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考状态非常不好怎么办

标签:
高考临考审题粗心紧张 |
分类: 高考指导 |
淑燕: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现在考试状态非常不好,每次考试都因为算错数看错题什么的白丢几十分,成绩起伏非常大
我试着调整但总是没用您看怎么办,老师家长都不知道为什么。
杨永龙:你做到仔细而正确的审题了吗?
淑燕:没有,因为我考试的时候感觉好像很迟钝,又有点困,就控制不了自己考试时的状态了。
杨永龙:所以从现在起要养成仔细读题、审题的习惯——读题一定要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看给出的条件,最好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清楚而全面的回答问题。这样一来,高考之中就能有效地保障正确解题的成功率。
淑燕:可是我一考试好像就乱了,状态好的时候能考690,不好的时候就是620,现在感觉压力也很大。
杨永龙:要放平心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总是考虑会不会成功,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心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耕耘,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其实我们在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未来会怎样,命运怎么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的“低头耕耘”而已。所以我说命运只是负责洗牌,而打牌的是我们自己。考试说白了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是你玩它,不是它玩你,所以我们要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态去玩它。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就会有骄人的收获”这条格言。这条格言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积极而主动的去做最好的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我们知道做最好的自己就必须尽自己最大且最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大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结果太过的在意,那么理想的结果也就会逐渐走向我们走来并与我们相拥。当我们这样去想、去做的时候,我们烦躁、焦虑和恐惧不安的心绪也就会自然而然减轻的。自己的生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上面所谈的一切,也相信你能出色的创造你自己。
淑燕:可是我现在发现自己还是很恐惧,如果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
杨永龙:未来的还没有来到,你说我们掌控得了吗?
淑燕:因为无法掌控所以恐惧呀。
杨永龙:既然掌控不了,那你说我们是不是让恐惧的感受在那儿存在着,带着它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用实际行动做自己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儿呢?
淑燕:而且很多以前学习没我好的同学,现在排名都在我的前面,我感觉很不平衡。
杨永龙:是啊,你不觉得是你的关注点出了问题了吗?
淑燕:好像是的,那怎么才能把心态放平呢?
杨永龙:首先你要知道,到了高三,当我们的考试成绩出现了下降之后,首先我们要清楚高三的考试是暴露问题的考试,在考试中我们的问题暴露得越多,也就是说我们全面了解自己,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如果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那么您高考成功的机率就会相对变大。这是因为我们在高三的考试中把问题都出完了,高考场上怎么还能有问题出现呢?所以高三考试出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在下面的有效时间内进行针对性地复习,而且还有利于我们高考成绩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情来对待这次出现的问题,并以切实的行动将其弥补之。
其次,绝大多数学校高三的考试都会排名次,要排名次就会有前后的起伏或波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具有的心态是“要跟自己比,莫与他人攀”,也就是审视自己考试所暴露的问题的原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等,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弥补,进而达到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目的;同时拿出自己在考试中做错的题,重新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查找自己出问题的地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弄明白,不留知识死角。这样其实就是进一步抓自己的薄弱环节,抓住了薄弱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重点。当然通过针对性地复习和强化,我们在高考之中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最后,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我们及时复习和补救。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三有时没有考出好成绩,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无害,而且还对提高高考成绩更加有利,这是因为某次考试的题目正好击中了我们的知识“盲点”,只要我们从此时此刻起及时复习和补救,并把它扎实有效的弥补之,这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高考,而且还会避免高考中会因此而失分;如果我们平时追求排名,而且次次都有好的成绩,有时候很可能是考试的题目恰好漏过了我们的“盲点”。这样的模拟考试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失去了暴露问题的意义,同时还会增长我们的盲目乐观情绪,而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针对性地复习策略,就很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所以面对高三考试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在终点冲刺的这段时间内找到了自己的“疑难杂症”的关键点,并为自己集中突击和解决考试中所暴露薄弱环节,使我们在高考前妥善解决它们,这样我们就会在高考中把握胜局!
淑燕:老师您觉得生活会是公平的吗?
