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自己念头和想法的主宰者
(2017-09-10 08:04:51)
标签:
想法念头惯性思维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
分类: 强迫 |
睿子:您好杨老师,您好,我想和您聊聊,我今年23岁,已经工作了,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的心态很不稳定,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一个月以前,我和我的同事在宿舍里面闹,我们住的是5人的宿舍,闹的时候打疼了他,他说:“你要是有**人的一半就行。”当时我心里就蒙了,心情一下子就郁闷下来了,当时也没还嘴觉得很尴尬。然后就在一个星期里面一直纠结于这句话,我到底哪里不如**人了,然后开始想、周围听到的人会不会出去乱说说我不如**人,然后传到全世界,所有人都瞧不起我。我快崩溃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给我的女朋友,我女朋友安慰我说。世界上的人有很多种,你应该学会怎么和其他人交流,不一样的人用不一样的方式,世界上的人不可能都对你很好。,然后我心里说,好吧,让我面对全世界丑恶的人类吧!然后就突然想到还有丑恶的父母、我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我怎么能说我的父母丑恶呢。我父母对我都非常的好,我在想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我不能这么想,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就偏偏在想,我通过很多以前和父母的幸福快乐的时光来打击和消灭这个观点但是就是不行,总是这样想。弄的我失眠纠结。
杨永龙:你和这个同事打闹,你下手重了打疼了他,你觉得他所说的话具体是指什么呢?
睿子:我实在是崩溃了我就问他到底是说什么.他说:“我都忘了有这么个事情了,那天你拍疼了我,还说我胖,我就说你要是有*人的一半胖就行了。当时我是这么个意思。没想到给了你那么大的伤害,对不起了!”他向我道了歉,但是我怕别人误解了,然后向外面传!!虽然他澄清了,但是怕别人也瞧不起我。
杨永龙:你不觉得对方是在说你下手重这件事儿吗
睿子:我当时也分析过,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的心理总是觉得这个不是。然后就往坏的地方想,我以前其实不是这样的,很乐观的,也很有人缘的,但是不知道怎么了,这次就钻了牛角尖了。
杨永龙:你们是在打闹,这属于什么场合呢?
睿子:就是在宿舍里面准备出去买东西。现在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怕别人瞧不起我。哪怕是开句玩笑也觉得是瞧不起我!
杨永龙:这是不是属于娱乐的场合呢?
睿子:算是娱乐场合吧
杨永龙:娱乐的场合之下所说的话,是不是没有特指而是随心所欲地说出的呢?
睿子:对,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我纠结这个事情一个月了,似乎形成了惯性的思维。我想他不是在针对我什么,但是周围看的人是不是会说什么,会不会对我形成什么不好的印象。
杨永龙:在娱乐的场合之下别人随心所欲的说出的话,这与我们的人品有关吗?
睿子: 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时我是针对的他闹,又打疼了他,他有针对我说出了那样的话。他生气了。
杨永龙:是啊,你下手重了,你把他打疼了,他生气以及说那样的话是不是有问题呢?
睿子:没有问题,但是别人会怎么看呢
杨永龙:如果换了是你的话,你是不是也会生气,也会用责怪的语气说他呢?
睿子:会的。我明白了。但是我现在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总觉得大家瞧不起我
杨永龙: 是啊,在打闹之中惹恼了自己或别人,说了责怪自己或别人的话,别人最夸张的看法是什么呢?
睿子:但是他说了一句我不如别人这样的话,别人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呢?
杨永龙:是对方生气了,是对方恼怒了,那你说别人会评价你还是评价对方呢?
睿子:这个,不知道了……
杨永龙: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最夸张的看法就是:这个人玩不起
睿子:哦,我明白了。还有我纠结的就是后面我说的父母的事情
杨永龙:你说后面想到的具体来说是什么呢?是不是属于杂念呢?
睿子:是杂念,可是为什么是这种杂念呢?为什么是我的父母呢。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杨永龙:我们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那你说我们接受了信息之后,会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想法或念头呢?
睿子: 会的,可是我们怎么能摒除杂念呢?
杨永龙:既然会出现各式各样正面的或负面的念头或想法,那么你说你有那样的念头和想法是不是非常正常的呢?
睿子:可是我为什么会陷的这么深?
杨永龙:你陷这么深,你不觉得是念头或想法牵着你的鼻子走了吗?你想一想是你在主宰念头或想法呢,还是念头或想法主宰你呢?
睿子: 是的,我该怎么调节呢?应该是我主宰念头,可是怎么念头主宰了我?好可怕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把念头或想法与道德结合在一起了吗?
睿子:是
杨永龙:事实上道德与念头或想法有关吗?
睿子:没有关系,可是如何把他们分开。我觉得控制不了
杨永龙:对啊,这就像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见自己和亲人发生了性关系一样,你说这与道德有关吗?
