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周玩一次游戏也是积极的调节方式

标签:
教育育儿玩游戏调整调节 |
分类: 教育学习 |
淑湘:杨老师您好!我又来向您咨询了,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了,孩子上高二住校,两三个星期放一次假,这学期和同学一块去了一次网吧,可这两次放假还要去,我特别反对,我这孩子还是比较听话胆小,他一般不撒谎都和我说实话,包括去网吧他也说了,他的同学和家长都没说去网吧,还都要求我别和别的家长说,这周又要放假,早早又和我说要和同学去网吧玩,他第一次去我要求他只玩两小时他也倒是听了,可还要去,我一听就烦,硬不让他去我也是担心和他顶牛,弄僵了也不好,我的朋友都说他这和你说实话了,要是不说他去了你也不知道呀,你硬制止,能管住现在还能管住他以后呀,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不学习了,天天在网吧玩,就是上中学家长管得太严,上了大学没人管了就玩疯了。。。我应该怎么办?让他去还是不让他去?
杨永龙:其实给孩子规定时间,让孩子去是正确的
淑湘:可是我一再妥协的话,我又怕他玩上瘾怎么办?
杨永龙:孩子连续学习了三个星期,需要的是换换脑子,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带来的压力。其实我的孩子在上高中的时候,我给他玩电脑的时间是一周两个小时,他也没有网络成瘾哦
淑湘:他学习不是很努力,我倒是愿意让他在家多休息多睡会,感觉学校抓得挺紧,作业也多每天觉不够睡
杨永龙:其实睡觉时休息,和同学出去玩也是休息,打打电脑游戏也是休息,你把休息理解的太偏狭了
淑湘:可是他要去网吧玩,第一次去玩回来的时候特兴奋,回来就和我说,妈你放心我不会上瘾的,学习的时候我会努力的,下次月考我会争取进步的,最少进步二百名,我想他只是说说让我心安而已,我说那真是挺好的,我希望你学就专心学,玩就痛快地玩,他点点头
杨永龙:对啊,既然你是这样激励和激发孩子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守信用呢?
淑湘:其实我心里特别担心,但是又确实没办法,网吧那里太乱,啥人都有
杨永龙:呵呵,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毕竟是社会的人,最终是会走向社会的,这个时候孩子的体验和经历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及时的做引导和指点
淑湘:他爸爸特别反对,他爸这人性子急,说不了几句就会动态度,孩子的事有时都需要我去慢慢地和他说,如果我一急他会比我还急,孩子小的时候他也会经常动手,所以孩子挺惧怕他的
杨永龙:嗯,这就需要智慧的妈妈来调和
淑湘:就是这个引导和指点,我感觉很无助,步知道去用什么方法,我说的道理他都懂,可有时候就是不听
杨永龙:孩子是在体验和历练中成长的,也是在体验和历练中成熟的,我们的引导和指点更多的是孩子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才做的,而不是空头的说教
淑湘:其实有时候真感觉挺累的,有时也埋怨他爸爸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可是一埋怨俩人就得生气,就会吵架,也不能为孩子光吵架,生气也不解决问题,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发生什么事都和我说,我的朋友都羡慕我说我们母子沟通得好,上了高中,见面的时间少了,他也不大和我说了,有时都是我问他才说点,好像不是那么愿意说了
杨永龙:这就是你和孩子的爸爸没有分清楚角色的缘故
淑湘:所以有时候真是挺无助的,不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是我看了您很多文章,您主张母亲管生活,父亲管教育,可是他爸爸真是那种不会用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麻烦您了
杨永龙:每个人都是学而知之
淑湘:谢谢杨老师
杨老师您好!我上次和你聊了一些关于让不让孩子上网吧的问题,这周我去看他,本来电话联系的时候我是不愿意让他去的,可是和您聊完之后,见到他他也说‘你咋不同意我去呢,我和同学玩玩放松放松之后,我的学习状态也得好一些’,我就同意他去了,让他自己定时间,他一开始也因为我不同意就拒绝了同学的邀请,后来看我同意就又和同学联系上去了,晚上六点半走的九点回来的,回来之后也挺高兴,但是学习的时候也没见他多么的有状态呀,我这孩子学习成绩起伏很大,经常二三百名的浮动,我这次去问他哪一科感觉吃力,他说是化学经常是上课听懂了,下了课做题就不会了
杨永龙:那我问你,让孩子去网吧玩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呢?学校为什么会安排不上课的时间呢?
