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应该恋爱吗?

(2018-03-12 06:58:21)
标签:

中学生

恋爱

练爱

早恋

品行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小睿:杨老师您好,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好吗?中学生应该恋爱吗?

杨永龙:你说呢?

小睿:不知道才问你吗。

杨永龙:呵呵,其实对于我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我们自己的心理和想法才是最真实的,所以我先让你说。

小睿:我觉得现在90后跟你们以前那些老时代不同了。就算我觉得不可以,你觉得有那个能力去改变吗?我现在在技校,看见我的心理书上有关于这个的,意思大概是可以,但是不正确的是发生性早熟。

杨永龙:嗯,你看到的这个内容应该是比较现代的。那我问你恋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小睿:我觉得应该是更多的开心。

杨永龙:难道不是为了组成家庭吗?

小睿:想是想,但是不太可能,1W里面也找不出10个。

杨永龙:是啊,也就是说中学生恋爱显然是很难达到结婚为目的的,你说对吗?

小睿:嗯嗯,对。

杨永龙:既然达不到恋爱的最终目的,那么你说中学生的恋爱就是我所说的“练爱”,你说对吗?

小睿:就算是个已经成年的一个青年,到了恋爱的年龄,那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心仪的就一定会结婚啊!那他们算不算你所说的练爱呢?你说的对。

杨永龙:我说的“练爱”这是专门针对中学生的,你说的是到了实际年龄的恋爱。

小睿:呵呵,看来是我跑题了,sorry,你继续说。

杨永龙:到了实际年龄的恋爱是为了找到适合于自己对象而组成家庭,……

小睿:哦!

杨永龙:在你这个年龄阶段与异性交往的目的,主要不是寻找恋爱伴侣,而是为了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友谊,发展自己。当然也就意味着要与更多的异性交往,也不排除与自己脾气、个性相投的女孩子走的近一些,一句话就是——广泛接触。广泛接触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中学生外表长得很“酷”,但可能通过交往发现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会失之偏颇。所以我说这个阶段的异性交往过密是“练爱”

我所说的“练爱”也就是学习爱——摸索幸福、和谐、喜悦与爱的方式方法或途径;怎样才能时时刻刻保持在一种双方的和谐、愉悦和快乐之中,使双方都能用自己积极的思想和言行影响、督促、鼓励和鞭策对方勤奋学习,追求进步;学会与异性接触的分寸,把握自己以及对方的身心不受伤害;学习和积累自己在面对大是大非时,调控自我情绪使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的经验;学会积极主动迅速处理和解决不良情绪,使双方都处于愉悦和快乐的氛围之中学习文化课程的能力等等。

小睿:厉害。

杨永龙:真正到了年龄的恋爱的任务是认识了解和发现与对方在一起能生活的和谐、和睦、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

小睿:杨老师,我太佩服你了!说的真好,从网上找了那么多心理老师,就你说的最好,别的都推荐我看什么什么样的书,就你能帮我分解分解。

杨永龙:到了恋爱年龄阶段的恋爱,这是在我们中学阶段的“练爱”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对于中学生我认为“练爱”一定是要有的,无论是恋爱还是“练爱”,都没有性行为的参与,如果参与了性行为,最受伤害的是女孩子。你要明确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提高未来生存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爱与被爱,并把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定位在发展友谊以及相互学习与促进的地位之上,同时把自己的视野放得更宽阔、更高远一点。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每个有个性、有优点的人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健康成长,并分享友谊、成长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那么,你就会发现社会是一个自由、坦荡任你遨游的场所,你也将会拥有更多能够理解、欣赏、喜欢自己的异性朋友。到那时,你也就会明白,喜欢异性并不一定要以“恋人”的形式表达以及中学生“练爱”的真正含义。

小睿:这个问题是个次要的,我的主要问题是,我早恋了,追了那个女孩子两年,她因为学习不跟我交往,两年之内我说过5次放弃,可是最终还是放弃不了,我现在就想用一个最好的办法忘记她,我两年中基本上都是郁闷中度过的,每次提到她就感到委屈,不开心,想哭,我想以最快的办法忘记她,你能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吗?

杨永龙:你追了两年,是你的同学吗?

小睿:嗯嗯,是。

杨永龙:那你说爱一个人是不是尊重和支持所爱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小睿:但是我也很想跟她交往,交往中我不会打扰她学习。

杨永龙:你很想跟她交往,你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是不是天天和她见面呢?

