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缓解高考前的考试焦虑

(2018-06-02 08:51:18)
标签:

高考

紧张

焦虑

放松

调整

分类: 高考指导
怎样去缓解高考前的考试焦虑呢?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高考前的考试焦虑呢?具体要怎么做呢?下面的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拥有平常之心。面对考试,很多人会紧张不安,冒冷汗,这种对考试产生的紧张感觉和应激反应,被称作“考试焦虑”,它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能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我们知道考试犹如调试琴弦,弦太紧会断,太松则难成曲调,要想获得成功,努力学习是不可少的,但过分地要求自己,对成功太过在意,到头来将会因紧张过度,而导致失败;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注重过程而不对结果过分地计较,平静从容,不偏不执,苦中作乐。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绪,使交感神经从过度兴奋状态中,迅速恢复到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创造出最佳的应试心态。正如台球小将丁俊晖,在世界台球锦标赛中得到了桂冠,记者曾经问道“当时你的心态如何?”丁俊晖答道,“当时我放得很开,没有太在意成败,结果反而胜了,真的不敢相信!”所以抱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考你的,我考我的,只要自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一点无论是对高考,还是对以后的人生,都非常重要。好多人都太看重成败得失,而越是在意结果的人,成功离他就越远。其实,只要每个步骤都用心做好了,不急于求成,成功也就紧随而来。
当你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千万不要克制或提醒自己不要紧张焦虑,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对自己说:紧张焦虑就让它紧张焦虑吧,反正我豁出去了,大不了明年再补习一次!用不了几分钟紧张焦虑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同时要正确认识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并非全为坏事,这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有“预警”和“发动”作用。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促进我们积极迎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不要一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就紧张,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复习和考试发挥,这样压力就会更大,容易加深紧张和焦虑感。
当你在临考的前几天过分紧张焦虑的时候,可用语言或适当的行为进行宣泄,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如在背地里向知心朋友尽情地诉说心中的烦恼、抱怨以及恼怒等;也可以利用蹦迪、唱卡拉OK进行发泄;也可以用听轻音乐的方式来来达到平息心理郁闷、和烦恼。当你在考场上出现心情忐忑不安“手开始在发抖,头脑根本冷静不下来”的时候,首先可以采用深呼吸来调节——吸气心中默念四个千分之一——“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呼气默念四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使你紧张趋缓,心率逐渐达到平静;其次,回忆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考试的过程,包括获得成功时的那种心花怒放、欢快陶醉的情景和心境以及自己因获得考试的好成绩,而得到师长表扬时的愉快心情,这样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愉悦参试的目的;再次,假设在考场上都是自己熟悉的老师在监考,参加考试的同学也是自己班上的同学,把紧张的考场想象成轻松愉快的场合,从而轻松自然的保持常态,让紧张焦虑自然消失。最后,先消灭简单的试题,然后再一步一步地解决疑难的问题。这是因为完成简单的试题,一方面能有效地稳定情绪,活跃思路,迅速提高反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是人达到一种愉悦和快乐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很容易使人达到一种超水平发挥的能力。
我们在临考时要做到“三放松”:思想放松,学习放松和身体放松。越是考试临近,越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有些夜以继日拼命地学习,结果效果并不见得好,甚至适得其反。适当放松一下,调适一下,把重点放在查漏补缺上面。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放假,积蓄一点体能投入到考场上。有条件的还可以来个“三补”:睡前吃牛奶煮鸡蛋,可以防治烦躁不安;睡前吃糯米大枣粥,可以防治失眠;睡前吃莲子桂圆百合汤,能够补气养血,安神定胆。
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出应有的水平、考出好成绩时,临场才会冷静、沉着、挥洒自如,甚至有超水平的发挥。增强自信心不是一言能尽的,但以下方法可供借鉴:考前应该熟悉考试环境,知道自己在哪所学校考试,坐在哪张课桌上等等;发卷前,脑子里回忆过去在考试或其它活动中成功的事例,憧憬美好的未来;接到试卷后,浏览全卷,粗略了解有多少道题,题目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吃颗定心丸,不能卷子发下来就埋头做题,这样只会“欲速则不达”;做题时应该由易到难,因为每做对一道题对自己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一时不会做的题,暂时搁置下来,作个记号,待其它题做完后或在做某些题时受到启示后再做,这样可避免遇到难题后紧张发怵;遇到难题要沉得住气,心里想:别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我做得出别人不一定做得出,我做不出的别人也做不出,这种“精神胜利法”对于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着重要作用;试题答完了,要检查一下答题的情况如何,在这个检查过程中,或许又能补回来许多分。
做到张弛有度,合理作息。在考试前“冲刺”的关键时刻,如果大脑负荷过重,就会导致兴奋和抑制的失调,平时过分兴奋,超过一定的限度,到了考试时就可能兴奋不起来,出现头脑不清晰或思维阻塞。因此,形成科学而稳定的生物钟,不要轻易打破它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迎考时,跟别人应该比效率而不是比时间,你觉得自己大脑疲劳需休息了,就应该放松休息。即使看到别人还在学习,你也不要强打精神,在时间上打疲劳战,做无用功。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害怕考试失败的心理比考试本身更容易使人失败,有的一走进考场就会不停地担心:“我不行了,这次我可能考不好了”,这个心理暗示注定了失败。暗示是一种意念活动的力量,可以影响人的大脑神经及手脚活动能力,消极的暗示使自己的大脑活动能力大大减退,使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曾经熟记的知识也可能记不起来。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或走进考场时应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我有信心,我很平静,我能胜利”,“考试有什么了不起,”“我早准备好,就等这一天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如当考试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心理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冷时默念我行、我行、我行等等。保持“正常发挥”的心态。一是不期待超常发挥,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有多少知识拿出多少知识;二是不期待掩饰缺陷和漏洞,不需要怀着侥幸心理,希望到考试时能一下子聪明起来,不会的题目猛然间会做了。通过不断调整自己,就能让自己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考试焦虑自然会减轻或消失。
考试的各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要善始善终。当你在答卷的时候感觉到紧张焦虑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比如,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one”;再如,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看黑板上的一个字,或发卡上的一朵花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还如,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并将自己置身其中,想象得越真切越好。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以及思维阻塞。我们在答卷的时候不去考虑能不能考好,而要考虑每道题审两遍,第一遍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我们就会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试卷之上,我们的焦虑和恐惧也就会随之消失。考试间隙期,不要对答案、不要谈论考试问题,这样会影响下科的考试。而应仰卧草坪,四肢舒展,双目仰望蓝天白云,或听听自己喜爱的音乐,显然会使人心旷神怡,情绪高涨,疲惫和紧张将荡然无存。这样可避免考试的失误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作者:杨永龙)
怎样缓解高考前的考试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