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有同性恋倾向怎么办
(2014-02-12 05:26:31)
标签:
同性恋同性往来女孩频繁情感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我是从网上获知你的知名度,今有一事相求。我的女儿23岁,大学毕业在打工,工作清闲,家中比较溺爱她,父母恩爱,她长年生活在姥姥身边,交往朋友在身边的不多,更多的是在网上联系相识与不相识的人,近一段时间发现她与网上结识的比她小3岁的女孩相处特殊,近乎于形影不离,在两地两人频繁交往,不能控制。目前已辞去工作在家。
我们知道后跟女儿谈,她说从5岁起就有这个倾向,就是男孩女孩都喜欢。可是这些年我们并没有发现也没有感觉到这一点,我的女儿性格外向,爱说,非常阳光、热情,感情细腻,喜爱助人;家中姥爷、舅舅、爸爸都特别的溺爱她,在高中的时候也处过男朋友,可是一些细节作为父母的依然不知晓。我现在不知该如何办,女儿情绪也不好,甚至出走不和我们联系,平日里她非常听话,尤其是有些惧怕我这个妈妈,因为我要求她比较严格,目前不和我们交流,我要她看看心理医生调节一下她不配合,她不承认是心理疾病,她说根本治不好,一辈子这样了,就是不想和男人在一起,两个女人能相互照顾不也挺好吗?我想请杨老师帮助我,该怎么办,女儿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全家人都在焦虑中度过每一天,恳请您能在百忙之中给我回复!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好让女儿尽快恢复健康!谢谢!
这位朋友:
您好!因为不知道你女儿的具体情况,所以在这里也就只能猜测了。你说女儿高中的时候处过男朋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女儿很可能就是在异性恋受过伤害之后,转而退缩到了同性依恋。由于青春期恋情遭受打击之后,她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长谈,倾吐心中痛苦与烦闷的人,这个时候不论是遇到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同性心心相印,以诚相待,息息相通的理解和关爱,随着同性间交往的不断加深,再加之曾经的恋情的伤害而形成的惧怕、讨厌男人的心理共同作用(对同性的过分依恋以及对异性交往的不适应感,不愿意或害怕与异性交往接触),导致了拒绝、厌恶异性,追求同性或独身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父母要接纳孩子与同性密切交往与过分依赖这个事实,不要着急让孩子改变。我们知道,不论感觉也好、情感也好、观念也好,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也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你的女儿“目前已辞去工作在家”,就说明这件事情并不是她理智里愿意的,她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如果她持续在这样一种痛苦的情境之中,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和理解孩子,也必然会强化孩子“我是同性恋”的认识。我们的接纳和理解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精神上的依赖和依靠感,从而化解“同性恋”而引发的焦虑,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进而轻松愉悦的来面对生活。
其次,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家庭之中创造和谐、愉悦和快乐的氛围,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交往以及融洽相处,使其享有了被重视、被关爱、被支持的心理满足,进而逐渐把话题转向这个方面,多听听孩子形成这个观念、感觉和情感的经历,多在同理、共情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扩大交往范围。
再次,现在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创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当然可是把这个过程的时间放长一些,当你觉得能与孩子融洽而和谐的交流沟通了,然后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清楚——妈妈理解你的痛苦,妈妈虽然有点不接受这个现实,但既然这个事情发生了,就一起谈谈,谈谈对这件事情的感觉,谈谈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谈谈问题有没有可能有转机。在谈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说没有好下场之类的话。孩子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们,就是为了寻求帮助、支持和得到建议,希望她与我们共同来解决她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理解孩子,通过共同的努力使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
最后,建议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自尊,不要给他们增加压力,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几个志趣相投的男女同学给孩子,让他们共同娱乐、交往,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在孩子乐意接受的情况下,也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来指导。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的指导,给我们做父母的指出了一条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道路。孩子在紧张及压力很大的时候她脑海中总出现一个人物在干扰着她,使她痛苦也很害怕,其实我感觉那是一种幻觉,不知是否正确。这一次也是说有个小孩在生气或跳舞或让她吃东西等不能控制自己然后哭闹,她说这种现象伴随她5年了,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还胡言乱语,神智有些呆滞。有人说是看“外病”烧烧纸送一送,可我认为还是心理压力大所产生的幻觉你认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现象?其它方面的问题我们会按照您的指导去做的。希望您给予再次帮助,谢谢!
