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觉自己很容易发怒
(2015-09-04 16:45:52)
标签:
情感自己乐和别人事情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秀韵:杨老师,你好,我是浙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是一名学生,觉得自己的心理好像很不对,可是学校的心理老师我不愿意去找,我想问一下,你我能跟你聊天吗?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也很乐意与你交流探讨,那你说说“觉得自己的心理好像很不对”的地方。
秀韵:真的吗?我感觉自己很容易发怒,我是一名大学生,但是对未来很迷茫。
杨永龙:哦,很容易发怒,是不是你最近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了?
秀韵:很容易生气,有的事情其实很小的,但是我却要发很长时间的火,我谈过很多次恋爱,但是每次的时间都不长,我的依赖性很强,我的独立性不好,很多事情不喜欢一个人去做,觉得每天心情都不是很好,很烦躁,而且自卑,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优点,我想找个心理医生,但是学校的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外面的医生费用太高了,但是我的情绪却总是不对,我知道自己不该这样的,但是有的时候真的控制不住,就算当时控制住了,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发火的。
杨永龙:嗯,很容易生气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还是习惯了?
秀韵:好像是习惯勒了,我现在也在谈恋爱,但是我总是觉得他完全不在乎我,但是他觉得我想太多了,我不快乐,但是却不想分手,还有学业,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对学业一点兴趣也没有,可是时间很快的,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我还是什么都不会,我知道要学习,但是却没什么目标,也用功不起来,朋友也一样,我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糟糕,我每天的心情都不好,都觉得很烦躁,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改?
杨永龙: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容易发火的事儿、
秀韵:好。
杨永龙: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的转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因为每件事情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当我们向积极的方向去看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会发火呢?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的,我们对别人好,并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得到了多少好处,而是他们回报给了我们尊重、欣赏乃至恭维,我们获得是不是快乐、轻松、自由和幸福呢?这就是说我们要很好地认识坏脾气的危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希望得到别人(当然不可能是一切人)的好感、友情、赞赏、合作,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气,寸步难行。人的行为是受意识调节和控制的,认识了坏脾气的危害,便可从内心产生改掉坏脾气的要求。呵呵,这一点你已经认识到了,那么改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记住这样两句话“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只有这样,心中才能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只有心中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才会对别人温存、体贴、热爱。只有时刻记住“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才不至于意气用事,固执己见,才能遇事平心静气,三思而行。要注意多从正面看待人和事,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并有意识的与他人多接触,争取融入集体之中。也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尽最大可能改掉那些令他人生厌、排斥的语言和行为,并使之习惯化。
秀韵:很多道理我都是知道的,但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
杨永龙:结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尽量把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与之倾诉,以减轻自己不良的心理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以书写心情日记。开诚布公与恋人交换意见,但语言要恰当、时机要合适。同时让恋人多提醒自己控制脾气。多与同学、室友在一起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在体育娱乐活动中发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取得同学、室友的认可和接纳,进而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人际融洽中得以消解。
秀韵:我一般不会对朋友或者别人发火,但是很容易对自己的男朋友发火,有时候明明什么事情都没有,却也会很生气。
杨永龙:建议你在欲发怒时转移注意力,比如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或者想点或干点别的事儿;暗示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或用手腕戴橡皮圈弹击自己以示提醒等,这样就可以起到制怒的效果。当发觉自己的情感激动起来时,为了避免立即爆发,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使紧张的情绪松驰下来。比如迅速离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干脆到操场上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秀韵:我也试过在想要发火的时候克制自己,也去做过,但是当时克制住了的时候到后来就会整夜失眠,会整天想着这件事,然后一天都不开心,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这几年太失败了,所以才会导致这样,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去学习,感觉这样就能忘记不开心的事情了,但是我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来让自己忘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杨永龙:克制之后是需要宣泄的,也就是用日记或者“空椅子疗法”的方式把情绪宣泄出来
秀韵:什么是空椅子疗法啊?