睿子:没有关系。只是梦,不是事实
杨永龙:用在念头或想法之上,是不是也是只是念头或想法,不是事实呢?
睿子:是的,不是事实、可是我担心会是事实,我昨天总在想为什么父母对我这么好,对我这么无微不至,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企图?是不是要害我?我心中又有个念头来打压这个念头,弄得一晚上很累。
杨永龙:呵呵,你不觉得你把自己的臆造,看做是事实了吗?你不觉得自己被念头或想法所主宰了吗?
睿子:是的,我被主宰了,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摆脱
杨永龙:这就是说,你是你的心的主宰者,念头和想法服从你的主宰,对吗?
睿子:对,可是有时候你不想他出来的时候,他就偏偏会出来,其实我这种纠结已经一个月了,这是不是什么心理疾病呢?
杨永龙:你先不要考虑是不是心理疾病,而考虑的是这些念头和想法是毫无意义的杂念
睿子:嗯。然后我该怎么做
杨永龙:既然大脑出现各式各样的念头或想法是非常正常,而且这些念头对我们来说有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那你说我们是跟着念头或想法走呢,还是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做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呢?
睿子:是的,应该是这样的
杨永龙:肯定是这样
睿子:嗯。那这么说我也不是什么心理疾病了,是么
杨永龙: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你走进了一个思维的死胡同
睿子:嗯
杨永龙:当然为了能让“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你就得立即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以及所该做的事情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睿子:嗯,可是我不知怎么了变得脆弱和自卑了。
杨永龙:也许刚开始立即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以及所该做的事情之上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杂念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睿子:好的,谢谢您,杨老师
杨永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在你认真做该做的事情之中担心和怕也就消失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当你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并努力的把现实生活之中该做的事做好,自然那些问题也就不会再打扰你和与你捣蛋了。
睿子:嗯,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谢谢您。
杨永龙: 前面我们说了大脑出现杂念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就接受和接纳它的存在,把它当做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用实际行动做我们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情,无论多么痛苦我们也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把心思放在此时此刻所要去做的事情上去。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很可能会感到痛苦到了极点,体会到自己确实是无力反抗这种痛苦的地步,如果你继续坚持为当所为——坚持做该做的事情,你的心理冲突很快就会被冲破,这时你就会感到痛苦立刻不可思议地减轻了。你要觉知自己的杂念,一旦发现自己要陷进胡思乱想的时候,你马上进行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气这个练习,当你做这个练习一直三分钟之后你就能集中做你该做的事情了。如果你觉得被胡思乱想所干扰而不舒服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你记住任何时候都只活此时此刻的人,只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关注、不理睬、不辩论、不探究,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你胡思乱想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上来。
对于胡思乱想你也可以采取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绕进胡思乱想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概念和习惯,在你发现自己想那些事情时,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在胡思乱想时,一发现这种情况就用内心的语言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只要你能把这个方法坚持三个月以上,那么你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或消除。
睿子:嗯,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很不成熟呢?
杨永龙: 呵呵,你知道什么就成熟吗?
睿子: 不知道,呵呵
杨永龙:我们其实从出生到死都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和成熟的
睿子:恩,好的,谢谢老师,耽误您的时间了。
杨永龙:成长和成熟是一个动态性的词语,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定位在那些负面的东西之上
睿子:嗯。我已经好多了,谢谢老师。耽误您吃晚餐了,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您好!杨老师!又要给您添麻烦了。我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我在上周和您说我和朋友闹最后朋友一句话弄得我很郁闷的事情!我从那个时候以后就觉得十分不自信!总是觉得我做完某件事情或者说完话之后会让人瞧不起。以前我是一个很自信乐观的人。可是为什么现在连一句玩笑话都要琢磨这么久!总是想这是不是玩笑,他为什么要和我开这样的玩笑!是不是瞧不起我!现在只要有一点事情我就很敏感!老师,请帮帮我!而且总是觉得心里缺少了某种东西!这种东西让我心里面空荡荡的!可我不知道缺的是是什么!似乎是看开一切的能力,又似乎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总之这个东西以前有但是现在没有了。
杨永龙:上一次我和你说了,这个场合是娱乐性的场合对吧,你的情况就是某些思想,表象或意向进入自己的意识领域之后,自己明知道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自己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然后用过分关注、不断暗示等方式方法来摆脱或消除它,结果是越摆脱,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越紧紧地缠着自己,使自己越加显得无能为力,因而出现了非常烦恼、痛苦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本来我们在某些情境之下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像你把别人弄疼了别人会生气地说一些粗话,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或心理表现,其实这种情况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是发生以后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或心理表现,而不对它关注,很快这种思维也就自然消失了。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把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来极力摆脱,结果是越摆脱它越是紧紧地缠绕着你,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痛苦和心理冲突。
睿子:嗯,是的。我总是想要找回原来的自我,可是我觉得我吧自己丢了。
杨永龙:所以我给你说,任何时候一旦出现要想的情景,就立即注意注意力,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去继续想,也就是不给负面的无限联想留有空间
睿子:对,弄的我想在都分不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了
杨永龙:当自己控制不住要继续想下去的时候,马上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把所联想的事情给忘掉了。但是你却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去想,结果是越想它对你缠得越紧。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了自己感兴趣、让自己感到了幸福、愉悦和快乐,那么控制我们的那种情景就自然而然地忘掉了,我们在投入到了自己感兴趣、让自己感到了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之上了,我们也就会在自我快乐的基础上找回自信了。
睿子:如果越是不想但是它又往你的脑子里面钻可怎么办?
