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标签:
活人趋乐避苦读书为人处事照搬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老是有奇怪的想法:比如本来我追求幸福最大化,摩擦最小化,但哈佛幸福课说“好的感情,老是有争执不好,没有争执也不好”。我和男朋友在一起时挺好的我就老是下意识的“找争执找别扭”,再比如我觉得自己以前生活太顺了没吃过苦,什么事自己不操心大多都是父母给包办了,造成自己不成熟不强大,书上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就老是给自己找磨难找苦吃,没事找挫折,故意和人找别扭,故意不把事做好,让自己心里不快乐很难受很自责以此来磨砺自己,现在终于改变了:大胆莽撞变得胆小、外向变得内向保守,“人前疯”变成“人前没话”,整天大大咧咧变得谨小慎微,快乐自信甚至变得害怕快乐……。现在抗击打能力超差,对负面的信息别人的评论很敏感,一有点风吹草动我就害怕,我想这是因为我不自信的缘故,自信了,心灵强大了,困难也就小了,那几天我似乎终于找到希望:找到自信就好。但是我现在什么都怕,受不得一点风吹草动,我自己对自己有些想法都感到惊讶,我甚至害怕自信,因为那天看书一个有名的作家写“人,要自信,不自信成不了事,但人如果用自信把肚子塞满了,就更成不了事。”然后我就又开始害怕了自信,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上这么多年学光忙着和自己矛盾了,实际才华没点完整的,真不知道以后拿什么来面对社会,希望老师能给予前路指点,疏通一下内心矛盾,谢谢您!
这位朋友:
您好!我们读书是好事,是我们在为人处事之上借鉴参考的,而不是把它当做座右铭来照搬的。如果把书上所说的一切都照搬的来了,用书上所说的按部就班的去做,那么就会使我们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失去我们本来的自己,这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根本和根基。失去了自己的根本和根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浮萍,而毫无自我而言。所以我在这里要对你说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做人做事不顺其自然为当所为,可以制造所谓的磨难或痛苦,这根本是不会让自己所期望的品行或幸福来的。
我们知道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以自己本来的样子来活人,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程序来做事,就拿你所说的“哈佛幸福课说‘好的感情,老是有争执不好,没有争执也不好’”,这是我们在以自己本来的样子来活人,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程序来做事的过程之中,自然的会遇到一些观点不同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争执才是这门课程里所说的意思所在,同样“书上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也是我们在以自己本来的样子来活人,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程序来做事的过程之中,自然的遇到了困难或障碍的磨难,我们在解决这些困难和磨难的过程之中得到磨练的,这也是这些名言名句所说的意思所在。我们再来看看你所说的“一个有名的作家写‘人,要自信,不自信成不了事,但人如果用自信把肚子塞满了,就更成不了事。’”,他所说的是我们面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要有自信,自然就会把事情办成功;如果是遇到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不了的事儿,我们如果过份的自信而去坚持的话,那么自然是成不了事儿的。
所以对于你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活自己本来的样子,顺其自然的按自己日常生活的程序来面对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轻松、愉悦、自由和快乐来!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