这位朋友:
您好!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这个内心的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而意识对他一无所知。当我们在遭受极大的痛苦、压力和创伤的时候,内心的小孩就会出现,而产生你女儿所说的情况。
人在受伤时总是比较脆弱的,也是需要照顾的,当你的女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选择于这个小孩对话,就像她小时候对洋娃娃或小熊说话一样来与她对话。比如,在那个小孩很难过,伤心地哭泣时,可以对她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帮助你,但是无论怎样,我都愿意在这里陪着你”,然后静静的观察她的反应如何,如果她还在哭泣,那么就走近那个孩子,坐在她的身边,继续说上面同样的话,也可以友善的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甚至抱抱她。让你的女儿试试看,看看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当她真正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同时也以童心、童爱、友善的关照这个小孩,那么她也就会真正地开心和快乐起来。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的指点,这样说来我女儿内心里出现的小孩是压力过大时出现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病态了?我们都以为是神经出现了问题呢,那就按照您说的办法试试好了!严重的时候女儿大哭说那个小孩上来要抱她等等她很害怕的样子,弄得我们做父母的也很恐惧,不知所措。那就不用看病了吧,我们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以减轻压力对吗?
这位朋友:
您好!这个内心的小孩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藏,她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所以我们要接纳、关爱和呵护自己内心的小孩,就像妈妈关心、关爱和呵护自己年幼的孩子一样,把她领回家。当我们真正接纳了内心的小孩,就会找到让生命焕发生机的动力,找回所有遗失的情感、纯真、幻想、轻松、无拘无束……;当我们用接纳、关爱和呵护来滋养内心小孩,那么我们身上蕴含与生俱来的发现、感受以及创造的能力就会被释放出来,我们的精神就会为之一震,我们也会变得更加清醒,以更敏锐更真切的感受投入到生活之中。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的步骤:平心静气,让自己采取孩童的典型姿势和动作:趴着、席地而坐……→以真诚的态度请求“孩子”原谅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她”的忽视(像对一个真实的人讲话一样),给她讲述或解释为什么这些年来没有和她交流沟通,给她讲述我们成年以后的生活,我们感受到的不幸、艰难和挫顿(不要撒谎,也不要扭曲事实)→大声向“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怎么样?”“愿意跟我讲话吗?”……静静地等待她的答案,像在表演戏剧一样→拿来纸和笔,请内在的孩子画出我们成年的样子(如果惯用右手,那么就用左手画,反之亦然)。每天都可以请“孩子”画出不同的情形:什么让“她”生气,又是什么让“她”悲伤,孤单时的自己什么样子……再让“孩子”画那些感觉幸福、自豪、轻松愉快的事物……→像慈爱的父母一样对待“孩子”,尊重“她”自己的个性(这是小孩的行为,小孩这样做很正常;给予她支持和空间,让内心的小孩明白“小孩始终是小孩”,减少冲突),愿意跟“孩子”一起玩,要欢笑,重视“她”的愿望和意见,同时也懂得教“她”守规矩→做小孩的成人指导,接纳她、宽容她,告诉内心的“小孩”:小孩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成人的关心、照顾和指导。同时坚信内心的小孩可以成长,最终充满力量。
当我们真正接纳了我们的独特的“内心小孩”,给与了“内心小孩”成人的指导,那么我们内心原来那个受伤的小孩会越来越健康,我们成人也就会越爱越为生命找到意义,获得成长的动力。
杨老师:
您好!一直再打扰您。听了您的教导,我在等待女儿情绪的稳定,经常带她出去玩玩什么也没有提起,她心情不好我们让那个女孩来到我家玩了一周了,送走后不高兴一天,然后就到姥姥家住了几天,不到5天她又要去外地见那个女孩,我真的不理解是病态还是磨人,她根本不考虑我们做父母的感受,平时她很听话的,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告诉了爸爸,还没等我和她谈是否同意就坐车走了,又去会那个在网上认识的比她还小几岁的女孩,简直是走火入魔一样,走后来了信息说:到了放心。我没有给回信,可是作为母亲我有无尽的牵挂,但又不知如何面对!我气得要疯真的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我还要面子不敢和任何人交流,杨老师请您指教我该如何做才能让她理解我们的苦心,她不认为自己应当去看心理医生,也不配合。尽管她让我很伤心可是我能放弃吗?请您在百忙中指教,谢谢!