淑湘:是,我也是怕他压力大,去放松一下,可他回来还想玩电脑
杨永龙:跟同学玩过之后,剩下的时间建议让他用身体活动的方式来调节身心
淑湘:我也想让他出去打打球活动活动,可他不愿意出去,他在外地就读,在那里也不熟悉什么的
杨永龙:孩子“说是化学经常是上课听懂了,下了课做题就不会了”这是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没有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缘故
淑湘:他刚上高一的时候,因为刚住校又换的环境,很不适应,高一上学期直接就不愿意学习了,通过调整调整慢慢适应了,下学期的学习状态都挺好的了,可不知为啥,一上高二又不行了,他在一所市重点,但在普通班,升高二的时候没考进重点班,有些失落,在普通班班主任强调的是二本,他直接就没什么动力了
杨永龙:关于学习的成绩的提高,给你孩子提一下几点建议:第一,要知道考试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这就是说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就看我们是否吃透了课本。所以对你来说紧紧抓住高一到高三的课本,弄清、弄懂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以及认真做完课本上的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说: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所以抓住了课本就等于扼住了学习成绩提高的咽喉。有人说“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这就是说高考所要考的所有知识点都在课本里,这就是说高考的试题只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一头扎进课本,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起来,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熟练地运用的水准。什么时候都要做到以课本为本,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寻找规律,用一根线把各单元和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纲要或网络。所以进入高三就要抛弃自己给自己所加的练习册、课本解读、习题集之类的东西,从第一轮复习一开始起就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把课本抓精、抓熟、抓透。第二,抓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图表、每一个例题和习题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过——课前预习把老师所要讲的课本上内容在课前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过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图表、任何一个例题,并找出自己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上力争把自己预习所带的问题彻底解决。课后复习也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先再过一遍,然后再做作业。过一遍也是仔细读课本上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图表、任何一个例题和并对它们进行仔细分析。第三,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复习——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对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理顺曾经缠在鸡脖子上的乱麻,能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节省时间,提高成绩。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以上三点都落实到位了,那么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的。
淑湘:我也是觉得他学习方法有问题,我有时候也是说让他注意预习复习的环节,可他总反驳我没时间,他们的作业量很大,能完成作业的时候很少,这次放假作业又没做完,这次他写作业的时间真是挺长的,原来放假他都没写这么长时间,写不完他就不写了,因为他们今天月考,他说还想多复习一下,所以作业也没写完
杨永龙:嗯,这是可以理解的
淑湘:有些人说只要他能跟上别落下,到高三总复习的时候,不懂再好好学学,他就能用上劲,劝我别焦虑,可我确实很焦虑,但在孩子面前又不敢表现出来,我真是压抑,说多了他烦,不说我急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
淑湘:您说应该让他爸爸多管孩子的学习,可是他爸就是大老粗,除了讲一些大道理没别的,别说孩子了,我都不愿意听,翻来覆去就那些话,而且没耐心,一点火就着,有时候我不守着孩子给他提出不同意见,他直接就撂挑子就说‘我是大老粗,我不懂教育,你能,你教育吧’,我真是没办法,继续下去就得吵架
杨永龙: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好好读一读《面对高考压力,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帮助》。这就是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刻
淑湘:有时候我趁他高兴的时候说说,可是我也不可能总有耐心呀,我的耐心都用到孩子身上了,其实有时候真感觉得很委屈,总感觉他做为父亲没承担起责任来,孩子在外地,他也是工作忙,经常是很长时间都不去看孩子,都是我一个人跑
杨永龙:你要学会运用“表扬+意见和建议+表扬”的模式来与其交流沟通
淑湘:说实话我对他真的是没耐心,总觉得在孩子身上已经用上了我的全部精力,我哪还有精力去顾及你的感受呀,你是个大人,难道也需要我去费尽心思去和你交流,那我也太累了,他也是总埋怨我不理解他
杨永龙:嗯,我理解,我们好多事情之所以费劲,之所以表现出心累,就是以自己的心态出发,想当然的预估对方应该知道,这恰恰是我们错犯的错误,当然也是无效沟通的缘由所在
淑湘:您说的有道理,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杨永龙:是啊,我很理解,我所说的这个模式是从人的内心最大的渴望做起的,这样就会把无效沟通变为有效沟通
淑湘:有空我会好好读读《面对高考压力,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帮助》,杨老师您还没吃饭吧?我上一次就和您聊到快8点了,还耽误了您吃饭,和您聊聊,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我别耽误您太多的时间了,今后我有啥困惑我就在这留言,您有空的时候再答复我就行,谢谢您了杨老师!