杨永龙:就是面对空椅子,想象空椅子上坐着的是令你生气的那个人,然后把自己的不满全部诉说出来。
秀韵:额,感觉怪怪的。
杨永龙:当然你也可把校园里的一棵树当做是宣泄的对象,然后宣泄出自己所有的心理不良。
秀韵:哦哦,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会莫名其妙的发火啊?
杨永龙:虽然感觉怪怪的,但运用之后你就知道它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了。
秀韵: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明明什么事情都没有,我却能莫名其妙的发火,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哦哦,会突然想到以前的不开心的事情,所以突然之间就心情不好了。
杨永龙:莫名其妙的发火与你目前找不到目标、负面的看待自己有关。
秀韵:嗯,是啊,如果说学业什么的,能好一点,乐观一点就不会了吧,以前从不说脏话的,但是现在是脏话连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好像变得自己好不喜欢自己,交际也变得很糟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我对她们都挺好的啊,有什么事情什么的都会帮忙,但是她们好像就是没那么喜欢我,有的人明明不认识我,却也会不喜欢我,不知道为什么?
杨永龙:是啊,人在负面的情绪笼罩之下,看什么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
秀韵:恩恩,是啊。
杨永龙:
正因为你带着有色眼镜在观察别人,那么看到的都是不良的表现哦。
秀韵:可能吧,那我该怎么做啊?
杨永龙:对于你怎么做的问题,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问是什么事让我苦恼?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它是一件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或者,它是一件已经发生过或者是你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你把苦恼和痛苦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可以使你发现此时此刻的你所处的境况还不错,让你真正感到苦恼和痛苦的是你内心思考的方向,即前思后想的真正是过去和未来。这样有助于你把心思回转到此时此刻,并把心思真正投入到此时此刻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有之上。
其次问自己“我为什么紧紧抓住这个消极的感受而不放手呢?”这样就会让我们回转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我们心态的烦躁、痛苦和恐惧还是幸福、愉悦和快乐,说白了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以消极的心态在看待事物,一直让自己沉溺在沮丧和痛苦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受难的人。这就是说,你非常愿意享有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生活,而不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如果你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那么你就会摒弃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当然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也就会紧随你转变的心态而来。
最后你要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得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一种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将这种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追求到手。这时候你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把握此时此刻所具有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当然你的心态也就会把自己导向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之上来。如果你对某人生气或者与某人攀比让你沮丧和痛苦,那么你首先要让自己意识到:愤怒、沮丧和痛苦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极度紊乱之中,我所要的和不惜任何代价所追求的是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我知道愤怒、沮丧和痛苦与幸福、愉悦、快乐和爱不能同时存在,在此我必须要做一个抉择,对于我来说,我当然要选择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
秀韵:可是很多的人明明没什么的,却也要讨厌你,这是为什么啊,我不知道我的人际关系是哪里出了问题,有的时候我甚至讨厌与人交流,我不喜欢跟人说话,但是有的时候我又很会说,我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杨永龙:我想给你讲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一个女孩子她自我感觉长得很丑,学习、生活上也觉得一无是处,所以她很自卑。在学校里也没有人和她一起玩,所有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所以她就每天垂头丧气。有一天她的妈妈给她送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卡,她非常喜欢,觉得自己戴上了它之后简直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所以她很开心的去上学,她看到每一个同学都开心地打招呼,却发现大家并没有那么讨厌她,她开始有了朋友,觉得生活其实也可以过得很开心。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秀韵:有的事情明明让我很痛苦,但是我却还是要去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是自己这么想就是怎样的,都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别人其实没什么变化,变化的是自己的心态。
杨永龙:是啊,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
秀韵:是不是就算不喜欢的人,表面上也一样要做得好啊?我总觉得书上说的和现实生活中的不一样,很多东西和现实中的不一样的。
杨永龙:活人是为自己的,你对别人好并不是说别人在你这儿得到了什么好处,得到好处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秀韵:有的人对她好,他反而会害你。
杨永龙:对别人微笑、恭维、示好,我们并没有付出多少力气,但我们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和笑脸,我们的心情开朗快乐。
秀韵:嗯,好像也是的,好像我们是不需要付出多少。
杨永龙:我义务心理疏导做了二十多年,我对所有的人都是友好的,我也没有被别人害啊!你说你是不是在偏执地看问题呢?
