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
淼苑:当我和孩子谈起他和这个女孩的交往时,我并没有批评指责他,心平气和地分析这种感情,而他只是哭,不说话,最后来了一句:以后我不理她了,但是结果并不是如此。
杨永龙:其实,男女生在一起并不是我们世俗所想象的那样亲密接触。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的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明我们的孩子,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之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的知识没什么两样。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融洽与孩子的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和指导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尤其是鼓励孩子和同学广泛接触,相互交流,共享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淼苑:是的,但是几乎每天打电话,一打四五十分钟,打完电话他在家里兴奋地手舞足蹈,我可以感觉到,他看着课本心乱如麻,什么也看不进去,才会考的一塌糊涂。
杨永龙:在与孩子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相信孩子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恰如其分的把握;要坦然承认孩子与那位同学是异性之间友谊,这种友谊是促进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因为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定位,那么我们要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探讨自己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才能真正被异性欣赏、认可和肯定,什么是爱以及爱情,拥有什么样的习惯和品行才能让爱天长地久。
淼苑:我们何尝不想一家人和睦的生活?但是他一天到晚对我们横眉冷对,怒目而视,或嗤之以鼻,用他感觉了以杀死一切的眼神看着家里人,这是干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亏待他,每次和他说什么,都会事先站在他的角度想想这话他能不能接受,怎样好接受,真的,我是个挺善解人意的人,我感觉对他够宽容理解的了,他怎么这样对待我们?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我哪做错了?对他太理解了?才导致他不去理解我们的?
杨永龙:过去我们常说“郎才女貌”,这个才是什么?男人的男是田字底下一个力量的力字,我们怎么才能成为这个男字,真正成为男人。这样就会使孩子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你的“扶持和修剪”,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的成长。以交流和探讨的形式,让孩子明白正常的异性交往和一对一的谈恋爱的优缺点。
淼苑:我们一和他说话,他就皱着眉头,斜着眼看表,还总说我们在浪费他的时间,一看就知道他根部已经关闭了耳朵,没听,怎么办?
杨永龙: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与自尊心,遇到事情时,尽量用平等、协商的口吻跟孩子商量,变严厉有余的管教为循循善诱的引导。其次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爱孩子就应该接纳孩子,孩子对异性同学有情感,说明他长大了,他与异性同学交往并不是什么犯错误的行为,而是学习成长与成熟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这份情感,以愉悦、宽容以及欣赏的姿态给予关注、关怀、诱导,我想孩子也会向父母敞开胸怀,真心接受父母的关注、关怀和诱导的,相信也会以加倍的努力来下功夫学习的!父母的真心接纳还会使他心情和乐、精力充沛,当然学习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成绩的提高也会水到渠成。我们知道和乐的心境可以激发精力,精力也会因心情的和乐而越用越多。对于孩子的这件事儿,作为父母一定要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也就是督促和鼓励他去创造未来幸福、快乐、愉悦和爱,相信孩子也会因为为了自己和“她”的幸福生活而加倍努力的,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欣赏和激励孩子珍惜现在,发奋学习,最终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当然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淼苑:现在无论谁提起这类的话题——男女交往的,他就认为是在影射他,那种敌意立刻出来了。
杨永龙:是啊!这难道不是你在暗中盯梢、盘查以及嘀咕,引起了孩子的情绪波动和逆反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遇人遇事喜欢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和体验,并喜欢自己拿主意,很反感父母师长暗中盯梢、盘查以及嘀咕,认为这种做法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的表现吗?
淼苑:我并没有圈中盯梢他,只是从他的言行,和他同学的议论中发现的,也并没有阻止他和这个女生交往或其他女生,而是希望他注意分寸。
杨永龙:还有就是师长“和男生交往等于早恋等于学习完蛋”的观点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他内心剧烈的冲突,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青春期的中学生,“到了不平静的年龄,拥有不平静的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需要了解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以及心理和情感上支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异性孩子之间的来往并不是什么“谈恋爱”,而是为了得到心理和情感之上的相互关注、相互沟通、互相安慰,互相关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遇到困难和障碍,来自同伴特别时异性同伴间的同理、共情以及心理安抚是最有效的,这样的交往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许多师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实质,而对男女学生的交往小题大做、大惊小怪,教育时采取讥讽、挖苦、训斥,结果使孩子与师长所想背道而驰,其实问题就出在师长思想不够开放,观念不够健康,受害者,恰恰是我们最不愿伤害的孩子。
淼苑:是的。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完他,他立刻将老师从好友里删除了。
杨永龙:老师那样说的,可你们在心理和行为表现上那样去做了吗?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恰恰在我们父母师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上。
淼苑:我没有像老师那样说,因为我觉得不全对,谈这件事时,我告诉他,随着成长,男女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很正常非常健康,很美好,我感到了你的成长,很欣慰,而且我的儿子受到女生欣赏,说明你很优秀,有令人看中的一面,作为妈妈很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但是异性交往毕竟与同性交往不同,要把握分寸,珍惜这份纯洁的友谊,我希望你们阳光的来往,不希望为此引来其他同学的非议,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伤害,或者不能专心学习。
杨永龙:是啊,假设我们从孩子更优秀的角度欣赏认可肯定孩子,自己喜欢的优秀的女孩子是自己的优秀吸引而来的,从更优秀的角度来激励激发孩子,你想一想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我对你们的建议是做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用睁着的那只眼去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一旦发现孩子的优点或长处,就及时张口欣赏肯定激励和激发;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我们闭起眼睛,无视它们的存在。这样坚定地持续的这样去做了,那么孩子就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的。
淼苑:哦,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试试看,谢谢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