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要积极倾听
(2015-02-13 06:56:00)
标签:
考场考试孩子镇定自若情绪 |
分类: 高考指导 |
雪晴:你好,老师,我是一个高三孩子的家长,经过你的辅导我儿子进步很快,谢谢你
杨永龙:主要给你说什么呢?你是怎么对他讲的呢?
雪晴:心理很焦虑,没有底,我昨天上了你的博客,下载了你的文章,晚上打电话,告诉他不要紧张,当作平时的考试就行。
杨永龙:哦,你不觉得这是孩子在宣泄紧张焦虑的情绪么
雪晴:是的
雪晴:我们前天晚上去学校还和他聊了聊我们告诉他考上什么上什么,尽力就可以了
杨永龙: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方面我们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知道临考之前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是非常正常
雪晴:他是住宿生,前两天回来,座立不安,还问我们他上大学做什么呀。突然问得很多
杨永龙:说白了就是接纳和接受紧张焦虑,承认自己确实存在有某种程度的焦虑,更要明白这焦虑是我们本身对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的一种反应,是我们自己应景而发的,既然是我们自己应景而发的,那么它对于我们提高注意力和答题的专注性有着积极的促进和强化作用。
雪晴:很对
杨永龙:所以我们要持的心态是:焦虑就焦虑好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现象
雪晴:我想也是,他本来是不爱和我们聊的孩子,现在突然想我和我们聊了,也是好事,这两天我也是无心工作,一直在查这方便的东西,也一直在看了你的博文,也看到了
杨永龙:还有一方面就是要知道模拟考试是查缺补漏的一个最佳手段,这对于我们发现自己哪里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持的心态是:太好了,又一次发现问题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机会来临了。这样我们过于紧张的心理就会得到缓解
雪晴:是的,和他聊了几次,好像好一点了,我告诉他可以每天给我打电话
杨永龙:呵呵,这很好,我们做一个倾听者
雪晴:我想孩子肯定很想找人聊聊
杨永龙:是的,也是孩子在自我宣泄心理不良
雪晴:老师这样正常吗?
杨永龙:非常正常
杨永龙:在临考的十天时间里,紧张是身心所调动的一种准备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这对于临考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正常的。这就是说我们要体验和接受这种情绪,而不是与其对抗。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紧张就紧张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我不能因为紧张而无所作为”,你还可以紧张心理对话,比如“我为什么紧张呢?”“我所担心的可能就是最坏的结果”“出现了最坏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这样你就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等到这次考试结束以后,你可以让孩子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常想“我一进考场就会镇定自若、思维积极、精力充沛”
雪晴:好
杨永龙:在答卷的时候感觉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比如,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one”;再如,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看黑板上的一个字,或发卡上的一朵花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还如,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并将自己置身其中,想象得越真切越好。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以及思维阻塞。
雪晴:嗯
杨永龙: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不去考虑能不能考好,而要考虑每道题审两遍,第一遍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我们就会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试卷之上,我们的焦虑和恐惧也就会随之消失。
雪晴:好
杨永龙: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害怕考试失败的心理比考试本身更容易使人失败,有的一走进考场就会不停地担心:“我不行了,这次我可能考不好了”,这个心理暗示注定了失败。暗示是一种意念活动的力量,可以影响人的大脑神经及手脚活动能力,消极的暗示使自己的大脑活动能力大大减退,使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曾经熟记的知识也可能记不起来。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或走进考场时应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我有信心,我很平静,我能胜利”,“考试有什么了不起,”“我早准备好,就等这一天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如当考试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心理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冷时默念我行、我行、我行等等。
雪晴:好
杨永龙:保持“正常发挥”的心态。一是不期待超常发挥,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有多少知识拿出多少知识;二是不期待掩饰缺陷和漏洞,不需要怀着侥幸心理,希望到考试时能一下子聪明起来,不会的题目猛然间会做了。每次考试或模拟考试都是“热身运动”,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查漏补缺,冷静地分析一下成败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考试焦虑自然会减轻或消失。
雪晴:说得太好了,我会给他打印出来给他看的。想问你一下,成绩不稳定有时会影响他的情绪,我应该怎么对他说?
杨永龙:这就需要让他明白考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现在发现的问题越多,我们补漏的效果就会也扎实,现在把问题发现完了,知识点之上也没有问题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高考场上就没有问题了呢?
雪晴:是这样的
杨永龙:这样孩子是不是会看重问题的解决而不那么注重成绩了呢,这样他的情绪是不是自然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了呢
雪晴:是的
杨永龙: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变换角度从积极的方向引导孩子
雪晴:好的,老师很忙,谢你了,有时间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