小睿:其实她主要目的不是因为学习不跟我交往,是因为她有喜欢的人了,只不过是谁我还不知道,我也是才知道她有喜欢的人了,要不我怎么会想办法忘记她呢。是,但是不说话,她不想和我说,我每天放学都想去看看她,情人节想和她一起过,你知道我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杨永龙:说来听听。

小睿:放学,我等着她,跟在她后面看着她回家,情人节就是这样跟她度过的,她过生日的时候,其实我早就给她买了生日礼物,可是,最后还是没有给她,因为我知道她一定会仍了……。到时候我就在我们学校出名了,名头也不是好名头。所以我没给她,其实在她还没过生日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祝她生日快乐的方法,可是最后都放弃了。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的感受。

小睿:我曾想过用贴纸,我自己剪出生日快乐贴在她家对面的墙上。想让她一出家门就能看见有人祝她生日快乐,可是,我怕她家长看着说她怪她,所以,我就放弃了。

杨永龙:嗯,有一句话叫做顺其自然,你知道吗?

小睿:难道我这辈子都没有可能了吗,我现在不希望有什么可能,我就想忘记她,我记着以前有人说过,想要忘记一个人,就要马上开始一段新的恋爱。我也拜托过我的朋友,让她们给我找个,介绍了不少,没有一个看中的,就算看中了心里也有点不愿意,大概是我还想着她的原因。

杨永龙:你不觉得是你目的太明显了吗?

小睿:什么目的?

杨永龙:就是把她追到手。

小睿:怎么样算是太明显。

杨永龙:让人家答应跟你好。其实前面我们说了这个阶段的男女之间是“练爱”。

小睿:那么她连练爱都不愿意。

杨永龙:你对她表明自己不追她了,只和她做好同学,你看会怎么样呢?

小睿:我就想跟她交往试试,我在偶尔见到她的时候,心真的跳的很厉害,这是我对其他女孩从来没有的。

杨永龙:我很理解你的感受。

小睿:她为人内向,不和男生说话。

杨永龙:退一步的意思其实等于进了一步。

小睿:我感觉她好像是很讨厌我,她不会和我做朋友,因为她不想和男生有来往。

杨永龙:那你请教她问题呢?学习上的,像她一样刻苦努力学习呢?

小睿:我不和她一个学校。

杨永龙:哦,她是普通高中吗?

小睿:初三,想考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

杨永龙:对啊,既然是这样,那你说你是不是不该去打扰人家呢?

小睿:我没有打扰她,我一直是默默的,只是以前和她一个学校的时候,偶尔性的给她几封信,我说了,我和她交往一定不打扰她学习。

杨永龙:你觉得这种情况将来继续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就算她答应你与你交往。

小睿:我现在想的是,我要跟她有未来,只要不带我绿帽子,我觉得差不多,我对任何女的没有的,在她身上都发生了。

杨永龙:假设以后她考进了大学,那个时候在大学里交往了别的异性,那你觉得还有未来么?

小睿:我要的很简单,放学下课,我找她说说话,一起走,星期的时候有空就出来玩玩,没空就算了,她能考上高中自然是好,我现在在技校,他们高中一定会有晚自习,我可以每天晚上去接她,在路上一起说说话,就这么简单,只要不是很长时间见不到面,我觉得我对她不会改变。

杨永龙:其实在现实生活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

小睿:我说过,她为人内向,不和男生叨叨,她不是个随便的人,脾气特好,我也不会跟她有脾气的争执,我觉得。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小睿:其实我觉得我已经是不可能了,两年了,我说过我等她,她只要说出来,10年我都等,两年都过去了,10年算什么,可是她就是不说。我主要想希望龙老师帮我的,是我应该怎么忘记她,而不是继续怎么样怎么样追她。

杨永龙:忘记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求自己忘记。

小睿:不懂,我脑子记事很好的,我小时候的事,我记得,我妈都不记得了。

杨永龙: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你此时此刻该去做的事情之上。

小睿:只有这个办法?

杨永龙:是啊,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你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怎么忘记她之上,所以就难以忘记了。

小睿:我就算是不把忘记她放在脑子里,可是我每天放学都能碰见她,怎么办?

杨永龙:该打招呼打招呼,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小睿:我已经习惯了,自己就跟没看见她一样的冲过去,如果,我和她打招呼的话,别人会以为我是傻子。会以为一定是受刺激了。

杨永龙:呵呵,都是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就打招呼了。

小睿:可是我从来没有打过招呼,因为她讨厌我,所以我也不敢去和她说话,和她一起走的时候,她就不走了,然后叫我马上走。

杨永龙:那就尊重她的意思,先立即行动起来把自己的学习抓好,同时修炼自己男子汉的品行,让自己的优秀来吸引对方。

小睿:这可以吗?

杨永龙:当然!

小睿:谢谢老师,我就按你说的先行动起来,把自己的文化课程搞优秀,然后我再来找你。中学生应该恋爱吗?


中学生应该恋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