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对声音特别敏感影响学习!
标签:
耳朵声音敏感强迫选择 |
分类: 强迫 |
欣韵:杨老师您好!我是大三的一名学生,今年打算考研,但是我的耳朵敏感让我无法正常的学习。每次我一坐在教室大脑就紧张起来,心里想的就是怕其他人会发出声音打扰我学习。这都成了非条件反射了,纠结的很,我一直试图在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还是会刻意的去听其他的声音!我对自己都无语了!
我给你讲讲我耳朵的历史吧。我在上高三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单亲),跟着叔婶,那时候的心理年龄太小生活的不是很快乐,我的成绩平时在班里都是前几名,快高考的时候可能是压力大吧(那时候的我不知道那是压力)我就特别不喜欢周围有声音,厌恶声音,后来演变成在学习的时候听到学习以外的声音耳朵就疼。当时也没管。就高考了,考的不是很理想,上了专科,去年通过专升本考上了我们专业最好的学校,但是考试的最后一个月又出现了高考时的状态。现在打算考研了,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才将高考和专升本联系起来,才知道我的耳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特别害怕,如果我以现在的状况绝对不会考上研究生,我知道这是心态问题,但是我可能是没找的合适的方法解决吧,就是调整不过来,心里可难受了,我想考个好成绩来报答我父亲,希望您在看到这份邮件时能帮帮我,我将不胜感激,谢谢!
杨永龙:欣韵同学您好!我们知道,人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会变得敏感,你在高三的时候由于学习压力比较大,家里的环境也令你不是太舒服,这个时候的你只要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把注意力转向风吹草动的声音之上去,当时如果我们知道这是人在压力之下的一种敏感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而不把它当一回事儿,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儿,那么它就会很快消失。而在当时你并不明摆着是压力这下的正常心理表现,而对声音的出现采取了有意识的关注、探究和摆脱,这就等于我们对声音的出现进行了强化,这样就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平时忽略的那些声音之上,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自制和自控能力不足,对心理形成了一种压力。在关注、探究、摆脱和怀疑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心理压力就会更加沉重,进而使你对各种声音关注。这种关注又会促使你更加关注声音影响学习情形,这就相当于我们激活了敏捷的思绪,敏锐的观察和体验,使自我变得更加敏感和敏锐,在这种情况之下,关注声音的情况就会越加严重而进入恶性循环。
针对你的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就像你害怕各种声音影响你的学习,你越是担心和怕各种声音影响你的学习,你的注意力就会越加关注各种声音,各种声音也就越加频繁的吸引你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在学习的时候各种声音就会越加频繁的来打扰和捣乱你,使你更加难以静心学习。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而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学习,这样你的担心和怕也就在你坚持学习的过程之中自然地消失了。
其次,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感觉声音会影响你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只要你不再去在意它,不去管它而不为此烦恼,那么你“在学习的时候听到学习以外的声音耳朵就疼”的情景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再次,换个角度去思考。你“特别不喜欢周围有声音,厌恶声音”“在学习的时候听到学习以外的声音耳朵就疼”的感受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努力克服内向、孤僻、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
第四,落实学习的五到。五到是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学习必须做到“五到”,即心到,记忆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老师讲课的神态,或文章所蕴含的景色等等;口到,出声念出来;眼到,眼睛要随着所念的东西专注的看;耳到,自己所念的东西要用心听,或听相应的录音等;手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把学思结合,手、口、眼、耳、脑并用真正落实到位了,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再受到声音的干扰了。
第五,自我厌恶和暗示的方法调整。找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上,当发现自己关注声音的时候,立即拉橡皮筋弹击手腕,以起到打乱对声音的关注而投入学习之中去的目的;一旦发现自己出神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的内心就会出现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第六,出现关注声音的情况后,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学习。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之上去。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怎样才算是“狠”呢?就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计划用坚如磐石般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之,对所有影响自己的东东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用的实际行动来坚持学习、坚持完成任务!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心无旁骛的坚持学习!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只要你用学习的行动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那么那些影响你的东东就会自觉无趣而退缩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一定要取得竞争成功的力量。顺着这股力量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第七,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特别不喜欢周围有声音,厌恶声音”“在学习的时候听到学习以外的声音耳朵就疼”的情景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抑制关注声音影响学习的目的。
