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名校中考压力考试目的 |
分类: 中考指导 |
小琼:杨老师,你好我叫小琼。是上海市**中学的学生,是我爸爸介绍所以才想请教一下,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些好的建议。**中学是一个教学严谨,人才济济的一个中学,在我们这里知名度很高,我也为我是一个**之子为荣,可是这边压力也十分的大,尽管老师和家长们都说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他们会一直相信我,支持我,可是时常他们或多或少的给我一些无形的压力,我觉得对自己好像失去了信心,辜负了他们。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马上要中考了,我却没有一门好像拿得出手的,(尽管我很喜欢语文但是依然差很远),爸爸告诉不要太在意名次,可是名次摆在那里,我又不是草木,孰能无动于衷?
杨永龙:你先说说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琼:突然地,我还真的说不出来,我想是为了有好的将来吧
杨永龙:是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小琼:哦,对,可是每次总有地方是疏漏的,中考高考亦如此啊
杨永龙:既然是是发现问题,查缺补漏,那么我们在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越多,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好呢?
小琼:可是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杨永龙:在卷面上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看看是哪些章节的知识没有掌握,然后进行正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小琼:老师不知道,我们这里题目都注重创新,一样的一般不会再出现,当然题目如海,每天的新练习也要好多,无法认真的回顾每一个错题。
杨永龙:关键在从错题之中来归纳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要建立错题本,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把试卷上出现的错题逐一抄录进行分析,错题出现了要考虑为什么错了,错了的原因何在,我们怎么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具体方法如下:这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要回归到课本上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这道题正确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解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找出易错的知识进行强化加固(需要三遍以上的演练),同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让自己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另外就是要学会审题。从现在起在平时的练习和测验中要不断提醒自己认真审题,提取相关信息,找准题眼再下笔。同时遇到“熟题”要告诉自己很可能在其中埋有“包袱”和设有“暗阻”,这样可以达到认真阅读,注意细微变化,挖掘题干的关键字词、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的目的。审题要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一步的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感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另外,习题做完之后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小琼:杨老师,我知道了,我现在要去上课,下次再聊,谢谢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