杨永龙:面对无休止的想的情景,你可以用“正受不受”的方法把它转移走,也就是说,对迎面而来的烦恼,我们可以避而退之,不去想它,不去接受它,而是去做自己平时最想做又能产生愉快体验的事情,比如,听音乐,打乒乓球,跳舞等,用愉快的活动来充满自己的时间,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淡化心理的烦恼。当您止不住要想的时候,你还可以用写日记的形式诉说(把日记本当作是我),把你所想和所痛苦的事一览无余的全部写出来,当你写完之后再一一评判它的事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的那些想法非常幼稚,进而达到自我认知和调节的目的。我们知道,人的不良心理就像垃圾箱的垃圾一样会越积越多的,而且这些垃圾还会像烟雾一样弥散而侵害心灵,一旦倾诉出去就会显得心旷神怡、开朗和乐。你的问题关键是把自己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大脑的随意想象,把自己活泼的心灵锁进了牢笼。要砸碎牢笼让自己的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就需要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绕进想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习惯
睿子:我现在的工作在一个很闭塞的小岛上,人烟很少。并且没有什么娱乐的设施!基本要在工作场所带10多个小时。所以真的是很苦闷。
杨永龙:在你想时,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在一遍又一遍想那想时,让你的朋友一发现这种情况就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你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自己绕进反复想的情景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只要你能把这个方法坚持三个月以上,那么你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或消除。对于你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对其不管不顾,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之上,同时要学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此时此刻的事儿,享受此时此刻的一切
睿子:我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前没有那么多的痛苦!现在工作了反而闹心了。还有老师!我突然感觉不到爱了,友情,亲情,爱情。即使别人对我好!我也觉得别有用心一般。老师,我如何去体验哪些是正常的心里反应,哪些是不正常的呢?
杨永龙:对于这些,你以前刻意去体验过吗?
睿子:没有,但是我现在体验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心理不健康。而且我发现我现在做事没有心理优势。做什么都怕别人不认可。
杨永龙:呵呵,没有刻意体验过,那你说现在刻意去体验的话,那得到的结果会不会是你目前的感受呢?
睿子:是,可是我很郁闷从里都没这么郁闷和无助过去
杨永龙:你的郁闷是不是把自己锁在了一句话,一个情绪之中了呢?
睿子:是,我也知道。可是这个弯我总是转不过来。
杨永龙:是啊,本来你的这些所思所想就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你说对吗?
睿子:是杂念。我有了这种惯性的思维。
杨永龙:你有了这种惯性思维的缘故是什么呢?
睿子:是这个杂念支配这我
杨永龙:是不是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之中了呢?
睿子:是,吃饭没什么胃口,睡觉有时候也不踏实
杨永龙:这就是你认定的不健康心理对吗?
睿子:对,我认为可以让我持续一个月,并且总是持续这种状态。我就觉得不健康了。
杨永龙:那你说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的行为表现区别在哪里呢?正常的健康人行为表现是不是一直在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为所当为”呢?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的呢?
睿子:健康的人应该很开心,即使有烦恼也很乐观的处理了。而不健康的就整天悲观。开心的事情也没有反应。是的。
杨永龙: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你说开心和快乐有是怎么来的呢?
睿子:在做有意思的事情的时候
杨永龙:是不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而对此时此刻的是忙的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降临的呢?
睿子:是
杨永龙:既然是,你用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去这样做了吗?
睿子:我很想回到原来的心态。
杨永龙:回到原来的心态的唯一办法,就是对过去了的以及与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无关的想法和念头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努力做此时此刻的事儿
睿子:嗯。好有挑战性啊
杨永龙:只有这样坚持下来了,那你才能回到原来的心态
睿子:有时候总是想说服自己。所以总是去和那个想法辩论。
杨永龙:是啊,就是因为你用错误的方式方法,所以问题才越来越糟糕
睿子:可是不辩论心里还不踏实,所以很挣扎
杨永龙:你在用违背自然规律的方法改变自己,自然会火上浇油
睿子:有时候还有这种情况。越不搭理它,它越往外钻。
杨永龙:对啊,这就是我让你用自己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对过去了的以及与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无关的想法和念头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努力做此时此刻的事儿的缘由
睿子:我懂了老师,谢谢您耐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