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是需要爸爸的规则和规范来管理的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分工配合 |
分类: 教育学习 |
家辉:杨老师:您好!看到您的很多文章,非常钦佩,我现在非常焦急,孩子是初二升初三,学校的补习班刚上3天,就不去了,回来一问,说是自愿,其实都知道是个说法,随后和老师一联系,才晓得老师和他谈了2节课的时间,虽然是和风细雨,但是我总结了一是老师给了他可能现在达不到但以前能够达到的指标,另外老师要把他玩的游戏保管在老师那里,结果他就低头抽泣,晚上回家后就表示不愿上学了,这个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电脑单机游戏和日本动漫,以前小学的成绩不错,到初一也还可以,就是到初二物理拉了太多分,结果名次也下得厉害。另外他的电脑时间初一开始还马虎能控制点,到初二的寒假开始就不上外面的培训班了,到初二下学期一直成绩在徘徊,到期末就掉得非常厉害,但在期末前的月考后我们谈了一次,他其实是在矛盾中,可能抵挡不住,最后完全没有复习导致的,所以到补课的时候学校的情绪非常高涨,他一下适应不了,就不上了,现在的情况是前几天他跟我谈到了电脑里面也没有太多意思,但是昨晚还是在玩动作游戏,当然假期他主要在看动漫,还算好,让我还可以在他旁边坐半个小时,现在家里主要在培养他自理的小习惯,没有触及学习这个话题。
杨永龙:你是孩子爸爸还是孩子的妈妈?
家辉:父亲。
杨永龙:你所管理的是不是孩子的学习与活动呢?
家辉:基本上。
杨永龙:不是基本上,而是全权负责。
家辉:以前学习都是我管,活动也不多。
杨永龙:孩子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有爸爸来与孩子协商达成目标计划的,也是有爸爸与孩子协商定出规则和规矩的。一旦定出了规则和规矩,那么需要的就是按规矩和规则不折不扣的执行,所以爸爸的管理是严厉和严格的。
家辉:他的性格太内向,不和我们说。这个在我们家还是蛮开放的,没有那么严,因为以前他的学习还是蛮自觉的。
杨永龙:你要知道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只有用规则和规范来约束,那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爸爸要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与活动的规矩,并严格按规矩来行事才是关键。
家辉:嗯!
杨永龙: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在教育孩子之上爸爸和妈妈是需要分工配合的。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所以妈妈来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家辉:嗯,是的。
杨永龙: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家辉:谢谢。
杨永龙: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妈妈就要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急眼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对于你的孩子来讲,你需要的是用智慧来对孩子讲出老师对他的关注、关心、爱护、期望等等,让孩子从根本上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
家辉:哦,谢谢。
杨永龙:老师每天如果混和着过的活,他对孩子的行为不理不睬,他每天什么都看不见,他的心情是高兴快乐的,现在他为什么要自找不高兴呢?这必须是让孩子知道的。
家辉:哦!谢谢!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