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前的碎事杂念让我倍受煎熬
(2015-06-03 06:24:27)
标签:
孩子自己高考灵魂老师 |
分类: 高考指导 |
翦羙:杨老师您好。我儿子复读生,这一年来有苦有乐,有焦虑又欣慰,儿子开始虽然心情和成绩都有起伏,但都还可以,可现在到临近高考看他还是抱怨多多,碎事杂念多多,我突然非常讨厌孩子,突然很想放弃他。我突然感觉怎么开始给他鼓励
杨永龙: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翦羙:那我该怎么办啊,老师。
杨永龙:你觉得孩子目前的唠叨和抱怨说明了什么呢?
翦羙:感觉是在为万一失败找借口。
杨永龙:呵呵,难道不是在宣泄心里的压力吗?
翦羙:因为一点小事就能让他分心考试。
杨永龙:是啊,人在压力之下是非常敏感和敏锐的,所以“因为一点小事就能让他分心考试”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
翦羙:他和我说过不止一遍,说只要很平静的去写试卷正确率就都还可以,可他明知这样为什么还要想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啊!
杨永龙:在我二十多年的心理辅导之中,我遇到高三、初三和考研的不少学生就是因为在我们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却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困惑与焦虑。
翦羙:就连借给同学20元钱,同学不还,他现在也想着,平时他何止浪费这20元,我都说这些事情太不值得一提的,无所谓的,他还是纠结。他说他自己也明白道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那老师我该怎么做啊,昨天他和我电话,我差点失去耐心了。
杨永龙:比如,咳嗽、吸鼻涕、笔尖在纸上发出的声音、翻书翻卷子的声音、移动桌椅的声音、自己呼吸的声音等等。
翦羙:对对对,他就是这样说的。
杨永龙:这些都对他们造成了影响。
翦羙:去年是我送考,今年是在学校全封闭的。
杨永龙:在我咨询过的四万多人次之中,这种情况的人占了三分之一。
翦羙:说实话我现在一点都不想面对他,也不敢面对他,怕我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
杨永龙: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压力强迫症。
翦羙:哦。
杨永龙: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采取的是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你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你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你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越是临近高考,孩子觉得压力越大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来感染孩子,让其达到自我调节自己积极的心态的目的。
翦羙:哦!
杨永龙:孩子高考完了之后,我们可以对孩子选择专业给予参考建议,至于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翦羙:所以
杨永龙:我们要找回失去的自我,做自己所喜欢做的事儿,既然怕见孩子,那么就把考试的一切交给孩子。
翦羙:老师我最近感觉自己有时候像是在犯罪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我最近老是为自己去找快乐了。
杨永龙:我们没有必要在考试的地点去专门陪孩子。
翦羙:例如我去学跳舞了,感觉这样来麻醉自己忘却孩子的高考似的。
杨永龙:其实当年我的孩子高考的时候,我就没有管过他的考试,他考他的试我做我的事。每个人的灵魂是独特的,每个人所主宰的也是自己的灵魂,所以我们自己主宰自己的灵魂,孩子主宰他自己的灵魂,这才是正确而正常的。
翦羙:哦!
杨永龙:其实孩子已经过了十八岁,已经成为了成人,我们就应该及时的把属于他主宰的灵魂交给他自己,我们过去一直把孩子的一切作为自己的一切,把关注和关心孩子的一切变成了自己的灵魂,由此也就形成了习惯,一旦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离开了孩子,我们自然也就有了你目前的感受,这是习惯使然。
翦羙:那我现在这样做错了没有啊,老师。
杨永龙:很明显是没有做错。
翦羙:哦!
杨永龙:让自己的灵魂回归自己,使之成为习惯,这是需要从原来的习惯之中改变过来的。改变的过程之中肯定有不适之感,也有你所说的那些心理感受,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我们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做主宰自己灵魂的事儿。
翦羙:老师,我这几天虽然让自己玩的身体很累,但是也有快乐的,也有愧疚的心里,愧疚心里就是感觉孩子要高考,我居然还有心事出去自己找快乐。
杨永龙:呵呵,你不觉得对他不管就等于放松了他的紧箍咒,他没有了紧箍咒,那么自然就会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那么就会发挥自己平时的最好水平。你说对吗?
翦羙:哦,那老师孩子再说这些碎事会影响他心智,我该如何应对啊?
杨永龙:带着两只耳朵听。
翦羙:哦!
杨永龙:另外你可以让他到我的博客首页的搜索栏去搜索“咳嗽”“吸鼻涕”等关键词。
翦羙:也不用说这个只能靠你自己解决或者说妈妈相信你自己能解决的话语啊。
杨永龙:这样他就会得到借鉴或参考的。
翦羙:哦,好的,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