秀韵:嗯,嗯,好像是的,但是我的家人告诉我说这个社会很危险,没有人会对我好。
杨永龙:快乐来自于我们的想法和心态。
秀韵:什么都要靠自己,我是不是该主动去联系别人,玩的时候要叫上大家一起去?多出去玩玩。
杨永龙:其实防人之心是需要有一点的,比如牵扯到财产和金钱的时候,这是需要防的。
秀韵:嗯,好,我会照你说的做,我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态,
杨永龙:“快乐来自于我们的想法和心态”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不看好,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厌恶、鄙视和漠然的眼神,当然焦虑、紧张、苦恼、悲观的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你的心头眼底;如果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是关心、关注、爱护、肯定和尊重的,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关心、爱护、欣赏、肯定和尊重的眼神,当然你所体验到的也就是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感觉;如果你想着快乐,你就会快乐……。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行为和经验,它就是这么简单!你换位思考过吗?
秀韵:嗯,我有,但是很多时候换位思考的时候,想通了但是过一段时间我又想不通了,我现在经常失眠。
杨永龙:呵呵,这也是在引导你换位思考哦,另外我们来说说你的恋爱,恋爱是一个认识、了解和发现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了解和发现对方是不是与自己心灵共鸣的那一位,是不是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能创造愉悦幸福和快乐的人,发现是这样的人就继续直至走进婚姻,反之就分道扬镳,恋爱不是婚姻,就是婚姻也是适应对方的习惯和性格,而不是改造对方,所以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火是最要不得的。
秀韵:嗯,我知道了,谢谢。
杨永龙:关于你情绪不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追求目标。正因为你没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追求目标,所以你在将近一年的研究生生活中,像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随波逐流,漂浮不定,到现在搁浅在了沙滩上而绝望、焦虑、郁闷和消沉。这里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自己问题的结症,这就是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追求目标。既然是缺乏具体而明确的目标,那么就需要从自己目前所处的具体情境之中,静下心来思考、分析、总结和归纳,自己究竟从哪个方面发展和提升自己,从哪个方面去发展和提升自己会让自己活的愉悦和快乐,当我们通过静下心来思考、分析、总结和归纳出了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及用实际行动去投入其中而忙得无暇顾及其他事儿的时候,幸福、愉悦和快乐也就会自然降临到你的身上来的。在这里你就会问了,就这门学科我们目标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圆满完成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作为大目标,在这个前提之下培养自己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其实上大学对于你将来的发展只不过是个基础而已,说白了就是加固基础知识,而对于你成长与提升最重要的是习得走向成功的思维,锻炼坚韧、顽强、自信等品质,以及投身于切实行动的心态与实践,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考虑所学的知识能不能用得上,而应该是能否以坚韧、顽强、按部就班的去低头耕耘品行的养成。
秀韵:这个方面过去没有考虑过。
杨永龙:未来的单位选人更多的时候是在选择对本单位有认可的、价值观相近、能灵活运用知识,并能把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干的很漂亮的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适时的有效调整,更知道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积极向集体融合而共同奋斗。从这里来看你需要调整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让自己开始喜欢上这个专业并且把他学好,有了这样一种调整与改变自己的能力,你的状态才能更好。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许多人并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多的是从头学起和做起。在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这些到位要招聘专业不对口的学历高的人才?说白了就是这些单位把学习看作是学习潜力的一种凭证。这就意味着学历越高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做事坚持的品性越好,有了好的学习能力和做事坚持的品性,那么即便是不熟悉的岗位经过学习和坚实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所以现在的你不是考虑“找到自己热烈想要从事的职业”,而是考虑有效调整自己,让自己从这个专业的学习之中练就走向成功的思维以及品行,所以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是:我们的成功不是让社会和事业来适应你,而是你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和事业。这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调整永远是第一要务。
秀韵:谢谢老师,我会按你所说的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