杨永龙:对于孩子“在普通班班主任强调的是二本,他直接就没什么动力了”的情况,我要给你的孩子说的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淑湘:是这样的,可是孩子毕竟没有那么有主见,受别人影响尤其是老师的影响最大
杨永龙:就像在今年的高考中,有一个学生说他的班主任对他的预测是重点院校的第三类,当时他受了很大的打击来找我,经过我和他四五次的交流,他认识到了对班主任所说的不管不顾,在学习上用实际行动尽自己的做大努力,由此他开始发奋努力,结果最后考进了清华大学
淑湘:这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杨永龙:是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在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淑湘:孩子有时候也信心百倍要这样那样考什么什么大学,可行动起来又困难重重,怕吃苦,眼高手低,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杨永龙:在这里就有一个分层次设立目标的问题
淑湘:我感觉他有时候目标过高,有时候又没有什么目标,就是目标不清,总是处于矛盾的状态中似的
杨永龙:你先看一看我给一个杂志写的这篇文章
分层目标是登上成功巅峰的台阶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把我分解的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目标应该远大,才能激发你心中的力量,但是,如果目标距离我们太远,我们就会因为长时间没有实现目标而气馁,甚至会因此而变得自卑。山田本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远大目标的好方法,那就是在大目标下分出层次,分步实现大目标。比如我们的目标是考上某个大学(600分),我们所追求目标是比较大比较高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目前现有成绩为起点,把它分解为一个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易于成功的小目标(比如,上次考试的总成绩是400分,那么我们就设定下次考试增加50分,然后根据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把这个增长的分数分配到各学科,这样各学科就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切实可行的目标),当我们完成了这个具体的小目标之后,自然就会收获自信心,然后再继续制定小目标,通过每个小目标的成功实现来不断激励自己,这样就可以不断获得正面而积极地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而积极地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这就是山田本一给我们的启示:分层目标是登上成功巅峰的台阶。
小目标的实现(收获自信)+小目标的实现(收获自信)+……+小目标的实现(收获自信)=大目标的实现(收获人生的成功和愉悦)。我们要用智慧的引导和激发让孩子相信“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就会有骄人的收获”这条格言。这条格言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我们去认真读课本,认真对模拟、诊断考试查缺补漏,可以提高高考成绩;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以恰如其分分析自己,查缺补漏真抓实干的态度和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要以积极而主动的心理和行为去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也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淑湘:我会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给孩子看看的,谢谢您杨老师!
杨永龙:你的孩子现在我们需要引导他知道自己目前最应该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以实际行动按时按节完成之。只要他真正做到了“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那么不管结果如何,他的师长不仅不会责怪他,而且还会贴心贴肺的理解他的。所以在高考到来这一段时间内他只管集中注意力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以坦然的心境去迎接各种考试。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他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我们而与我们相拥。
淑湘:是这个道理
杨永龙:所以我一直在强调用我们的智慧来引导和激发孩子
淑湘: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