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种强烈的想自杀的感觉

标签:
自杀感觉父母精神折磨 |
分类: 强迫 |
紫昀:杨老师,您好!有点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今天我有种强烈的想自杀的感觉,觉得没希望了,真的没办法了,很绝望!老师,我觉得真的不想活了,好想去死啊
杨永龙:是什么事情引起的呢?
紫昀:在我身上有好多问题
杨永龙:你把这些问题全部说出来让我听听
紫昀:我心情不好,一直都闷闷不乐,我不想拖累父母了,搞的他们也心情不好,他们挣钱很辛苦如果我死了,至少他们不会在精神上担心我了
杨永龙:你的心情不好总是有原因的吧
紫昀:我觉得自己一直都不正常,这个世界还是留给正常人吧,他们的烦恼不会像我这样,他们都是学习或者生活的压力,而我觉得自己完全不正常如果我像他们多好
杨永龙:的确如你所说“如果我死了,至少他们不会在精神上担心我了”,父母精神上的担心是不存在了,而把担心变成了精神上的折磨,这种折磨会让他们一辈子遭受内心的煎熬和万箭穿心般的痛苦的折磨,你觉得他们在什么情况之下会相对好受呢?
紫昀:我不想一直被一个又一个问题束缚,这个问题稍微好点了,那个问题又来了,从高中开始到现在,24岁,就觉得自己没正常过,就开始碰到很多问题,我觉得痛苦是一时的,如果我这样一直下去,痛苦将会是一辈子的,父母生我养我,我却觉得现在没能力报答他们,还给他们带来这么多痛苦,他们没必要为我的痛苦买单,跟着我一起受折磨,我真的好多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就说最近的吧,我做公交车回家,一直以来坐在我附近的男的都会咳嗽,我一直都不清楚原因,一直在找原因,那次红绿灯车停了,车还在待发状态就会颤动,座椅也跟着颤动,突然一个不好的联想出现在我脑中,想到了男女之间那种事,我也不敢看旁边的人,怕他们知道我心里想的,也怕他们咳嗽,一直望着窗外,巴不得车快停,快点下车,快点回家。又因为这次经历想到万一以后遇到什么震动都联想到那种事怎么办,真是怕什么有什么,越想也害怕,真的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了,这真的没法活了就因为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太害怕了,这时间所有的东西都是运动的,难道我让他们静止吗?不可能的,其实我是怕别人看到我这样的状态,,我不是怕震动,可能是别人的咳嗽让我想到这些,觉得别人是因为看见我紧张的样子而咳嗽,而我又怕别人看出来因为震动我想到那种事而咳嗽厌恶我,今天在家,那也没去
杨永龙:嗯,可事实上呢?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会看出人的内心的一切,你相信吗?
紫昀:不信,只不过对一些现象更清楚,不可能什么都看穿
杨永龙:对啊,既然学心理学的人都看不出别人心里的一切东西,那你说普通人能看出你所想的东西吗?
紫昀:能看得出我的状态,不是内心的想法
杨永龙:其实就是对某一个人的紧张的表现,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心理辅导了,也只能在与其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之下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一般的紧张是看不出来的,就对于咳嗽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无意识的,比如嗓子痒了要咳嗽、受了风会咳嗽、嗓子有慢性咽炎会咳嗽等等
紫昀:这个我留意过,如果是您说的情况,我肯定分的出来但不是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了
杨永龙:就拿刚刚我们是几个人开会的情况来说,其中有三个女的,八九个男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只两次的干咳声,我咳的次数比较多一些,因为我抽烟嗓子发痒,所以咳的次数比较多,如果你置身于我们其中的话,你肯定会觉得我们的干咳生是针对于你的
紫昀:也许吧
杨永龙:这是为什么呢?
