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7,586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向的人要接纳和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

(2016-11-18 06:18:01)
标签:

内向

腼腆

脸红

完美

性格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永芳:您好,想请教您个问题哈,我是个很内向的人,跟人讲话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一说话脸就是红,只要别人和我面对面讲话我就会紧张,您说我这种状态能改变吗?我现在很讨厌这样的自己

杨永龙:那你能告诉我内向的人的特点是什么吗

永芳:不爱讲话,只喜欢和自己谈得来的人在一起,害羞,大概这些吧

杨永龙: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

永芳:我不喜欢内向,我想变得开朗自信

杨永龙:既然是内向的人,那么就会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就像我们身上的某一地方长有一个特殊的标记,那你说这个标记能去掉吗

永芳:通过训练也改变不了吗?我准备参加21天训练营

杨永龙:属于自己的性格方面的特点,那你说我们是把它抛弃还是接纳和接受自己的特点呢

永芳:我骨子里又有非常幽默开朗的一面,在我熟悉的人面前我是很自如的,但是一见到我不喜欢的人或我认为有权威的人我就会紧张起来,我想把我开朗的一面再突出一点

杨永龙:呵呵,其实对于你所说的情况我也存在

永芳:我感觉我比较严重的吧,一紧张都会冒汗,哈哈,我特怕权威,这个很讨厌

杨永龙:其实在权威或领导面前有紧张、焦虑或恐惧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

永芳:唉,我老家在农村,10岁以前都没见过几个人,因为我们是离村子很远,一见到人就会躲起来,现在虽然好了很多,还是落下了病根

杨永龙:这不是病根,而是你没有接纳和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

永芳:因为内向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以前经常被亲戚骂,这么不爱讲话以后怎么得了之类的,所以内向的人是不受喜欢的

杨永龙:接纳和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不是说我们不交往了,也不是说我们不说话了,而是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是这个样子的,带着这样的特点和他人交往

永芳:我只想让自己不再脸红就行,其他都能接受

杨永龙:呵呵,内向的人脸红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具有着害羞的特性,既然具有这害羞的特性,那么与不熟悉的人或者权威、领导接触出现脸红也是非常正常的

永芳:但是别人不喜欢啊,我怕会影响我的工作

杨永龙:呵呵,并不是别人不喜欢,而是我们自己不接纳

永芳:确实啊,以前那些大人经常因为这个骂我的,夸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开朗之类的

杨永龙: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需要的是我们接纳和接受自己这样的性格特点,既然是我们的性格特点,与人交往出现腼腆、害羞、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就是正常的,既然是正常的,那么我们就带着它该和别人说话就专注于说话的内容,该问别人什么就专注于所问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由于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所做的事情之上了,那么我们的心绪也就得到放松了,脸红也就随着我们专注于所做的事情而消失了

永芳:我看到权威时会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压过来,是种本能的反应,我一直在研究这股压力来自哪里,可找不到答案

杨永龙:答案就在于我们的性格特点之上,你说了是种本能的反应,这是不是说明它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呢

永芳:就是瞬间有那种感觉,奇怪的是我在面试的时候再权威也不怕,平时就不行,好奇怪

杨永龙:那你在面试的时候是不是把注意力专注于所要考核的事情之上去了呢

永芳:是啊,我想表现得尽量完美

杨永龙:对啊,由于你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行为表现之上,在无意之中做到了顺其自然为当所为,所以也就表现出了“再权威也不怕”的情形

永芳:我该如何把面试的劲头放在日常生活中呢

杨永龙: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腼腆、害羞、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往中所要说的话的内容之上去

永芳:哦,那我试试哈,谢谢您!

杨永龙:性格内向,和权威、领导或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权威、领导或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就会使我们越来越紧张,也来表现越不好,其原因就是我们违背他自己“自然规律”。

永芳:我总是不希望别人看到我脸红的样子,而我骨子是很喜欢热闹的,我是个很矛盾的人

杨永龙:喜欢热闹没有问题,只要我们接纳和接受了自身的自然规律,那么门把关注点放在了所要说的话或所要做的事情之上,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永芳:我现在和人说话时第一反应就是给自己暗示'我脸要红了'然后就真红了 现在要改变注意力还有点难度,嘻嘻

杨永龙:这是需要毅力和意志力来坚持的

永芳:意志力方面我还是可以的,看来我有望成功,谢谢老师,周末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