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成熟

(2017-06-24 09:49:57)
标签:

成熟

人际交往

讨好

孤单

独一无二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杨老师:

您好!我以前给您写过信,是关于学习的,非常感谢您的帮助,您的回信对我帮助很大,我也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找到像您这样一位无私的老师,我想像我这样慕名前来向您求助的人一定不少,您每天一定很辛苦,我替所有曾经向您求助的人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现在我又有了小问题,想再麻烦您一下。

我今年已经上大三了,但是我感觉我十分的不成熟,不论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心理状态,都不成熟。

我没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吃饭、学习,我真的也很想有一个能和我很谈得来,而且又是一个学习上的好伙伴。可是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真的难过。比如说,三个人一起走,另外的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很近,而且他们俩个也很聊得来,我谈论一个话题的时候,他们也会听,但是我觉得好像总是我自己一个人再说,大家没有积极的十分感兴趣的回应。

平时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和人交往的时候,总是在试图讨好别人,总是很焦虑,总是在担心我谈论的话题别人爱不爱听,别人愿不愿意和我一起。

我从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寄宿学校上学,那时就很孤单,几乎没有可以聊得来的朋友,那时不会和别人聊天,高中也一样,虽然朋友比初中的时候多了一些,但是总是有一种很孤单很无助的感觉,而且家里对我的成绩要求很高,我每天都是生活在一种焦虑之中,没有什么自己的爱好。

现在似乎比高中也有所进步,但是也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我和人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也总是再担心自己别忽视。

其实我觉得我在家里面也是经常被忽视的,我妈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觉得和我没有什么好交谈的,总是在和我说着说这话,就突然不理我了,而且,他们在交谈的时候,有时我偶尔发表我自己的观点(那还是很小的时候的事情了,自从上了初中不怎么和家里人聊过天,即使说话唯一的话题就是学习),他们会把我当作空气,无视我,继续他们的交谈。

我现在总觉得我不会和人交往都是因为我家没有把我教育好,心理有点恨他们,我真的好孤单。父母好像也意识到以前我遇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是不对的,现在也开始听我的一些烦恼,但是只是我一个人再说再讲,一打电话我妈第一句话就是:“什么事,说吧”,而且在和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有的时候说的很开心的时候,我发现她根本没有在听,她在和别人讲话,我说:“我在和你打电话呢,你怎么总不听我讲话”她就说:“刚才某某过来了,给他打了个招呼”等等之类的,反正跟所有人的交谈都比跟我的重要。

老师,我真的好难过,自从上初中以来,我一直都是这么的孤单,不过现在好像比初中高中好了很多,以前总是别人说了冒犯我的话,我也不敢回应,也分不清楚到底谁是在开玩笑,谁是有恶意的,万一别人只是无心的呢,不过现在想来,当时可能还是没有胆量去当面对峙。我有时安慰自己可能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又觉得是自己心理的问题,苦苦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我妈总说我这样是因为从小读书读的少才造成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方面,但是还是应该有别的原因的。我想不明白了,自己到底是那里出问题了,您能帮帮我么。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我今年已经上大三了,但是我感觉我十分的不成熟,不论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心理状态,都不成熟”。在这里你提到了成熟,我认为有必要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成熟以及成熟的标志。按照词典的解释成熟就是: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事物或行为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我认为成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心灵长大了。说得再详细一点就是在为人处事之中,无形中自行散发出来的一种冷静,睿智的感觉。成熟的标志是:1)以平常之心来看待他人。也就是用一种平和、健康、冷静的心态理解和交往他人,特别是异性。每个人其实都是很平常的,也是不过如此的。2)适度的否定自己。学会适度的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只要你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你就会时时地否定自己。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现实中的人们差不多都认为自己天妒之才。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把傲慢当作成熟,把固执当作个性,最后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加上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你们如何能够不改变?事物在变化,时局在变化,真理也在变化,这就要你们不断在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否定自己曾坚持的东西。在重大问题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的诀窍是——当你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你要按照和你相反的想法去做,结果就是正确的。就是说,当你认为某事可做,你就不要去做,当你觉得不可做,这时你就要去做;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你就要清醒,因为你认为它是正确的,所以它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同样,你要明白它是正确的。人们听后开始不信,后来在实践中却屡试不爽。不信不妨试试。3)学会宽容。宽容不仅象征成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他们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自己却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他们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仅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4)重视简单。从思考能力的角度讲,成熟的标志就是对“简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简单,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过去的事来困扰我们;未来的事情还在未来,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对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去过于期望;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写作业就去写作业,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人生其实真的很简单——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去想我们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生活的很轻松、很快乐。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拥有此时此刻、把握此时此刻,让此时此刻充满精彩和快乐,无数个此时此刻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无数个充满精彩和快乐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精彩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幸福!

你说“我没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吃饭、学习,我真的也很想有一个能和我很谈得来,而且又是一个学习上的好伙伴”,在这一点上我建议你到我的博客要好去读一下中学生应该怎样择友和交友》《学习爱  爱(1)》《学习爱  学会爱(2。你说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这是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了,以别人为中心的话你会感到被动或忽略,再说了,三人而组成的朋友团体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忽视,所以在三人而组成的朋友团体中,总是会有一种竞争感的,如果其中一个所说的话题引不起另外两个人的共鸣,或者另外两个人所谈论的话题是他们感兴趣的,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感到被忽视。其实对朋友来讲倾听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手段,人家倾听我们说,也说明他们是接纳、尊重、认可和肯定我们的。所以我说三人而组成的朋友团体中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有人说过“好朋友一个正好,两个就多了”,说白了就是避免这种被忽视的感受的。上面我说了在三人而组成的朋友团体中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所以你可以放宽心态做她们的聆听者,这样不仅会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倾听的修养,而且也不会觉得自己多余,她们也觉得你是在朋友团体之中你是不可或缺的。

你说“平时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和人交往的时候,总是在试图讨好别人,总是很焦虑,总是在担心我谈论的话题别人爱不爱听,别人愿不愿意和我一起”。一方面说明你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人——总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偶尔会有种想消失的念头;不喜欢等待,却总是等待;总会把事情想得很长久;心事放在心底,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不喜欢一个人逛街;有一点点事就胡思乱想;自己走路会很快;莫名地孤单,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是你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认为自己在什么地方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自己所说的话别人必须回应,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事儿,也在关注着他本人,一般是不会太关心别人的,即便是说话也是一样,所关心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你的这个问题的解决,请你参考《如何与文科班的女生相处》《我怎样才能摆脱悲观的思想或悲观的心态呢?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指导,我觉得那些方法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很有感触,我仔细想了想,因为自己比以前确实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好像无意之中就用了这些方法中的一部分,我以后也会继续坚持下去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