紫昀:因为有太多次类似的情况了
杨永龙:这就是疑邻盗斧的效应,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疑邻盗斧》的故事: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引自《列子·说符》)这则故事是说: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这个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他找到斧子以后,就觉得邻居家的儿子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紫昀:有些问题可能也说不清楚,可能我对男的过敏,我看别人生活的很轻松的样子,我很羡慕,但是做不到了只有小时候那么开朗那么活泼
杨永龙:我再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子也和你一样做固定线路的公交车,她告诉我在她坐车的那个时段,车上总有一个男的在盯着她看,为了确证此事,我和她一起坐车,她暗中给我说了是某个男孩子,我与这个女孩子一起坐了三次车,我发现那个男孩子并没有看她
紫昀:我很容易想到那种事情上去,比如一个词射,插,什么的,很烦,也许是自己对那种事太过敏感了
杨永龙:为了证实我的观察,之后我在这个坐车的时段有意与这个男孩子搭讪,在问到曾经跟我坐车的那个女孩子时,着个男孩子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我说的是那个女孩子
紫昀:可能吧
杨永龙:从那个男孩子和这个女孩子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紫昀:是女孩多心了,但每个人情况可能不一样
杨永龙:嘿嘿,你不觉得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最关心的是他自己吗?那个男孩子心里所想的是他自己的事儿,眼睛到了某个地方并没有注意到别人是什么样的;这个女孩子出与异性交往欲望的高峰期,所以他总觉得某个异性在观察他自己
紫昀:我真的对男的过敏,上学时只要和男的同桌我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手,那时候知道了一点关于那方面的事,男的会用手摸女的胸什么的,就害怕。还有当我知道有口交这种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恶心,根本没办法和男的面对面站着,不敢看男的那个地方,特别怕男的站在我后面,身体会紧张,特别是屁股,,总是被这样类似的问题困扰特别容易联想到那去生活学习都没办法正常,高中三年只要是男老师的课,都没办法看黑板,物理课只要降到那个粒子射入什么轨道就紧张,有时候会注意男老师的手忽略其他的,根本不敢看黑板
杨永龙:嗯,我理解,那你说这些行为的发生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的呢?
紫昀:高中三年基本上没怎么跟男同学接触过,好像对男的过敏
杨永龙:这些行为是说口交、接吻、摸胸等等,是不是相互之间的交往具有了很深的情感之后,才会发生的呢?
紫昀:没交往过
杨永龙:有没有交往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会发生
紫昀:容易联想吧,和男同学坐在一起就害怕看到别人的手,就因为知道了那件事,一看到手就紧张,没办法集中精力看黑板听课,非要别人把手从桌子上或者我看的到的地方移走
杨永龙:嘿嘿,过去是你不知道那些行为的发生是建立在很深的情感之上所发生的,所以出现看异性的手而害怕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
紫昀:还有现在只要男的站在我后面我就不自然,感觉有威胁样的,虽然别人什么也没做。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我没办法盯着一个男的看,因为我一看就会注意那个地方然后嘴巴非常不自然,,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所以我没办法自然的和男的相处
杨永龙:其实你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对男的有性方面的幻想或想象是非常正常
紫昀:不是幻想,是害怕,不是对某个特定的人
杨永龙:从你想到性方面的内容来看,我觉得是对性行为的幻想或想象
紫昀:我不是因为喜欢某个人想到这些的,而且这些想象带给我的不是好的方面,是不好的方面,我也不想去想,而是当我知道有这些事情之后,我觉得男的让我觉得害怕,我多希望自己不知道这些事情,那么我就不会想这么多
杨永龙:其实男女的情感发展到了深处之后,出现你所说的这些行为是非常正常的,你说对吗?
紫昀:我不希望知道摸胸这件事,那么看见男的手我才不会害怕,我不希望知道口交这种事,那么看到男的那个地方,我嘴巴就不会不自然,,这然我很难堪,有时候我甚至看到别人嘲笑的表情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紫昀:所以经常因为这种事,我听到别人的咳嗽
杨永龙:首先你是否可以确定,不会有男的在于你没有交往以及情感的情况之下发生这些行为,对吗?
紫昀:对
杨永龙:既然不会,那么你大脑之中出现的这些是不是杂念呢?
紫昀:有时候,我就像防着什么似的,跟自己舅舅爷爷什么的关系都处不好,隔着什么不自然。是杂念,但是好像就是这样了,也许对这种事太过敏感了也没办法改变
杨永龙:嘿嘿,办法是有,但需要你顺着我的提问把正常的东西分清楚
紫昀:嗯
杨永龙:其实到了青春期之后,我们想到一些有关性行为方面的内容是很正常的,你说对吗?