这位朋友:
您好!我所说的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进而了解她是素质同性恋(在心理和体质上有较多的异性特征)还是境遇性同性恋(在环境因素下“被迫”做出的抉择,即假性同性恋)。如果是境遇性同性恋,比如恋爱受挫转而移情于同性,那么我们就不支持她继续接触同性朋友任期发展。如果如果任其发展,也许会有更加不良的后果。所以父母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女儿交流沟通,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方便我们的意见和感受,同时建议让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如果是素质同性恋,那么对于她的情况是极难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接纳,并对其进行一些常规的心理疏导,减少和消除其烦恼和焦虑情绪,使其能够自己,坦然的面对人生、面对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开始新的生活。
杨老师:
您好!感谢您的指点,我会按照您的教导与她及时沟通尽快了解她的想法,使孩子能尽快恢复正常。
杨老师:
您好!今日又来打扰您,关于我女儿的问题。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我不知道应当如何应对!一是孩子没有自信,自从辞去工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说是要找工作,可是不去行动,不面对。二是依旧还是与那个网友女孩联系,只是有些改变了方式,但是依旧在背着我们打电话或者信息、视频,一周里还是在异地见面。但是及时回家也有联系和我们,只是以各种借口出去,但是我能感觉到她还是去见面。我不知怎么办才能让她接受?
自从女儿出走自今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们再按照您的指点在给她一个温和的环境和理解的氛围,几次交谈还行,在家里休养也没有出去工作,但是她继续和在网上结识只几个月的女孩频繁交往,且每隔几天就以各种借口在异地见面,我们一直没有点破,只是目前能够和我们保持联系。我几次想直说出来可是害怕她不能接受,平时精神状态还行,但是还有些躲避交谈这些。我还感到有些时候她不能控制自己,以前我的女儿是很懂事听话的,可现今的所为我真的不知如何面对,也很希望她去看心理医生,可是她不配合,我们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她尽快走出现状,强制带去看行不行,因为我们也没有看过心理疾病,目前挺好的时候突然就又走了,然后给我们电话,我们也不敢跟踪,还担心又生气不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请您能在百忙中给我回复,帮助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有准备这需要时间,可是反反复复的折腾我们真的很痛苦。
恳请您在百忙中给予解答,万分谢意!
这位朋友:
您好!如果你和女儿能和谐愉悦的交流沟通,那么就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把话题转移到同性恋这件事情之上来,看看女儿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同时心平气和的向她提一些诸如是不是现在你还没有遇到优秀的男孩子值得你爱,如果你将来遇到一个优秀的男孩子呢?或者再晚一点你参加了工作之后有了心仪的男孩又会怎么样呢?通过直截了当的与孩子对话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如果她对同性喜欢并不是情感本身的挫折,而是她对异性的性本身不感兴趣,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知道,孩子是否喜欢同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已经了解到孩子真的是les,作为父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如果我们强行让孩子屈从,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处于一生的痛苦和折磨之中的。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这并不是不是因为我们歧视或反对,只是因为身为一个同性恋,在这个社会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人类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在这一点上我很理解你。做为父母我们同样希望的是孩子得到幸福、愉悦和快乐,如果孩子在异性身上体验不到这些,而却能在同性身上体验和享受到了,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我们了解到了孩子真的是同性恋,那么我们只能接受并支持。我们所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她缓解压力,希望她足够坚强和善良,可以平静的面对社会,正确的看待自己,让她自主的选择属于她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尽管我们心里不好受,最好是接受事实并坚定地表示我们支持尊重她的选择: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她的性取向,而是她是我们的孩子。
不过要让孩子明白的是: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用自己的劳动来养家糊口这是必须的。所以通过在家休养和调节之后,她是需要找工作来养活自己的。
杨老师:
您好!按照您的教导我和她进行了认真的交谈,她也和我讲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事情,可是我依然不能理解她会和同性不舍不弃,目前她备受折磨,一方面也不想总是隐瞒我们和她相见;一方还是不能控制和她在一起相思。就是想过一段属于自己快乐的日子,那就是和她过一段时间。如今没有在我允许的情况下整天在家不吃不喝,以泪洗面,挺痛苦的样子,作为母亲真是心痛又生气。我还是想问问您这样情况心理医生能否给予治疗,效果如何?我想放弃了让她去,可是我还没有死心,还想挽救她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请您指点我的做法可以吗?先看心理医生看效果在决定今后!请您在帮忙!
这位朋友:
您好!前面我已经说了:如果是素质同性恋,那么对于她的情况是极难改变的(即便是心理医生,改变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接纳,并对其进行一些常规的心理疏导,减少和消除其烦恼和焦虑情绪,使其能够自己,坦然的面对人生、面对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开始新的生活。
当我们了解到了孩子真的是同性恋,那么我们只能接受并支持。我们所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她缓解压力,希望她足够坚强和善良,可以平静的面对社会,正确的看待自己,让她自主的选择属于她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尽管我们心里不好受,最好是接受事实并坚定地表示我们支持尊重她的选择: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她的性取向,而是她是我们的孩子。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的回复,我们会按照您的指导来慢慢来改变的。以后我们还会联系,再次感谢您!