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孩子最近成绩越来越差

标签:
高三高考考试目的查缺补漏 |
分类: 教育学习 |
家长:杨老师您好:希望您在百忙中回答,我儿子今年高三,最近成绩越来越差,尤其愿意同别人比较,自己感觉心里堵得慌,觉得一点时间耽误都白瞎了,学习效率却很差,考试时前5道题错的概率大,自己现在主张看心里医生,高考越来越近,这种状态影响高考,我真没办法了,这算心里疾病吗?我该怎么做,恳请杨老师支一招。不胜感激。
杨永龙:既然孩子要求去看心理医生,那么就带他去看一下。
家长:杨老师您说这是心里疾病吗?
杨永龙:看心理医生并不一定是心理有病了。
家长:现在他没放假,医院上班不正规,得年后再看,这几天该怎么开导他,他的成绩一本线上30分左右,可自己却目标一本A段,是不是目标太高了。
杨永龙:你孩子的问题很可能是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
家长:我观察他干什么都没有兴趣,学习时间很长,是学习方法差吗,现在只有140天了,应该做什么,我现在给他找老师一对一补弱科,这样做行吗。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第一,身边的同学他都看不上,我也劝他,杨老师我好怕呀,怕心里疾病呀。平时不敢表现我对他期望高,假装不在乎,其实我在乎也没有办法,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杨永龙:嗯,那你让孩子来和我聊一聊。
家长:平时我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你的博客,运用我对他的行为上,今天中午你有时间吗?他现在在学校呢?还剩这么短的时间,我好怕高考后影响他的情绪,真怕呀。现在他就是压抑,自己说还怕我上火,没人倾诉。
杨永龙:中午不可以,只能找其他的时间,那他放假找个时间吧。先感谢你。有时考不好跟我说,我真想跳楼得了,但我舍不得爸爸妈妈,说这些我真无语了。
杨永龙:你可以跟孩子探讨考试的目的。
家长:我跟他说你用不着给自己压力,我们不是最差的,可他跟我说他非要出人头地,考上名校机会就成功大,他善于跟比他大的名校毕业生交际,很愿意接近比他强的孩子,我说爸爸妈妈都不是名校毕业的,不用压力大,我也给他举例像不是名校毕业的人也照样有机会的道理,似乎听不进去。
杨永龙:孩子“非要出人头地”的志向没有错,但我们的引导非常关键和重要。
家长:那是不是我的引导有问题呀?
杨永龙:是的,所以我让你用考试的目的来与孩子交流探讨,你每天都在看我的博客,我的博客上有有关考试的目的的论说哦。
家长:我应该怎样和他交流呢,哪一篇,我也有错,其实我潜意识很希望他考名校,但我觉得他不是特聪明的孩子却很固执,我说话他听不进去。
杨永龙:到我的博客首页的搜索栏搜索“考试的目的”。
家长:好的,谢谢你,以前看了,我再认真学习学习吧。我觉得他自己有点高估自己,没有正确定位,还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
杨永龙:孩子宣泄压力,他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其实他自己知道怎么做。
家长:我真怕他出问题。
杨永龙:跟孩子探讨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科学的学习。
家长:是的,我觉得现在学习方法有点差,现在找的老师都较强,这么短的时间还有机会吗?
杨永龙:呵呵,当然有了。
家长:现在找一对一补课,根据您的经验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杨永龙:好成绩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补出来的。
家长:真是啊,但他自己方法是长期养成的,自己学习效果可能不会太大,我这么理解对吗?我发现他记忆力不好,生物化学不好,考试时不会做的卷子发下了就会了,这是不是学习不扎实,现在延迟学习时间有用吗?
杨永龙:是的,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没有抓紧抓好学习的关键——课本。
家长:我发现他课本还注意看,可能看的方法不对。
家长:长期养成的习惯不好改啊,初中时还得过全省数学联赛三等奖,到高中连数学都不是强项,我真不理解,小时候非常爱看小说,文学功底也行,怎么到高中就不行了,我着急,快到中午了,谢谢你杨老师,找个时间请你开导开导他。
杨永龙:你的孩子的根本原因就是抓了难题,而把课本上最基础的东西没有抓好。
家长:是的,考试后面大题特别在意,总想抠难题来证明自己。谢谢杨老师,中午休息吧,放假找时间再聊。祝福杨老师春节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孩子:杨老师,我妈妈一直都想让我向您请教一下,不知道打不打扰,我想向您咨询一下关于高三考生心理的问题。
杨永龙:嗯,你说说自己的具体问题。
孩子:我在辽宁的一个城市,高三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整个高中的学习开玩笑讲就是一个后退的过程,高一平均60名,高二上100名,高二下140名,但其中成绩也有起伏,也考好过,但到了高三,成绩急转直下,在已有的六次考试中,成绩分别是150,170,190,215,188,184,184,最后三次还是在大面积补课的情况下才扭转颓势的,我真的很努力,可是总感觉周围的同学不用功也可以比我学得好。
杨永龙:那你考虑过你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吗,卷面上表现出的是什么呢?
孩子:理科4科,前五道选择题错误几率很大,老师说是心态,可我在考试时也很正常啊,我总感觉是基础知识问题。
杨永龙:对,你的感觉非常正确。
孩子:可是我很注意基础啊,课本,老师的笔记,课下都会整理。
杨永龙:很注意,但没有做到扎实。
孩子:也对。
杨永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相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那么就需要对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图表以及小题字都认真而仔细的分析过,并作为常识刻在脑子里。
孩子:这可以通过做题弥补么,班里很多同学都忽略课本,笔记,但都没有出现这种问题。
杨永龙:别人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可能是他们平时把课本抓得好。
孩子:老师说得有道理。
杨永龙:而你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你没有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做到科学规律有序。
孩子:那怎么才能规律呢?
杨永龙:学习的关键是回归课本,要知道高考80%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当你抓住了课本那么也就等于抓住了高考的80%的分数。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一头扎进课本,把高考要课的科目的课本读精读透(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起来),只要你把课本读熟读精、吃透课本,把课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弄清弄懂,并力争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要点、重点、难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水准,那么你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孩子:真是谢谢老师了。
杨永龙:回归课本的学习方法——平常自己要多看课本,把课本上的东西弄懂弄通,然后再去做作业。如果不回归到课本上去,那么仅凭做题或做难题是不能真正学好课程的,当然也不能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效果。所以我也建议你不要再盲目做难题了,如果你能真正做到回归课本,吃透课本,把课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弄清弄懂,那么我相信你基础提出问题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对所面对的知识善于思考--从更多更广更深更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己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在老师讲课中寻求答案,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无疑就促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善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摸索方法,巧妙地学习,科学地记忆;同时也善于比较,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联成网络、存同求异,区别运用。进而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彻。
只有抓课本才能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得扎实和准确,要想做到扎实准确的掌握知,识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复习的方法很简单,这就是平时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当天学过的东西当天及时回归到课本,把它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过一遍,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把这个单元的内容,就把这个单元所学的内容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过一遍;每个星期都要把本周所学的内容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过一遍;每一个月都要把这个月所学的内容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过一遍。只有这样,我们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对措施来解决。如果这样做了,那么我们也就会把所学的内容掌握好了。
孩子:真是谢谢老师了,很有收获,耽误老师时间了,以后有问题还会来麻烦老师啊,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