紫昀:对
紫昀:我现在也过了青春期
杨永龙:因为我们没有体验和经历过情到深处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对口交、对摸胸、对触摸生殖器官等行为有惧怕和厌恶心理,那你说这种惧怕和厌恶心理是不是很正常的呢
紫昀:嗯
杨永龙:既然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我们有必要去排斥和否定吗?
紫昀:但是影响到我的生活了
杨永龙:是啊,我很理解,前面我说了,就是因为你一开始没有分清楚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心理表现,所以盲目排斥和摆脱而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
紫昀:对一个你根本都不认识的人,比如搭公车吧,有一个男的站后面就会紧张,这也正常?
杨永龙:是啊,非常正常,因为我们与公众的人际距离是3.5米,如果进入了这个距离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和紧张,如果在公交车上空间比较大的话,有一个女人站在我比较近的地方的话,我也会不自在和紧张的
紫昀:唉,可能有些感觉说不出来吧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对于你所说的那些,包括对往性方面去想的那些杂念紧张和不舒服,我都非常的理解
紫昀:没办法正常生活
杨永龙:你需要的是先认识清楚正常心理,我上面说了在公众距离以内的地方站着一个异性,而且离我们比较近,那么我们会紧张和不自在的这是正常心理
紫昀:高中考的还比较好,但是高中三年都没怎么认真听课,都在一种紧张状态中,跟小时候跟本没法比,到现在也只是在家里的店子里帮忙,说帮忙也谈不上,都是父母在辛苦,但是别人都觉得很好,没什么问题啊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如果在当时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的非常正常的心理,那么你就会接纳接受和尊重自己的这种心理表现的,说不定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痛苦了
紫昀:我接纳别人不接纳我啊,社会不接纳我啊,难道我整天窝在家里?那还不如一死了之,少些负担
杨永龙:由于当时你没有认清楚自己的这种心理是正常心理的表现,所以就在不断的关注之下形成习惯了
紫昀:可以这么说
杨永龙:这样一来只要是在旁表站着男生,你就会习惯性地想到那些行为以及惧怕那些行为
紫昀:嗯
杨永龙:最起码你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所想的是杂念了,你说对吧?
紫昀:那又怎样呢
杨永龙:既然是杂念,那么它的属性是什么呢?是不是说杂念必然会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想法和念头呢?
紫昀:也许吧
杨永龙:杂念之所以是杂念,你说是不是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而毫无意义呢?
紫昀:嗯
杨永龙:我们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你在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某种与以前相关的情境的时候,出现一些想法和念头是不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呢?
紫昀:也许吧
杨永龙:就像你看到了有关男女之间的口交、摸胸、接吻之类的信息,也必然会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想法和念头呢?
紫昀:嗯
杨永龙:你说这是不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呢?
紫昀:是吧
杨永龙: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那是不是要意味着我们跟着念头或想法往下走呢?
紫昀:不是
杨永龙:很对,这就是说大脑是受我们指挥的,你说对吗?
紫昀:是吧
杨永龙:非常正确,也就是大脑有念头或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活此时此刻的人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对吗?
紫昀:说的很好,做到很难
杨永龙:因为你知道这些想法或念头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来说,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
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假设我们在天空下看书,我们是抬头看云朵的变化,心思跟着云朵走呢?还是多云朵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看自己的书呢?假设我们正在走路,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我们是停在原地想天为什么这个时候刮这阵风,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出现了道德不良等等思绪下去呢,还是继续赶我们的路呢?我所说的这些都理你都清楚明白了吗?
紫昀:有点
杨永龙:那我们可不可以把男的到你跟前的杂念看作是胡思乱想呢?
紫昀:有点不同啊
杨永龙:道理懂了,那么我们继续采用具体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如果你胡思乱想开始了,那么你就用内心的语言对自己说“停”,或者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然后立即投入到做此时此刻的事情之中去;你也可以做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大脑中胡思乱想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胡思乱想,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的大脑中总是克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时,让你的丈夫一发现这种情况就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
你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自己大脑所胡思乱想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如果你觉得被胡思乱想所干扰而不舒服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你记住任何时候都只活此时此刻的人,只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关注、不理睬、不辩论、不探究,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
你好好领悟一下我和你的交流记录,我要上课了,改天再聊
紫昀:好,老师,想问您一下,您做过这么多心理疏导,有没有被这些东西影响,自己也抑郁过呢?您怎样给您自己调节呢?对最近微博自杀的走饭,您怎么看呢?