杨永龙:公平只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公平。
淑燕:好吧,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杨永龙: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所谓的“模拟训练”,即查漏补缺,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是速度和难度。要学会自己归纳学习内容,疏理知识结构,同时要学会分析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通读课本,夯实基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重视热点。同时从现在起要养成仔细读题、审题的习惯——读题一定要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看给出的条件,最好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清楚而全面的回答问题。这样一来,高考之中就能有效地保障正确解题的成功率。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第一,通过模拟考试的试题,分析、总结、归纳出常见问题的解决通法,固化为成熟的思维模式。第二,寻找对自己来说增分幅度最大的知识点,寻找突破口。第三,从高三的各种考试找准导致自己失分比较多的原因,提高得分率。第四,加强稳定心理素质,从练习中迅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五,在学习生活之中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最后我把提高高考成功自信心的步骤给你,供你学习运用: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自信心是一种原动力,它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特别是身处逆境的人,有无自信心更显得重要,往往起到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高考之前如何增强自己自信心的途径——
第一步,根据进入高三以来的历次考试成绩,确定自己恰当的目标。一般来讲,我们信心的丧失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水平评估不到位,所定的目标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由此而让自己丧失了自信心。如果我们以高三历次考试的情况对自己做评估,就能正确确定自己恰当的目标,由此达到增强信心的目的。进入高三特别是临考前的四次左右的模拟考试,我们可以根据它们来评估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评估考上各层次大学的可能性,比如某位同学考上各层次大学的可能性依次为:三本95%、二本80%、重本50%、北大清华10%。这个同学努力的目标应该是拿下二本,争取考上重本,对北大清华抱有美好的希望。一旦有了对自己实力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努力一步步提高可能性,我们的信心也就会随之而来。
第二步:每天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就是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心理暗示有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积极主动对自己进行“我能行,我一定行”暗示,我们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之中就会逐渐变得更有能力,如果我们总是告诉自己“我不行”,那么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无能。增强自信的办法之一就是采用积极暗示的方法,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行”,“我能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个练习做好在每天早中晚的学习之前,面对镜子大声告诉镜子中的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行”,“我能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样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步:回忆自己进入高中以来获得考试成功、突破的每一个过程,包括获得成功时的那种心花怒放、欢快陶醉的情景和心境以及自己因获得考试的好成绩,而得到师长表扬时的愉快心情的情景。经常回顾这样的成功经历,可以从中找到信心。它可以是大型考试,也可以是小测试,只要能给你带来成功的感觉就行,回忆越多越好。
第四步:想象成功来临的时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能激发我们的豪情和斗志。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中将自己彻底放松,并将希望达到的目标在脑海中进行清晰细腻的预演。比如,想象自己在高考考场上自由驰骋的情形;想象自己得知理想考试分数的情景;想象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情景;想象着自己考入了理想的学府,想象着自己在校园徜徉,想象着自己在研究室做实验等。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我愿意为我的理想去付出去奋斗!”。想象内容最好固定不要任意更换,还可以为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情节越丰富,效果越好。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我们就会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前进的动力十足。
第五步:回顾进入高三复习历程。我们越是临近高考,就越容易考虑自己能否考好,这个时候很容易造成担心而产生紧张焦虑和急躁情绪。我们回顾自己从进入高三以来的学习过程和复习经历,盘点自己对各科已经复习了多少遍,看了多少遍课本,做了多少题。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很多的收获,心中自然会感到充实,当然也就会增强高考的信心。如果你能把自己做过的题和看过的书摞起来放在桌子旁边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六步:注重模拟试题的改错,做到满分卷。我们在做模拟考试试题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发现不论怎么仔细、怎么用心,都会出现错题。这会让我们很气馁,甚至感到绝望:“我怎么总是做错呢?”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做错的题都是都是老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花时间去改正模拟考试中的错题,将错题校正改对,做到考后满分卷,这样既可以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也可以随着对错题的逐一解决而产生自信心。所以我说校正改对改模拟考试中的错题比做新题更能增强自信心。
第七步:把握好基础85%的得分,多做容易题。题海无边,回头是岸,高三学习的关键是抓住课本,临近高考课本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这是因为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所以抓住了课本就等于扼住了学习成绩提高的咽喉。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再去看课本,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发现以前没有引起足够认识的内容以及知识交汇处的内容,虽然试题与课本上的内容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它却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说白了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把课本上基础概念透彻理解了,同时也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了起来,那么我们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就现在临考前的二十天来说,一方面再抓课本之上注意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与关键;注意近来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注意自己经常出错误的问题;注意寻找自己的缺漏。比如看课本目录、标题、重点等,同时进行所学知识的回忆,当发现某个知识点比较生疏,那么就需要及时而仔细的进行补习;对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你完全可以“一带而过”。另外,也别忘了重要的公式、定理等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做题上放弃难题,这是因为难题是没有止境的,不论我们多么聪明、勤奋和努力,总是存在考住我们的难题,一旦我们被难题考住了,我们就会变得变得渺小和气馁。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多做容易的基础题,在容易题面前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比较厉害,有信心。
第八步,在考前的一周左右每天进行考试场景想象预演。科学实验表明:平日里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这些清晰的痕迹会直接影响到紧急情况下我们所做出的反应。所以从现在开始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中将自己彻底放松,并将希望达到的目标在脑海中进行清晰细腻的预演。比如,想象着自己已经进入了考场,自己在座位上轻松自如的等待老师发卷子,老师把卷子发下来了,我从头到尾的浏览了一下卷子,“哇,都是我看过的和做过的题”,我从头到尾答得非常顺利,在考试结束的前二十分钟就答完了试卷,我仔细而细致的检查,答得非常好,这个想象的情景越细致、越具体越好,最好每天想象一次(想象一门考试),把每门高考科目的情景都分别想象。想象之后,脑海中会留下一个积极的记忆印痕,在遇到真实的考试情景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印痕就会被激活,从而让我们获得积极的应考效果。
淑燕:恩,谢谢老师。我还有2天就高考了!我现在该做些什么呢?请您指点一下。
杨永龙:现在应做的是把前一段做过的试卷进行整理,将曾经做错或易犯错题的解法单独列出来,以供自己进一步巩固和熟悉,这样有助于在上考场前心中有底,并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这时做试卷,应该把后面的大题全部放弃,着重练习前面基础部分如选择、填空题,提防高考时因为这类常识性的错误而失分。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把大量精力放在难解题的解答之上,只会打击自己的应考信心,增加心理负担。
淑燕:噢,那我经常马虎怎么办?
杨永龙:要养成仔细读题、审题的习惯——读题一定要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看给出的条件,最好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清楚而全面的回答问题。这样一来,高考之中就能有效地保障正确解题的成功率。
淑燕:淑燕:求帮助啊,老师。
杨永龙:需要的是什么帮助呢?
淑燕:那我经常马虎怎么办,很多会做的题都失分。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看看《高三学生粗心的原因及调整的方法》
淑燕:好的,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