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此时此刻我们才能让自己走向成功
(2015-03-06 06:26:00)
标签:
自己力所能及境界为了教育 |
分类: 教育学习 |
遥遥:杨老师你好,为什么我讲普通话会走音不标准,而我独自一人时却非常正常
杨永龙:这是你过于关注而发生了目的颤抖的缘故。针对这种情况庄子有一个故事来做概括——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
遥遥:怎么解决呢?
杨永龙: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持一种“说话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只要别人听懂了,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的态度。当用这样的心态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你自然也就会发挥出你一个人说话的的表现来。只要你能做到与别人交流时,对走音持一种“走音就走音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心态,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其自然,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只要你不再去在意它,不去管是否走音,也不为此烦恼和紧张焦虑,那么你走音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遥遥:嗯。我现在连最基本的绑鞋带都要别人帮我,而我只会简简单单的打个死结,别人使劲的教我,我还是不懂。有些人教一下就烦了,就骂我,这辈子不可能有出息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要微笑面对他,其实心理却很在意。我在意我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有着正常的智商,每当我静下心冥想时却惊讶的发现,我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流畅的
杨永龙:你觉得怎么做让自己舒服就怎样做好了,我们活人是为自己的,也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的,所以做什么事情自己觉得顺手自然就好
遥遥:可是我要生活,要兼起一个家庭,我要为未来着想,我的孩子妻子,我的父亲母亲,这都需要我,我的父亲没什么文化,人家也自然看不起,我曾经发誓说要赚多点钱一定带父亲去任何地方旅游,可是现在却因为我的问题,有时候早上起来也不知为什么就哭了,我还记得当时迷迷糊糊的哭的好伤心。
杨永龙:我很理解,那你说说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遥遥:因为我没头脑去赚更多的钱去养活这个家庭,如果说按照我这种情况,我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了,我非常喜欢听深远而又极具充满哲理的歌曲,在那里我感觉的精神上的洗涤
杨永龙:喜欢很好,但需要的是先糊口,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遥遥:呵呵。我又该怎么去糊口,曾经也想过通过自杀来自行了断,可是我知道一旦我这样做,我的父亲将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会难过,我不忍心!他老了,脸上布满皱纹,头发也白了,我去了,他该怎么办?
杨永龙:你能不能把你的具体情况给我详细说一说呢
遥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我努力寻找,却发现自己除了“努力”真的什么都没有
杨永龙:那你从你自身能做的寻找起哦
遥遥:我喜欢问别人,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然而我知道他们会说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成功。我在派出所看到了以“小偷”为名称的人,我问他为什么要去偷盗而不改过自新,他说,除了偷,我活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我可以从他身上看到,那是对生活的一种绝望、无奈
杨永龙:难道不是不劳而获的心理在促动着他们吗
遥遥:是的。要是社会没有阶级制度,或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看到一些因为社会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花季少女,我不知道她们准备死前是怎样的心情,而当我看到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便会知道又会有人失声痛哭。是啊,还有什么比亲人更来的重要
杨永龙:我是农民,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说“每一个羊的嘴下面都会有一把草”,关键的就是我们能不能有自己的力量去吃这把草了
遥遥:是吗?或许人要经过越多的困难才能知道越多的道理吧
杨永龙:是啊,人的成长本身就是在痛苦和磨难中不断地练就的
遥遥:呵呵。其实这都是心理作祟,其实细想一下也没有什么太不了的,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光阴,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平凡就平凡吧,呵呵
杨永龙:我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体育老师,我也没有那么高的追求,只不过也就是做自己能做的事罢了
遥遥:来,咱俩握手,咱们平凡伟大啊!
杨永龙:把平常的事做精做细就是不平常
遥遥:好吧,今天起找回自己,找回属于我的快乐!因为人一快乐,做什么事情也就比较顺心
杨永龙:这就非常好
遥遥:
杨永龙:其实快乐本身就在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过程之中
遥遥:这句话很棒!
杨永龙:这是事实啊,我们一直在寻找快乐,却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停下来,结果寻了一日又一日,一直找不到快乐
遥遥:快乐就在我们脚下,对吧
杨永龙:我们不去寻找所谓的快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此时此刻力所能及的事情之上,在做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我们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遥遥:杨老师,你喜欢听歌吗?钟意听又喜欢哪种类型的歌曲呢?
杨永龙:我喜欢歌曲,但没有时间去听哦
遥遥:哪你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哪里了?