杨永龙:嘿嘿,你问的这个问题,我给你说两个关键词你就知道了“同理”“共情”
紫昀:就是您也会有抑郁的时候,对吗
杨永龙:是啊,我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啊
紫昀:对于走饭,您怎么看的呢
杨永龙:“走饭”你还得给我解释一下哦
紫昀:就是最近新闻里,微博自杀的,您上网搜一下,走饭是她的微博名
杨永龙:哦,改天我有时间了专门了解一下
紫昀:嗯有时间您看一下她的微博,然后希望知道您的一些看法
杨永龙:走饭的离开我非常的心痛,其实在青少年之中像走饭这样面临着心理上的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可惜本人分身无术,精力有限,所以只能用自己力所能及尽最大的努力了。
对于处在类似心理状态下的孩子,首先要明白:“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要知道,自杀也就是轻生,是指当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点,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毁灭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困难的退缩以及不理解生命真谛的表现,而且也是对老师、同学,特别是父母家人终身痛苦和折磨的表现。人生是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其次,要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的赐予,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权加以伤害、剥夺、取代。但生命本身需要细心用心的经营管理,才可能有内涵和深度。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活出生命的色彩,要发挥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付出代价——“热爱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最后,要知道“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紫昀:谢谢老师的回复,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复,给了我一点启发,谢谢!
我发现有些心理疾病是治不好的,如果我死了肯定会对不起我妈,但是我也只能对不起了。如果说死了是没志气的表现,那我也只能是没志气了,真有一种强烈的想去死的感觉,也许不知道能坚持到哪天,这样活着真如行尸走肉
杨永龙:其实对于你的问题来说,就像我们平常的伤风流鼻涕的情况是一样的。要知道人都是情绪动物,偶尔闹点情绪是难免的,但是你想很快走出情绪的低谷,就放开心情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最喜欢做的事,什么也不去想,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样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一种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潜力,比如您的身体受了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复原,而且所受伤的地方比原来抵御能力更强了;人的心理也会像身体一样,当受到伤害之后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在潜意识的自愈趋势催化之下,向健康、阳光和快乐的方向发展。
可悲的是我们仅仅看到了受伤的身体的自愈发展趋势,而恰恰忽视了受伤的心灵的自愈发展趋势。所以我们的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不少人就以负面的想象扰烦和打乱潜意识的自愈趋势,使自己失去了自己向健康、阳光和快乐的方向发展的方向感或目标,所以也就进入了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抑郁之中而很难走出。在很多身体生病特别是生了重病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他们通过生病反而是自己更加看得开、放得下,更加积极而主动的去追求人生的快乐、愉悦和幸福,结果使他们身上的“绝症”消失了,这些人说白了就是他们在自己的疾病中找出了自己更大的生命意义。所以我认为有了心理疾病的人,通过自我的思想、心态、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它是可以自愈的。
诗人席慕容说过,人的成长就是一次次的遭遇创伤或挫折,以及一次次的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一次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既是习得战胜困难和障碍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追求高峰体验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我们常说“经风雨见世面”,其实就是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并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执着于所做的事;感觉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将困难、障碍和挫折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通过人类漫长的心路和时间里程,人们总结出了“失即是得”的经验——往往失去一点点将会得到一摞摞!所以用温和的态度看待失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艰难和困苦,将会使我们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拥抱新事物、迎接新未来!
紫昀:有些时候我特别希望自己得癌症,那么我就能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走,我不希望看到周围的人因为我的存在有任何一点不自在的感觉,我特别特别讨厌这种感觉。有的时候,你逃避的时候,或者干什么的时候,因为别人不了解你,或者父母或者亲戚或者旁人都认为你很懒,很多事情也解释不了,解释了也没用。还不如干脆死了算了。曾经成绩很好,后来因为……,不好,也没考取好的大学,别人就只会认为你不行……。算了,很多事情懒得说,或者说了也没用
杨永龙:是的,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自己怎么样怎么做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我觉得怎么做能让自己幸福快乐,那么我们就去做好了,别人认同和认可也好,不认同不理解也罢,那是我们不能掌控的,既然是不能掌控的,那么就由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好了,我们用不着太放在心上。
紫昀:紫昀:谢谢老师的回复,我有点启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