第八,你也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来帮助自己克服对声音敏感的毛病。具体方法如下:先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做深呼吸(吸气心中默念四个千分之一“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呼气默念四个千分之一。),让全身放松,当身体进入完全松弛状态后,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写字翻书本的声音传出(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如果你觉得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就停下来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当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学习的情景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写字翻书本的声音传出的情景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为止。然后再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移动桌椅的声音传出(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用上面同样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移动桌椅的声音的情景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为止;其余别的声音都可以照以上方法来处理。接下来让自己坐在教室学习,同样用上面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自己坐在教室学习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能静下心来学习为止。运用以上的方式和方法你就可以彻底矫正自己对声音的敏感和焦虑。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欣韵:杨老师您好!谢谢!真的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很感谢!谢谢你,我会努力改正的!谢谢!谢谢你的回信,我感觉调节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现在感觉我不适合考研,我可纠结了。
杨永龙:适合与不适合考研,关键看自己的具体情况。
欣韵:嗯,我感觉我心态不行。
杨永龙:也就是说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目标追求,还是跟风
欣韵:我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平台。
杨永龙:如果的确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目标追求,那么就选择考研,反之就放弃。
欣韵:就这么简单。
杨永龙:我当年大学毕业前夕也曾经报考研究生,但最终我放弃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不是我的兴趣爱好以及目标追求
欣韵:呵呵 ,不怕你说我,我都不知道我以后能干什么。
杨永龙:在我二十多年的心理辅导过程之中碰到了不少硕士博士或博士后,他们就是因为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目标追求而陷入了无尽的烦恼或痛苦之中。
欣韵:这么严重。
杨永龙:嘿嘿,你都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活干成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
欣韵:我感觉我这个年龄就有点不正常。
杨永龙:这是因为我们活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己不断认识了解和发现的过程。
欣韵:你真厉害,我该怎么办,可纠结了。
杨永龙:如果我们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或干什么能成功以及成功到什么程度,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活人的意义
欣韵:嗯,有道理,我可能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杨永龙:虽然我们那个时候知道自己将来会当老师,但并不知道当什么样的老师会让自己生活得幸福愉悦和快乐。
欣韵:我要是你,我现在特别有成就感。
杨永龙:所以大学的时候我就更多地阅读了人文哲学、美学、中医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不少著作。
欣韵:有思想。
杨永龙: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五年之中,我写过通讯报道、小说、诗歌、故事、研究过专业的学术,当然也都有收获,但最终发现都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等于花去了我九年的时间,在这九年之中一直都是在摸索,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和发现的过程。
欣韵:嗯,是个慢长的过程,嗯,那我现在就有点太功利。
杨永龙:直到工作五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心理学,所以才一直坚持了这二十多年。其实在你这个年龄阶段有点功利色彩是很正常的。我也是如此啊,为了想当记者发表了几百篇通讯,为了想当作家,写过无数的小说稿或诗歌稿。
欣韵:嗯,你都是无偿帮助他们吗,嘻嘻。
杨永龙:是的。
欣韵:嗯,你真好。
杨永龙:其实我当时也和你一样纠结过。
欣韵:找到知己了,真好。
杨永龙:前几年我辅导过一个博士,他是做研究的,他的月工资当时是七千元,是我的工资的两倍,可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坐牢房,是非常痛苦的。
欣韵:嗯,我得好好想想我要干什么。
杨永龙: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跟本不喜欢这个工作,对此毫无兴趣和趣味可言。
欣韵:嗯,是的。
杨永龙:所以考研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自己的兴趣爱好。
欣韵:在我现在的观念里,上学上的都没多少兴趣了。
杨永龙:嘿嘿,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寻找和发现。
欣韵:嗯,谢谢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