杨永龙: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哦
遥遥:哦,杨老师,这个世界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精神的世界也是有分境界的吧,也就是你到了这种境界就可以看到这层境界内的东西
杨永龙:我们活人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的过程
遥遥:嗯,我很期待,那个“我”在未来会干出怎样一番事业
杨永龙: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会干出怎样的一番事业,而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干此时此刻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遥遥:或许是我把目标定的太远,而忽视了现在吧
杨永龙:是啊,我认为我们能掌握的时间就是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所以我们把这一呼一吸之间的事儿做好了,那么我们也就做好了自己
遥遥:我遇到一次挫折后,就会发现读书没多大意思,会认为自己无法把书本上的东西实践在生活中,这种想法会让我有消极的心理
杨永龙:您看一看我写的《杂议“读书”》
有不少学生和学生的父母向我提问:“读书是为什么?”。我常常以反问的形式把问题踢回给他们:您说‘读书是为什么?’他们答之曰:“读书为工作”。按照传统的思维这是没错的,读书嘛,就是为了工作,“学而优则仕”嘛。可如今,学生毕业之时就是失业之日,学生和学生家长问“读书干什么?”我只能回答:“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脸鄙夷“那我们读书还有屁用!”
学生和学生父母的这种心态恰好反映出的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意识形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农村孩子上学读书是为了走出穷山沟→走进大城市→过上“幸福的生活”;城里的孩子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谋一份更好的工作→做一个管人的官,因为只要一当上官就什么都有了——长官意志,官大于法。所以,读书在许多人的理解中就是上学、考试、找工作、当大官,而读自己喜欢的书、为了自己的兴趣读书、为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人格修养而读书的市场,只在少部分人群之中盛兴。
读书犹如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让身体全面吸收营养素,让身体健康强壮;我们读书是为了灵魂全面吸收营养,让灵魂纯洁高尚。我们的吃食有主食、美食、蔬果与零食之分——主食可以让我们吃饱肚子;美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快更便捷地吸收优质营养;蔬果既可以洗刷我们的肠胃之中的油腻污垢,又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吸收纤维素;零食是为了解馋、消磨时间、消除紧张或补充营养等等。我们读书也是如此,首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读书,比如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是随时间、空间的需要而变化的;其次是为了感受思想者的睿智、游戏者的乐观、苦难者的忧伤,能够让人心灵开阔,在困苦中自救,在苦难中崛起,在迷失中寻找到生活目标;第三,通过读书可以透过书籍观察世界,观察更广大的人群,发现你没发现的,感觉你尚未感受到的东西,使人变得聪明一点、达观一点、丰富一点、活得更有意思一点。
书给人的东西是超乎想象的——寂寞时,它随时陪伴我们消除孤独的煎熬;穷困窘迫时,它让我们看见生命乐趣;伤心时,它让我们知道如何宽慰自己;愤怒时,它让我们寻找合理的宣泄方式;……。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读书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使人生活得更充实。高尔基说,好书读得越多,人的精神就越健壮。可见读书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人的素质和修养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是为了生活的更幸福。
有人提出人生三境界:“读万卷书”即读有字之书,第一境界也——读哲学书籍,可以培养大气;读专业书籍,可以培养才气;读休闲书籍,可以培养灵气。“行万里路”即读无字天书,第二境界也——行旅游之路,可以扩大眼界;行探索之路,可以扩大世界;行助人之路,可以扩大胸界。“听万人言”即读人书,第三境界也——听苦难之言,可以磨砺意志;听幽默之言,可以磨砺情志;听褒贬之言,可以磨砺心志。
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不正是读书所要达到的“大气、才气、灵气;眼界、世界、胸界;意志、情志、心志”合而为一么!
遥遥:杨老师,我在这里想问,你是如何记词语、散文、诗词而终生不忘的
杨永龙:我只记得中学的某些文章,后来的都记不住了
遥遥:那也很棒,你能告诉我你的学习方法吗?
杨永龙:在百度输入“学习方法
遥遥:嗯,我现在好像只看“语文”之外,就没有读过其他科咯
杨永龙:您现在是不是还在上学呢
遥遥:不是的。
杨永龙:那您就读自己喜欢的好了
遥遥:数学、物理?
杨永龙:您喜欢什么就读什么
遥遥:我小时候数学还算可以,读书还算聪明,但对三角形、正方形之类的图形就不太懂得了,等到现在,我做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题目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人也变得迟钝起来
杨永龙:您现在已经不上学了
遥遥:数学只是一个消遣品?
杨永龙:既然不上学了,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去研究了
遥遥:嗯,我大概知道情况了。我知道自己是一名不怎么爱敞开心扉与他人交谈的,由此给我带来人际关系上麻烦,这迫使我不得不改变,请问下,我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杨永龙:您在百度输入“人际关系
遥遥:嗯,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